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塑料》2017,(6)
采用静态热老化法、红外光谱分析(FTIR)、Haake转矩流变试验以及热失重分析(TG)等方法研究了硬脂酸锌(ZnSt_2)/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山梨糖醇(Sorbol)复配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分析了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MP在单独使用时能取代PVC链中的活泼氯原子,阻止多烯烃序列的生成,提升了PVC的初期热稳定性。PMP与ZnSt_2复配能改善PVC试样的初期白度,延缓"锌烧"现象。当ZnSt_2/PMP/Sorbol复配含量为(0.7/0.2/0.2)份时,PVC的静态初期热稳定性与长期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动态热稳定时间由11 min增加到18 min,热失重第一阶段残留量由44.97%增加到51.32%,复配体系发生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刚果红法、热老化法、热失重法、热重红外联用等技术手段探讨了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ADMU)对硬质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将ADMU分别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进行复配,探讨了复配体系对硬质PVC的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DMU单独使用时表现出初期型热稳定剂的特征,与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复配均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并对各自的协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蓖麻油酸与丁二酸酐、马来酸酐等酸酐合成了五种蓖麻油基二元酸.通过电导率法、热老化烘箱法和刚果红法等方法研究了蓖麻油基二元酸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蓖麻油基二元酸单独使用时可改善PVC初期着色,且热稳定效果随其取代基的不同而不同.以β-二酮为对比,考察了蓖麻油基二元酸对异辛酸钙/马来酸蓖麻醇酯锌(IA-Ca/RAM-Zn)和硬脂酸钙/硬脂酸锌(CaSt2/ZnSt2)体系的热稳定效果的影响,发现其与钙锌盐之间具有协同效应.且当添加0.3份的马来酸蓖麻醇酯和β-二酮于CaSt2/ZnSt2体系时,静态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6.9 min和26.3 min.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态热老化法、刚果红法、电导率法考察了1,3-二甲基-6-氨基脲嘧啶(DMAU)与硬脂酸钙/锌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研究了DMAU掺杂在硬脂酸钙/锌体系中对PVC制品的热稳定作用与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钙/锌质量比为1.5/0.5,添加0.5%DMAU时,PVC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时间可达63.6min。热重结果显示,CaSt2/ZnSt2/DMAU体系的第一阶段失重率较CaSt2/ZnSt2体系下降了1.5%,并且CaSt2/ZnSt2/DMAU体系的表观动力学参数E/lnA值比CaSt2/ZnSt2体系增大了0.04,从热降解动力学层面证明了掺杂DMAU可以有效的提高PVC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甘油锌用作PVC热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刚果红试纸法、热烘箱老化实验法和流变仪试验,以硬脂酸锌作对比,对甘油锌配合物(简称甘油锌)用作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甘油锌的复配进行了研究;还研究了稳定剂对 PVC 耐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锌与硬脂酸钙在质量比为1.0/1.5时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甘油锌/硬脂酸钙与环氧大豆油和亚磷酸三苯酯质量比为1.0/1.5/0.2/0.2时有较好的协同效应;所研究的甘油锌/硬脂酸钙复合热稳定剂对PVC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作用,PVC 与复合热稳定剂质量比为100.0/2.9时,PVC 的刚果红试验热稳定时间达25 min、热烘老化试验热稳定时间达130 min。另外,研究发现环氧大豆油和亚磷酸三苯酯对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复合热稳定剂也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张宁 《中国塑料》2016,30(7):77-81
以酪氨酸、硝酸镧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酪氨酸镧。采用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电导率法、转矩流变仪等测定了酪氨酸镧及其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复配后的热稳定性能。通过红外光谱探讨了酪氨酸镧的热稳定机理。结果表明,酪氨酸镧单独存在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可通过镧与氯的配位作用及氨基与HCl反应来减缓聚氯乙烯(PVC)热降解;与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等份数复配后,能更大程度地延长PVC热稳定时间,改善初期着色性。  相似文献   

7.
以氰尿酸、氢氧化钙和氧化锌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分别合成了聚氯乙烯(PVC)用热稳定剂氰尿酸钙、氰尿酸锌。采用元素分析仪(E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以及扫描电镜(FESEM)对氰尿酸钙/锌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烘箱热老化和刚果红测试考察了氰尿酸钙/锌对PVC制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对热稳定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单独加入PVC质量1%的氰尿酸钙或氰尿酸锌,PVC制品的热稳定性要优于加入等量的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氰尿酸钙/锌复配后表现出良好的协调作用,氰尿酸钙/锌最佳质量比为3∶1,热稳定时间达28 min,PVC试片在70 min完全锌烧;并且,环氧大豆油(ESBO)是一种非常适合氰尿酸钙/锌体系的辅助稳定剂,能够进一步提高PVC体系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油酸为原料,将其双键氧化为羟基,然后皂化成盐制得双羟基硬脂酸锌,采用烘箱热老化法和刚果红法测试了热稳定性。与硬脂酸锌相比,由于在脂肪基碳链上接入了羟基,相当于将硬脂酸锌与多元醇合二为一,既有效延长了热稳定时间,又解决了多元醇在聚氯乙烯(PVC)体系中的析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转矩流变仪和白度颜色测定仪,研究硬脂酸钙和锌盐复配体系对聚氯乙烯(PVC)加工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的质量比为5:4时,PVC的动态热稳定时间为767 s,在10 min和15 min加工时间下的蓝光白度分别为45.48和37.40,其综合性能最好.硬脂酸钙/十二酸锌体系初期热稳定效果最好,在10 min加工时间下的蓝光白度为52.88.硬脂酸锌、十二酸锌和硬脂酸钙三者复配使用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塑料科技》2017,(8):89-94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锌化合物Zn_2(HL)(CH_3COO)_3·H_2O(简称ZnL),并研究了将其用于硬质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的有关性能。静态老化和脱氯化氢实验结果表明,在180℃下,ZnL在延缓PVC热老化方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ZnL与PVC树脂质量比从0.3/50增加到1.5/50时,PVC样品的锌烧时间从60 min逐渐延长到170 min。其中具有代表性PVC样品(PVC树脂50 g、ZnL 1.5 g、柠檬酸三丁酯4.0 ml)的诱导时间和热稳定时间分别达到100和110 min,锌烧时间达到170 min。ZnL与季戊四醇(PER)复配时具有良好的协效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PVC样品(PVC树脂50 g、ZnL 1.5 g、PER 0.5 g、柠檬酸三丁酯4.0 ml)的诱导时间和热稳定时间分别达到160和170 min,锌烧时间达到190 min。  相似文献   

