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处理对鸡蛋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GC-MS动态顶空吸附法鉴定了生蛋黄及鸡蛋于100℃的沸水中煮15 min蛋黄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生蛋黄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醇类和脂肪烃等23种化合物,加热后蛋黄产生了醇、脂肪烃、醛和酮、芳香族、呋喃类、硫化物等47种化合物,其中呋喃类和硫化物是熟蛋黄特有的.所有生蛋黄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都能在熟蛋黄产生的物质中找到.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6,(8):68-70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联用技术,对比小麦麸皮和热处理小麦麸皮中挥发性物质,研究热处理对小麦麸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样品中共检出3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酯类、苯环类、稠环类、杂环类和酮类。原麸皮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烃类,热处理后麸皮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酮类、醛类和烷烃类。麸皮热处理后,烷烃类和烯烃类大幅减少,醛类和酮类大量生成,杂环类物质种类增加了2种,对风味有负作用的稠环类物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探索微波和烘烤工艺处理对鲳鱼脆片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影响,对鲳鱼即食产品深加工有重要意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腌制、微波和烘烤工艺处理鲳鱼脆片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和检测,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3种不同加工方式样品挥发性物质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共检测出102种,包括烃类46种、醇类15种、醛类11种、酸类1种、苯类6种、酮类3种、酯类13种、酚类1种和吡嗪类11种。腌制、微波和烘烤处理鲳鱼脆片分别鉴定出挥发性物质成分为58、68种和62种,微波处理获得的风味成分种类最丰富。3个样品之间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具有较大差异,微波工艺鲳鱼脆片的综合评分最高。从挥发性风味分析的角度上,认为微波处理是鲳鱼脆片的最佳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金鲳鱼为原料,采用腌制2 d、风干3 d的加工方式对金鲳鱼鱼背、鱼腹进行处理,探究金鲳鱼鱼背和鱼腹的脂质氧化规律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分析风干金鲳鱼制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鱼背的脂质氧化程度整体上稍高于鱼腹。鱼背和鱼腹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大致相同,表现为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显著增加17.28%、19.32%(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显著减少17.46%、11.5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显著减少12.24%、11.52%(P<0.05)。风干后的鱼背和鱼腹中共分别检测到35和3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相比于原料鱼分别增加了15和14种风味物质成分;风干阶段较原料和腌制阶段相比,产生了具有蘑菇香气、甜香味的2-乙基-1-己醇,对金鲳鱼成品风味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小米不同热处理对小米醋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小米醋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对整体挥发性成分区分效果明显,以传感器W1W和W5S为主要区分指标。通过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确定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85μm)萃取头、样品量8 mL、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5 min条件下小米醋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最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小米醋挥发性成分,发现普通小米醋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炒制小米醋醛类物质含量较高,膨化小米醋酯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明显提高。酯类、醛类和醇类是小米醋的重要香气物质。小米不同热处理对小米醋挥发性成分有积极作用,可为小米醋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发酵金鲳鱼糜挥发性成分,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C-O)方法中的时间-强度法(OSME)确定其香气活性成分,通过对重要香气成分定量分析,并结合风味活性值(OAV),最终确定发酵金鲳鱼糜中的关键香气成分。结果表明,SPME-GC-MS在发酵金鲳鱼糜中共鉴定出168种挥发性成分,酯类化合物50种(21.54%),含氮化合物29种(8.09%),酸类22种(41.03%),醇类19种(10.32%),含硫类15种(0.41%),烃类11种(0.12%),酮类8种(2.19%),其他8种(0.15%),醛类3种(0.03%),酚类3种(13.18%)。经GC-O共鉴定出24种香气活性化合物,结合OSME和OAV推测发酵金鲳鱼糜中关键香气活性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甲硫醇、2-甲基丁酸及丁酸。  相似文献   

7.
金煸鲳鱼     
《中外食品工业》2004,(3):17-17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及热处理对中国沙棘原浆挥发性成分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蕊  盛文军  李霁昕  冯丽丹  毕阳 《食品科学》2018,39(18):204-208
比较超高压及热处理对沙棘原浆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差异。沙棘原浆经500?MPa超高压30?℃处理15?min(处理组),或90?℃热处理40?min(对照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处理对沙棘原浆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可提高沙棘原浆中的挥发性成分,处理组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高于对照组61%;处理组各类挥发性成分含量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醇类和酯类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除酯类和酸类成分的种类低于对照组外,处理组其他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根据气味活性值大于0.2的原则,确定12?种对沙棘原浆香气贡献较大的组分,其中α-松油醇、己酸乙酯等10?种组分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壬醛和3-甲基丁酸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超高压处理可显著提高沙棘原浆中的挥发性成分,其作用与促进底物释放,激活糖苷酶和酯酶分解结合态挥发性成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原料乳及不同热处理程度的15种牛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典型美拉德产物糠氨酸和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以反映不同热处理牛乳的美拉德反应程度,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  相似文献   

10.
