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安之 《纺织器材》1991,18(2):29-33
本试验采用临界点以下的加热温度对冷拔后T9A织针用钢丝进行球化退火,寻找合理的球化退火工艺。结果表明比采用常规的球化退火工艺简便,获得的球状渗碳体更为细小均匀,机械性能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SCM435冷镦钢线材球化退火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SCM435冷镦钢线材对原材料的成分要求及其球化退火的重要性,通过2种球化退火工艺试验,探讨SCM435线材球化退火机制,并利用渗碳体球化率、金相组织、硬度指标说明球化退火的最佳工艺。试验得知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SCM435线材的渗碳体球化率、均匀度显著提高,且球状渗碳体颗粒更细小;在保温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球化效果更好,但保温时间过长,渗碳体颗粒会按照Ostwald熟化机制长大,反而不利于冷镦变形。SCM435线材球化退火热处理最佳工艺为随炉加热到780℃→保温2~2.5h→随炉冷却到680℃→保温2.5~3h→随炉冷却到580℃→空冷。  相似文献   

3.
对?5.0 mm 55CrSi弹簧钢丝分别采用奥氏体化时间1.0, 1.5, 2.0, 2.5,3.0, 3.5 min加热处理后,进行铅浴回火,对钢丝相变规律进行研究。?5.0 mm 55CrSi冷拉钢丝在展开式连续生产线上进行淬回火热处理时,相变过程分为6个阶段:回复;小部分片状渗碳体转变为球状或短棒状;大部分片状渗碳体转变为球状或短棒状加局部出现奥氏体;奥氏体上分布较多残留球状未溶碳化物;残留球状碳化物溶解消失;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针布齿条淬火时的变形开裂倾向性,使其最终性能均匀,研究了针布齿条专用高碳低合金钢丝经过不同程度拉拔变形后,在相同球化退火工艺下具有差异的球化退火组织,并且比较了经较大拉拔变形后钢丝退火前后的组织差异,以及该钢丝经轧制前后的组织变化情况.指出:在相同的球化退火工艺下,随着拉拔量的增加,其球化效果越来越好,球粒状碳化物的均匀性和圆整度改善明显;经过较大塑性变形的钢丝进行球化退火,因其球状碳化物的均匀性和圆整度已经稳定,故对其球化效果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5.
对70钢热轧盘条生产扁钢丝时在冷轧过程中出现的开裂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断口进行扫描电镜分析、金相组织观察,确认原因为前一道次的等温球化退火工艺控制不当,导致组织过热,出现脆相的棱角形渗碳体和粗片状珠光体,而后在冷轧时沿碳化物晶界开裂.调整球化退火工艺后解决了冷轧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金属针布专用合金钢丝拉拔变形后,球化退火工艺对碳化物形态及分布状态、拉拔变形量对球化退火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拉拔量的增加,其球化效果越来越好,球粒状碳化物的均匀性和圆整度有了明显改善;较大拉拔塑性变形后钢丝进行球化退火,其退火效果变化不明显,球状碳化物的均匀性和圆整度已经稳定。  相似文献   

