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立足我国国情,在对美国抵押式住房金融、德国互助储蓄式住房金融、新加坡强制性储蓄的住房公积金的金融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三国住房金融体系的经验及其启示,最后提出我国住房金融体系应在坚持市场化前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住房储蓄银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我国多元化的住房融资模式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各国住房融资成功的经验 ,都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住房融资有主辅之分 ,采取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 ;既有强制储蓄、合同储蓄和自愿储蓄 ,也有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等获得长期信贷资金。在借鉴国外的经验的基础上 ,考虑我国的国情 ,本文认为我国住房融资发展的模式应是 :政策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相结合 ,储蓄融资和资本融资相结合 ,以储蓄融资为主的模式。具体模式如图 1所示。资金抵押证券支取公积金或政策性贷款公积金强制储蓄经营性住房抵押贷款自愿储蓄、合同储蓄合同贷款合同储蓄住房互助信贷社商业银行购…  相似文献   

3.
国外住房金融政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三种类型:一是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体系;二是德国的住房储蓄与抵押贷款相结合的综合体系;三是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设信息》2012,(3):43-43
国外住房金融政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三种类型:一是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体系;二是德国的住房储蓄与抵押贷款相结合的综合体系;三是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体系。  相似文献   

5.
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住宅产业的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迅速扩大,于是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和香港三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计了三种证券化模式,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住房金融顾云昌住房金融被喻为住宅产业发展的“蒸汽机”。市场经济国家住房融资的方式和手段,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抵押贷款体系,以美、英等国为代表;第二类是住房储蓄体系,并与抵押贷款相结合,以德国等国为代表;第三类是以政府立法,建立...  相似文献   

7.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是目前国外普遍彩的住房金副形式,也是国内下一步将要发展的模式,它是以一系列的购房抵押贷款为标的资产,并以其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担保,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将资产群出售给机构投资者的融资活动。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可盘活大量长期性抵押贷款资产,提高其流动性,为房地产市场的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实现住房金融的良性循环。因此它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实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主要以下几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已正式启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和金融市场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本文建议推进住房贷款品种方式的多样化和标准化,积极防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政策和法律风险、提前偿付风险和违约风险,进一步明确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性质,建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风险定价标杆,打造完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市场平台。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住房公积金制度历史作用及发展过程,解析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制度、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等运行模式以及发达国家政策的共同优势,提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顶层设计应遵循的思维路径,并指出住房公积金制度要针对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发展趋势,适应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实现"多维度均衡"新常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固定利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住房公积金对广大职工自住住房融资的支持力度,公积金贷款有必要从浮动利率转变为固定利率。从住房公积金的准封闭运行模式和其与德国住房储蓄模式的比较来看,固定利率住房公积金模式有其运行的可行性。分析了固定利率贷款模式下住房公积金贷款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认为与普通住房抵押贷款相比,其违约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很低,但存在相当的利率风险。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贷款风险,特别是利率风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住房产业的发展 ,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迅速扩大 ,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势在必行。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并提出了试点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源和发展,从目前我国房地产界和金融界的现状出发,指出在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并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中国的操作模式以及所需的法律支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波 《城乡建设》2001,(4):25-25
住房金融是对与住房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有关的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借贷、结算等各种信用活动的总称。住房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住房金融的支持 ,大力发展住房金融是发展住房市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然而 ,由于我国住房金融业刚刚起步 ,与世界发达国家住房金融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要使住房金融真正走进住房市场 ,为住房市场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配套服务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 ,笔者对住房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住房市场谈几点看法。一、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后 ,对抵押…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2)
资产证券化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改善投融资机制,增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和日本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实践值得我国加以借鉴。综合分析美、日两国资产证券化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一级市场较发达,拥有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完善的市场环境支持体系。美国债券市场发行了抵押转递证券、抵押转付证券和剥离抵押担保证券等证券产品,日本资产证券化主要集中在住房抵押贷款,包括住房抵押证券和住房贷款债权信托。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政府积极参与,增加资产证券化种类,扩大投资者范围,做好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发行基金权益单位,将小投资者的资金汇集后购买房地产,或将房地产按价值单元分割成小的产权单位,出售给投资者,实行房地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一种投融资方式。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房地产证券化内容之一,就是用住房作担保,把抵押贷款集中在一起发行证券。 有业内人士说,此次商业银行力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目的不仅仅是把债权再“卖”一次,更是为了打通银证、两个市场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俞建午 《城市开发》2001,(12):71-73
本文通过对于在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实性的分析和探讨 ,还对证券化的运作机制构造了一个模式 ,并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一些要求 ,所有这些 ,使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经济的发展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终会在我国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发达国家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常见模式 ,提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广州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发行主体模式、担保模式、监管模式以及证券化的基本程序与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住房货币化政策的实施,住房金融制度的改革成为焦点,本文通过对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动力的分析,论证了我国在现有条件下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实施所要求的制度条件和市场条件,最后选择和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债券品种和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近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正着手研究制定住宅投资融资政策。 专家认为,这一政策的要点应包括: 在普遍实行住房公积金的基础上,宜建立以住宅银行为主,并与其它商业银行相结合的住房金融机构。 借鉴德国住房储蓄体系作法,采取“先存后贷”、“低存低贷”的筹资、融资方式,有利于克服我国贷款利率高和居民负债承受能力较低的影响。 积极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制度。贷款期限宜放长到20年以上(目前定为5—10年),首期付款可降低到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定性影响因素角度出发,针对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及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建立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提高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评价的科学性,满足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