研究芋头添加物对金鲳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分析添加不同量芋头原浆和芋头淀粉时,金鲳鱼鱼糜凝胶的白度、凝胶强度、持水性、水分含量、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芋头原浆,金鲳鱼鱼糜凝胶的感官品质较好;添加芋头淀粉,金鲳鱼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和持水力较好;芋头添加物可以降低其白度。低场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随着芋头添加物的加入,金鲳鱼鱼糜凝胶的弛豫时间T22、T23减少,弛豫时间T21增大,峰面积S21、S22增加,峰面积S23减少,凝胶中自由水的流动性减弱。  相似文献   

11.
发酵前热处理对酸奶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利用脱脂椰浆为主要原料,不加入任何动物成分,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椰子植物酸奶,研究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对椰子植物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产品的感官、理化性质(pH值、滴定酸度、持水力、色差)、质构特性、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选择适宜的热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经过65 ℃-30 min热处理的椰子植物酸奶,pH值为4.55,滴定酸度为92.67 oT,持水力为88.75%,酸甜可口,无乳清析出现象,组织状态好,黏稠度适宜,色泽均匀,感官评分为84.97。利用GC-IMS法从椰浆及不同热处理的椰子植物酸奶中共鉴定出1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醇类、酮类、醛类和酯类。构成发酵风味的重要物质2,3-丁二酮在热处理条件为65 ℃-30 min时含量最高。综合得出:65 ℃-30 min热处理制备的椰子植物酸奶口感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水浴热烫、微波加热和超声加热3种热处理方法对新鲜香梨进行预处理,以多酚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氨基酸含量和挥发性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热处理中微波加热灭酶效果最佳,500 W微波加热处理(WB-500)、50℃超声加热处理(SR-50)、60℃超声加热处理(SR-60)组梨酒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空白对照(CK)组(P<0.05),60℃水浴热烫(RT-60)、WB-500和40℃超声加热处理(SR-40)组均能增加梨酒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微波加热处理后能够提高梨酒的果香和花香。综合而言,香梨经过500 W微波加热处理120 s后发酵,梨酒中总酚含量提高14.28%,氨基酸总含量提高3.23%,辛酸乙酯、乙酸乙酯、癸酸乙酯等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梨酒的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微波加热处理可作为梨酒酿造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溶菌酶的脂溶性以及溶菌酶的稳定性,以逆向蒸发法制备溶菌酶脂质体,通过向菜籽色拉油中添 加溶菌酶脂质体探究溶菌酶脂质体的脂溶性,以及模拟金鲳鱼体内消化环境探究脂质体对溶菌酶的保护作用,并研 究溶菌酶脂质体作为保鲜剂对金鲳鱼的保鲜效果,室温条件下将金鲳鱼浸渍于一定质量浓度梯度的溶菌酶脂质体溶 液和溶菌酶溶液,于4 ℃条件下贮藏,并设立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组。以感官评价得分、pH值、菌落总数、硫代 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作为鲜度指标,衡量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溶菌酶脂质体具有较好的脂溶性, 且能够增加溶菌酶的稳定性。在同一贮藏时间,溶菌酶脂质体的保鲜效果要好于溶菌酶溶液处理组和对照组,溶菌 酶脂质体能够减缓感官得分的下降速率,抑制菌落总数的增加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和pH值的上升,与溶菌酶溶液以 及对照组相比,可将金鲳鱼的货架期延长2~3 d和5~6 d。  相似文献   

14.