7.
孟运杰 《金属制品》2002,28(5):26-28
冷顶锻低碳钢丝的球化退火是其生产中的关键性工序 ,它可以改善钢丝的力学性能 ,显著提高钢丝的冷顶锻工艺性。探讨低碳钢丝球化退火的本质、拉拔工艺对低碳丝球化退火的影响以及工艺制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刘嘎  王伯健 《纺织器材》2008,35(2):8-10
为了金属针布钢丝制造企业在球化退火过程中利用无氧化罩式炉更好地保证球化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塑性变形50Cr合金钢丝进行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750℃、加热时间60min、保温温度720℃、保温时间120min时,其球状珠光体平均直径为1.66μm,硬度为162.3HV,球化等级为3~3.5级,基本上满足道夫针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金属制品》2016,(3):31-34
针对SCM440盘条冷镦生产12.9级螺栓时圆头外圈表面存在斜向裂纹问题,对开裂螺栓进行金相组织分析,结果显示:基体组织为球状珠光体,样品边部珠光体呈片状分布,球化效果较差;存在不良球化组织的螺栓冷顶锻试样出现斜向开裂。分析认为引起斜向裂纹的原因是盘条边部存在大量片状珠光体。对紧固件厂家的球化退火工艺进行修订,新的球化退火工艺:快速加热到770℃,保温1.5 h,然后随炉缓冷到720℃,保温5 h,随炉缓冷到500℃,出炉自然冷却至室温。采用新工艺球化退火处理后,盘条整个横截面的球化效果良好,冷镦后没有出现斜向裂纹。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10B21低碳合金冷镦钢钢丝的冷镦性能,通过研究10B21钢热处理中各因素对球化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球化退火工艺参数.结果 表明,最佳球化退火工艺参数为:奥氏体化温度740℃,奥氏体化时间4h,冷却速率20℃/h,等温温度670℃,等温时间4h.10B21冷镦钢丝经最佳工艺条件球化退火得到的球化组织能满足冷镦成型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冷拔50CrVA合金钢丝进行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750℃,加热时间60 min,保温温度720℃,保温时间120 min时,钢丝中球状碳化物平均直径为1.66μm,维氏硬度值为162.3,球化等级为3~3.5级,能满足道夫针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嘎  王伯健 《金属制品》2007,33(5):10-12
介绍金属针布钢丝球化退火的目的,对Φ1.02,2.16 mm 2种金属针布合金钢丝低温球化退火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比较,研究其对最终碳化物球粒度的影响,比较2种钢丝的退火组织,探索2种钢丝低温球化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3.
球状珠光体反映在金相上,是一种不规则图象的变化,并且具有分形的特征,可望用分形几何的办法来进行分析.在介绍分形维数测量原理的基础上,以针布用低合金高碳钢低温球化退火正交试验为例,用小岛法对针布钢丝的球状珠光体图谱进行了测量.通过正交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最大影响分形维数的因素即为影响工艺的主要因素,产生最小分形维数的试验方案所对应的为最佳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4.
林吉曙 《纺织器材》2001,28(4):203-207
运用二元合金杠杆定律,研究了纺织器材常用钢种的硬度值与热处理工艺的关系,研究表明,碳钢在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正火状态下硬度的计算值与实际值相近,碳钢马氏体的硬度由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硬度决定,含碳量在0.3%-10%范围内存在一个由.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混合而造成的附加硬度ΔHB。高碳钢采用奥氏体成分不均匀化淬火,可以得到较多的未溶渗碳体和更高的硬度,低碳钢采用亚温(A 1-A3)淬火,可以得到最高的硬度HBmax。  相似文献   

15.
金属针布钢丝球化退火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金属针布生产与使用特点进行分析 ,认为最佳的钢丝球化退火工艺是金属针布尺寸精度、基体组织、最终淬火质量的保证。对于 5 7B针布钢丝 ,采用低于Ac12 0~ 4 0℃的球化退火温度可使球化级数达到 3~ 3.5级 ,硬度达到 170~ 190HV ,满足高速轧制要求。金属针布钢丝球化退火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对金属针布稳定化生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目前针布生产中常用的两种球化退火工艺后指出:对于亚共析钢而言,当原材料组织为均匀的索氏体或细片状珠光体时,采用低于Ac1的低温球化退火工艺,将有利于稳定球化退火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 轻拉拔球化针布钢丝是仿日本进口针布钢丝,质量要求高,生产难度大,江苏丹阳钢铁厂经过试验,掌握了关键的球化退火工艺,成功地生产出轻拉拔球化针布钢丝,满足了用户要求。该厂用亚共析钢在R_0—105—9系列井式气体渗碳炉球化退火,然后经酸洗、磷化、导线成盘生产仿  相似文献   

18.
周靖  叶琼华  汤飞 《金属制品》2004,30(1):8-11
强对流罩式炉炉温均匀 ,利用该炉进行球化退火和再结晶退火并通过保护气氛流量的控制 ,能够有效避免材料表面氧化和脱碳倾向 ,用于轴承钢盘条或钢丝的生产 ,可以获得无氧化、无脱碳及表面洁净的产品。对轴承钢盘条在强对流罩式炉中的退火工艺进行试验 ,摸索出一套球化退火和再结晶退火工艺。冷拉轴承钢钢丝 ,无论中间品和成品 ,不论规格大小和变形量多少 ,可采用统一的退火工艺。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T9A热轧态Φ5.50mm钢丝组织、硬度等指标达到经编机用针原料钢丝要求,经铅浴淬火得到索氏体组织,再拉拔至成品尺寸、优化球化退火工艺。试验结果显示:成品钢丝能满足制针要求,且其工艺流程优于连续球化工艺、生产效率高,钢丝易拉拔,最终产品组织状态不受钢丝球化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嘎  王伯健 《金属制品》2007,33(4):9-13
介绍纺织行业金属针布的现状及针布钢丝生产的工艺流程。详细分析金属针布钢丝球化退火的目的、种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介绍国内外球化退火的设备,并对球化退火钢丝的质量进行评价,对针布钢丝的生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