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J油田W区块中深层富砂三角洲储层存在的纵向分层和平面精细预测的难题,利用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井震结合,分级控制,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在旋回对比基础上实现小层精细对比。以地震沉积学为基础,运用地震分频技术,提高目的层段地震资料视分辨率,在井震标定基础上进行地震精细解释,在小层约束框架内优选最能反映储层的地震属性,建立与井点储层厚度的拟合关系,从而实现储层平面展布的定量预测。该项研究成果已成功指导J油田W区块油藏方案制定、开发层系细分和开发井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建模思路与流程的不足,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研究中采用"关键构造面+层序节点控制技术"定义骨架三维模型,对区域构造及旋回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建立起地层构造模型;利用"层序格架内地震约束+井控沉积微相"建立沉积微相精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控+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建立储层属性模型。所建模型能够对地层构造形态加以准确刻画,可展现出复杂礁滩纵向多旋回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3.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调整需求,采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与层次界面分析原理的储层沉积界面划分方法,研究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的单期河道单元沉积界面识别、划分与对比方法.提出井点砂体沉积微相以测井相图版为识别标准,依据沉积模式基本规律及演化规律研究各类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大大提高了井间各类砂体的识别精度,形成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指导下的河流—三角洲相储层沉积微相识别技术,有效指导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调整,确保该区块在特高含水期含水不升、产量不降的高效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流相储层标志层缺乏、砂体叠置掘蚀严重、难以精细等时对比的难点,应用基准面旋回 原理,重点解剖典型取心井及其测井响应模式,将樊家川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中侏罗世延安组Y8~Y10 油组划分为7个短期、3个中期、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应于不同级次的储层成因单元,同时建立 以中期旋回为年代地层格架,短期旋回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对河流相多期叠覆储层进 行了精细等时划分与对比,详细分析了河流相储层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及其叠加式样,探讨了各级基准 面旋回对储层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厘清哈萨克斯坦卡拉姆卡斯油田油田储层沉积学特征,认识储层地质特征,应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对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区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其中包括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沉积过程中经历了先水进、再水退两个阶段,自下而上由三角洲平原过渡到三角洲前缘,再由三角洲前缘过渡到三角洲平原。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苏14加密区山1—盒8段河流相储层具有砂体叠置复杂、连续性与连通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基于此地质特征,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进行储层沉积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以直观反映沉积微相与储层属性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并给出山1—盒8段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展布特征的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7.
苏里格气田苏14加密区山1—盒8段河流相储层具有砂体叠置复杂、连续性与连通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基于此地质特征,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进行储层沉积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以直观反映沉积微相与储层属性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并给出山1—盒8段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展布特征的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为指导,通过对滨南地区馆陶组薄层储层的详细划分、微构造的精细描述、沉积微相、地震识别技术以及防砂工艺技术的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该油藏滚动开发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轮南地区三叠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南地区三叠系储层分布广泛,对砂体展布及储层特征的详细研究对该区的精细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在层序格架基础上,应用露头、测井、录井资料,分析三叠系的岩性、结构、构造特征及储层物性特征,总结该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及储层特征.该区三叠系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自北向南依次展布,沉积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及滨浅湖沉积.储集砂体主要为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集空间为粒间孔、粒间溶孔,储层孔渗性好.平面上物性自北向南逐渐变好;垂向上向上物性变差.轮南地区三叠系储层发育,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圈闭及油源条件.  相似文献   

10.
乌尔禾油田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组为扇三角洲沉积相,具有物源近、成熟度低、储层纵横向展布不清、物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对该区储层进行了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微构造和沉积微相分析、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储层物性时空展布特征描述等系列研究,建立了基于超短周期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于单砂体的层面微构造模型,弄清了单砂层范围内沉积微相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刻划了有效储渗体和物性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复杂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表征的方法与技术,为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