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油莎豆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油莎豆油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柴油是利用生物质生产的能源,它是一种清洁燃料。通过对油莎豆油的提取试验和酯交换反应条件的正交试验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莎豆抽提时间控制在12 h左右,抽提效果好。油莎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55min。  相似文献   

3.
水酶法提取油莎豆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建立一种油莎豆油提取新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水酶法提取油莎豆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油工艺为:料液比1:7,加酶量0.4%,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提油率高达86.82%.在上述影响因素中,混合酶的添加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酶解温度,再次是料液比,酶解时间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油莎豆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和地中海沿岸,是一种油、粮、饲、肥兼用型经济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油莎豆产量大、块茎的含油率高,相同种植面积下油莎豆出油量远高于其它油料作物,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油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3%以上,且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除了传统的压榨和浸出提油技术,学者针对油莎豆还研究了水酶法、超声波辅助、微生物发酵等油脂提取技术。综述了油莎豆的特性、油莎豆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为油莎豆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面比较了油莎豆油的溶剂浸提法、水酶法和水酶-冻融技术这3种提取方法,探索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机理,为油莎豆油提取产业化生产提供指导。研究比较了3种油莎豆油提取方法的提取率、油品理化性质、油莎豆粕粉扫描电镜图。结果表明,水酶法和水酶-冻融技术相对溶剂浸提法更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油莎豆为原料,正己烷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油莎豆油.以油莎豆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微波功率、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回归旋转设计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试验参数.结果 表明:在微波功率609 W、提取时间15 min、液料比10:1(mL/g)条件下,油莎豆油得率最高,可达2...  相似文献   

7.
对油莎豆的制油工艺进行了探讨,并测定了理化常数和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8.
旨在为油莎豆油的高效提取提供参考,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油莎豆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射流压力、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比了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与单一正己烷提取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并对油莎豆油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油莎豆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射流压力110 MPa、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油得率为22.81%;与单一正己烷提取相比,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油莎豆油得率更高,提取温度更低,提取时间更短;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的油莎豆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均符合油莎豆油行业标准(LS/T 3259—2018)的要求。综上,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法是一种高效的油莎豆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溶剂法提取油莎豆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油莎豆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油莎豆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时间、料液比、温度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油莎豆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60~90℃)作溶剂,油莎豆油得率最高。提取2次以上,油莎豆油得率增加不大。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得率增加,超过3h后得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10(g/mL)时,得率较大。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油莎豆油得率增大,30~50℃之间增幅较大。各因素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次数。结论:石油醚(60~90℃)作溶剂时,油莎豆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h,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40℃,提取3次,该条件下,油莎豆油得率为27.20%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油莎豆油的得率且保证成品品质,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正己烷法对油莎豆油的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后对油莎豆油品质进行分析。在油的品质研究中,采用25℃(常温)、47℃(超声辅助提取最佳温度)、60℃(高温)三个温度对比超声作用对油样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皮油莎豆研磨后在料液比1:15 (g/mL)、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47℃、粉碎粒度70目时,油莎豆油的得率为25.01%±0.03%,油样为黄橙色微浊状态,具有豆类特有的香气。油莎豆油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超声可更好地溶出油莎豆中的营养物质,但对油莎豆中黄酮类物质的破坏效应相对较大,酚酸类物质在高温时含量显著(P<0.05)下降。在25~60℃间超声作用和温度的变化对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影响不大,油酸(C18:1)含量最高,约为73.81%~74.00%。本试验结果可以为油莎豆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亚临界流体萃取法、热榨浸出法、冷榨浸出法所得棉籽饼粕为实验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棉籽蛋白,对其蛋白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籽蛋白的主要亚基分子质量为50、45?kDa且只有一个吸热峰,起始温度、变性温度和焓变范围分别为85.6~87.8、94.3~97.7?℃和5.6~7.9?J/g,热榨浸出粕蛋白二硫键的含量最低并且含有许多低分子质量亚基;亚临界流体萃取粕蛋白和冷榨浸出棉籽粕蛋白的二级结构中有较低的β-折叠含量、较高的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热榨浸出粕蛋白的变性温度最高。亚临界流体萃取粕蛋白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吸油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表面疏水性和荧光强度。冷榨浸出粕蛋白的吸水性、吸油性、表面疏水性和荧光强度高于热榨浸出粕蛋白。亚临界流体萃取法所得棉籽粕的蛋白变性程度最小,更多地保留了棉籽蛋白的天然结构和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乙醇浸提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油莎豆低聚糖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mL/g)、乙醇体积分数39.4%、提取时间31.6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低聚糖提取率为17.82%,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0.06%,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油莎豆低聚糖的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3.
以红树莓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声提取、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比较三种提取方法对红树莓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成分、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究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低,碘值高,在红树莓籽油中检测出19种脂肪酸,占红树莓籽油总成分的98.22%,其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9.98%和48.07%;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高,分别为97.37 mg/100 g和18.88 mg/100 g,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与超声提取和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极显著性差异;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强,只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采用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籽油品质好,活性成分丰富,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橄榄果渣为原料,采用碱液浸提法从橄榄果渣中提取纤维素(初始纤维素),用2 mol/L HCl和H2SO4溶液水解初始纤维素,得到橄榄渣微晶纤维素(MCC).测定初始纤维素与微晶纤维素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  相似文献   