以金鲳鱼为原料,探讨不同浓度(1、2、5 g/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浸泡处理,真空包装,4℃贮藏条件协同作用对金鲳鱼片感官、p H、色泽、弹性、硬度、菌落总数、脂质氧化、挥发性盐基氮等新鲜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各组鱼片新鲜度呈现劣化态势。但与对照组相比,EGCG处理组p H变化趋势更加缓慢;感官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鱼肉色泽随着保藏天数的增加,色差变大其中5 g/L EGCG处理组色差最小;EGCG可以有效降低金鲳鱼肉中细菌生长繁殖的速率;对照组TBA值上升趋势明显比EGCG处理组快,在第14 d,2、5 g/L EGCG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EGCG对鱼片脂质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EGCG对鱼片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故EGCG可有效减缓冷藏期间金鲳鱼片的品质的下降,使其货架期延长,且在1~5 g/L浓度范围内,金鲳鱼片的保鲜效果与EGCG溶液的浓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EGCG作为保鲜剂应用到金鲳鱼鱼片的保鲜中具备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金鲳鱼中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采用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处理电压、处理次数、处理后放置时间和处理方式来处理新鲜金鲳鱼,分析样品处理前后的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蛋白表面疏水性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处理电压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时,低温等离子体能够增加金鲳鱼中羰基含量、蛋白表面疏水性和TBARS值,降低其巯基含量;当总处理时间为180 s,处理2次~4次,鱼肉脂质和蛋白质氧化程度显著低于处理1次。上述结果表明,高电压、长时间和多次数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金鲳鱼中脂质和蛋白质氧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延长处理后的放置时间也能够加速其氧化。因此,控制和优化各种处理条件,是推进低温等离子体在金鲳鱼保鲜包装中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前期的制曲工艺研究结果为基础,用氨基态氮含量为指标,确定了黄豆酱的发酵时间为20天;以总酯含量为指标确定了酵母菌的添加时间为发酵的第3天,酵母菌的添加量为1.5%;采用气质联用检测技术,对有无酵母菌发酵的黄豆酱进行检测分析,添加酵母菌能明显增加黄豆酱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其中醛增加了13种,酯7种,其它物质19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SD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 ROAV)分别对八角茴香、猪排骨以及不同热处理八角茴香(热水加热30 s、热水加热90 s、热油加热30 s)后对猪排骨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GC-MS结果显示:热水加热30 s、热水加热90 s、热油加热30 s分别检出32,24,38种挥发性成分;3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总相对含量最高的分别是萜烯类(31.36%)、酯类(39.85%)、芳香烃类(42.7%)。ROAV结果显示:热水加热30 s、热水加热90 s和热油加热30 s分别有2,4,5种,其中共有的主体挥发性物质为茴香脑、壬醛。与热水加热30 s相比,热水加热90 s增加了反式-2,4-癸二烯醛(870.69)和2-十一烯醛(97.50),总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却减少;热油加热30 s增加了来自八角茴香引入的柠檬烯(1.58)、芳樟醇(1.52)、草蒿脑(1.32),总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也增加。各组的挥发性风味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热处理八角茴香对猪排骨挥发性风味成分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GC-O-MS分析热处理前后西瓜汁的挥发性有机物风味成分。结果表明,GC-O-MS鉴定出鲜榨西瓜汁44种气味化合物,热处理西瓜汁50种气味化合物。结合嗅闻、气味稀释因子和香气活性值确定鲜榨西瓜汁中的关键气味化合物是壬醛(清香、青草味)、反-2-壬烯醛(清香、黄瓜味)、反,顺-2,6-壬二烯醛(清香、黄瓜味)、反,顺-3,6-壬二烯醇(清香、黄瓜味)、反,顺-2,6-壬二烯醇(清香、黄瓜味)和香叶基丙酮(花香、甜味);热处理西瓜汁中关键气味化合物为反-2-庚烯醛(脂味、苦味)、1-癸醛(脂味、肥皂味)、6-甲基-5-庚烯-2-酮(蘑菇味、霉味)、苯乙酮(苦杏仁味)、二乙基二硫醚(大蒜味)和顺-6-壬烯醛(臭味、刺激味)。顺-6-壬烯醛特征气味原为清香、黄瓜味,而热处理西瓜汁中顺-6-壬烯醛的含量增大,超过感官评价员鼻子的耐受值,呈现臭味、刺激味。热处理产生了异味成分,气味化合物的变化导致了西瓜汁加热后的蒸煮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金鲳鱼的杀菌作用及其品质影响。采用60, 70和80 k V电压处理金鲳鱼1, 2和3 min,分析处理前后鱼肉的菌落总数、色差、p H、水分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TBARs值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电压升高、处理时间延长,鱼肉的菌落总数、p H、b*值和TVB-N值逐渐降低, L*值和TBARs值逐渐升高,处理前后鱼肉中水分含量无明显变化。经80 k V处理3 min,鱼肉的菌落总数和TVB-N值分别下降1.40 lg (CFU/g)和2.60 mg/100 g, L*值和TBARs值分别升高22.42和0.073 mg/100 g。低温等离子处理能够有效减少鱼肉中微生物数量,减缓鱼肉变黄,增加鱼肉亮度,改善鱼肉色泽,维持鱼肉含水量。因此,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金鲳鱼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能够维持鱼肉的良好品质,在金鲳鱼杀菌保鲜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该实验研究了复配天然抑菌剂、乙醇溶液、酸性电解水和乳酸等4种不同减菌预处理方式对金鲳鱼冷藏期间感官评价、理化分析、微生物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可有效抑制金鲳鱼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含量、菌落总数、ΔE、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值的上升,并减缓金鲳鱼感官品质的劣变速率;在贮藏中后期复配天然抑菌剂、体积分数75%乙醇溶液和体积分数2%乳酸处理组减缓金鲳鱼的腐败变质效果优于酸性电解水,并可延长其货架期约2~4 d,其中75%乙醇溶液的抑菌效果最优,但其本身的气味使得感官总体可接受度降低。各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组菌落总数与感官分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TVB-N、TBA、ΔE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各指标结果,复配天然抑菌剂、2%乳酸这2种减菌剂可用于金鲳鱼的原料减菌预处理,有利于后续冷藏保鲜,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