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而在城市建设中,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提升对建筑设计以及装饰策划的重视程度,优化城市更新方案,营造更为舒适的人居环境。但是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中,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了城市更新的开展,同时也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本研究通过以建筑装饰设计为切入点,针对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更新策略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城市更新方案,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就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建筑更新的设计方向、设计理念以及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已不能是简单低效的空间扩张,而必须走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道路。本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应从目标导向转向问题导向,进程控制应从有限主体转向多元价值,操作机制应从宏大手笔转向精细手法,以此构建城市设计基本工作框架。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南京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指出推进绿色建筑技术是南京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并从重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力、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推广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加强建筑节能的管理、加强运营过程的管理等诸方面提出了推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建筑乱象”、城市风貌趋同、城市特色丧失等现象入手,分析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空间管控缺失问题,提出加强城市设计是新型城镇化对城乡规划变革的必然要求。进而分析了城市设计面临的认识不统一、定位不明确、体系不完整、管控机制不成熟等现实困境。通过分析这些困境出现的原因,从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1)明确城市设计的定位,借鉴欧美设计控制的经验,在我国现有规划体系框架下建立与规划控制并重的设计控制体系;(2)建立城市设计相关制度,统一认识,规范城市设计的编制和管理;(3)建立与规划管理对接的城市设计管控机制,强化城市设计实效性;(4)加强城市设计教育培训,培养城市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建筑更新具有独特产业优势。在当前经济及城市建设背景下,推行建筑更新产业化是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大城市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旧城改造涉及制度规范、经济发展、社会多元主体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复杂过程,因此构建一个可持续性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旧城改造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新常态的基本概述,指出当前旧城改造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如同生物一样有机生长。在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新城区建设与建成区更新改造互补共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为求发展,大量建设、频繁改造。由于规划、建设过于仓促,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导致一些建成不久的地块面临优化改造的命运。面对难以阻挡的新建地块优化更新改造现象,本文借用“有机更新”理论,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探索这种“再次更新改造行为”。从改造项目的背景动因入手,探索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已建地块有机更新理论,力求为今后的规划、建设提供引导。 相似文献
14.
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城乡规划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入手,把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时代机遇与使命,从建设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规划体制、规划理念、规划方法的变革思考,并总结了广东在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多规合一”、城市更新、美丽乡村建设、历史建筑立法保护、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城乡规划改革探索,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城乡规划改革再次引领全国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繁荣、文明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1979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的S曲线(图1),大体上反映出城镇化推进的规律性特征,即发达国家城镇化都经历过类似的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其中有两个拐点:30%和70%。城镇化率低于30%时,曲线平缓,经济发展缓慢,基本处于前工业社会或工业化初期;城镇化率超过30%后,曲线变陡,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化社会;城镇化率达到70%后,曲线又趋平缓,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19.
高校郊区化推动郊区城市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通过对国外高校郊区化现象中最为典型的日本、法国高校由城市中心到郊区再由郊区返回城市中心的变迁历程的梳理,同时研析中国新常态下由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的现实以及少子化的现状问题等,反思中国郊区仍在进行的大学城建设的现象,重新思考在存量规划背景下高校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引发对未来中国城市更新中高校发展的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