15.
水酶法和溶剂法提取核桃油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建华  朱振宝 《食品科学》2007,28(12):143-145
本实验进行了水酶法和溶剂法提取核桃油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水酶法、溶剂法)对核桃油的理化特性有一定的影响。水酶法提取的核桃油透明度高,色值低,且风味好;水酶法提取所得核桃油的酸值、未皂化值及磷脂含量均低于溶剂法,有利于油脂的后续精炼;水酶法与溶剂法对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显著;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低于溶剂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效果的比较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酸热法、碱化法和发酵法3种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并比较叶蛋白得率、氮含量、溶解性、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持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并进行电镜观察表征。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苜蓿叶蛋白的得率和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4.9%和45.08%,明显高于酸化法和碱化法;比较其功能性质,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在起泡性、持水性和吸油性上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分别为200.00%、5.40%和5.31%;发酵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好,分别为80.52%、78.60%和20.65%。扫描电镜观察3种方法所制备苜蓿叶蛋白的表面结构,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结构疏松,且有一定程度的破坏,酸化法和发酵法的苜蓿叶蛋白表面结构紧密、连续完整,并发现发酵法还具有一定的降解效果。说明利用不同的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其得率、氮含量、功能性质及表面结构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广东淮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酶解-超声辅助提取淮山多糖(CYP-UE)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其与热水浸提、超声提取、酶解提取的淮山多糖的单糖组成、分子量等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酶解-超声提取淮山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8 000 U/g,果胶酶4 000 U/g,木瓜蛋白酶8 000 U/g,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90 min,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48 min,超声功率234 W,多糖得率为15.26%;4种多糖中CYP-UE的得率最高,且还原糖含量最高(29.88%);4种多糖分子量分布为4.50~10.20 ku,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构成,其中CYP-UE的分子量最小,并含有最高占比96.48%的葡萄糖;4种多糖均呈现多糖的特征吸收峰;4种多糖均有较好的溶液稳定性和较高的溶解度;4种多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CYP-UE的铁离子还原能力(17.08μmol FeE/g DW)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2.42 mg/mL)显著强于其它3种多糖。由此表明,酶解-超声辅助法可用...  相似文献   

18.
油莎豆是一种优质且有益健康的作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采用酶法提取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以商业化大豆膳食纤维为对照,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构特征和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大豆膳食纤维相比,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好的持水力[(14.45±0.19)g/g]、持油力[(8.21±0.06)g/g]和膨胀力[(14.23±0.12)mL/g]。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体积平均粒径为(64.47±0.18)μm,是大豆膳食纤维体积平均粒径的56.65%。低场核磁结果显示,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多的结合水,而大豆膳食纤维中则含有更多的自由水。热重分析表明,与大豆膳食纤维相比,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质量损失较少,热稳定性更好。在乳化性能方面,随着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其乳液粒径显著性增大;在同等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下,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的乳液粒径均显著低于大豆膳食纤维制备的乳液粒径,说明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的乳液稳定性优于大豆膳食纤维制备的乳液。在相同质量分数下,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黏度低于其对应的大豆膳食纤维,但是质量分数4%的油莎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的乳液的储能模量...  相似文献   

19.
以丝瓜籽为原料,对丝瓜籽油的不同提取工艺和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溶剂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选用石油醚(b.p.60~90℃),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8(g:mL),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率为17.93%.超声波辅助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选用石油醚.超声时间为40min,超声功率为120 W,料液比为1:12(g:mL),超声温度为5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率为18.76%.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丝瓜籽油提取率高于溶剂提取法的提取率,并且比溶剂法提取的温度低、时间短,是一种短时高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压榨法、水酶法、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山桐子油及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率分别为压榨法20.9%、水酶法20.54%、有机溶剂浸提法28.47%;浸提法的提取率最大,但耗时长,存在一定溶剂残留;水酶法过氧化值最低,但耗时长;压榨法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水酶法及溶剂浸提法,且耗时短,操作简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