11.
杨笑春  于静  张青 《中国塑料》2022,36(7):68-73
选择价格低廉的多种多羟基化合物,利用刚果红试纸法比较各多羟基化合物的静态热稳定性,发现壳聚糖对聚氯乙烯(PVC)的静态热稳定性最好。通过刚果红试纸法进一步研究壳聚糖与常见主热稳定剂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及硬脂酸镧的静态热稳定性能,利用热老化烘箱法比较研究壳聚糖与常见主热稳定剂的抗变色能力。采用转矩流变仪测试比较壳聚糖和常见主稳定剂对PVC的动态热稳定性能,并采用热失重分析壳聚糖对PVC热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PVC的热稳定能较好,静、动态热稳定性时间分别为4 020 s和1 355 s。  相似文献   

12.
金属皂类热稳定剂对RPVC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分析并探讨了硬酯酸钡(BaSt2)、硬酯酸铅(PbSt2)、硬酯酸钙(CaSt2)、硬酯酸锌(ZnSt2)4种硬酯酸金属皂类热稳定剂以及复配BaSt2/PbSt2热稳定剂对硬质聚氯乙烯(RPVC)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St2,CaSt2能够促进RPVC的塑化,而PbSt2和ZnSt2却推迟RPVC的塑化;在复配BaSt2/PbSt2稳定剂体系中,随着BaSt2比例的增大,塑化时间缩短,但BaSt2与PbSt2按分子数1:1比率时,RPVC熔体粘度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异烟酸、硝酸镧、氢氧化钠等为原料合成了异烟酸镧,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通过刚果红试纸法和高温老化箱实验研究了异烟酸镧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及变色情况的影响,并与硬脂酸镧、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季戊四醇等热稳定剂对PVC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同时将异烟酸镧与其他稳定剂进行了复配。结果表明,异烟酸镧单独作为PVC稳定剂的稳定性效果不佳,长期稳定性一般,抗变色能力也不好;当异盐酸镧∶硬脂酸锌∶季戊四醇/份=3∶1∶1(质量份数比),总用量为PVC的2.5 %时,PVC的稳定时间达到22 min;异烟酸镧的稳定机理为:PVC分解释放出的HCl被异烟酸镧吸收生成了LaCl3,减少了HCl对PVC降解的催化作用,抑制PVC的降解。  相似文献   

14.
吴茂英 《聚氯乙烯》2007,(10):30-33
为有助于加深对稀土热稳定剂的认识,尝试以CaSt2为参照,并以LaSt3为代表,比较研究了硬脂酸稀土对PVC的热稳定特性,并探讨了有关的原理。结果表明:(1)硬脂酸稀土的热稳定特性与CaSt2相似;(2)LaSt3/ZnSt2和环氧大豆油(ESO)的并用效果与CaSt2/ZnSt2相当,但与季戊四醇(PET)和二苯甲酰甲烷(DBM)的并用效果与CaSt2/ZnSt2相比略有逊色;(3)LaSt3/ZnSt2和PET、DBM的并用效果不如CaSt2/ZnSt2的原因可能在于,与Ca2 相比,La3 能更强烈地与Zn2 竞争和PET和DBM形成配合物,从而使后两者的作用更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新型塑料热稳定剂马来海松酸盐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军  周永红  宋兴 《热固性树脂》2010,25(2):35-37,42
通过枞酸与顺酐的加成反应得到马来海松酸酐(MPA),MPA与ZnO成盐反应得到马来海松酸锌(MPAZn),通过静态热稳定性测试和动态融合流变分析研究了MPAZn在PVC材料中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MPAZn的热稳定时间为23min,是ZnSt的2.9倍,其与脂肪酸盐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与CaSt复配时,热稳定时间可达59min,动态融合流变性能也达到使用要求,是PVC材料良好的环保型热稳定剂。  相似文献   

16.
以氰尿酸、硝酸镧、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了氰尿酸镧,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刚果红试纸法研究了氰尿酸镧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及变色情况的影响,并与硬脂酸镧、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等热稳定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氰尿酸根和镧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使得氰尿酸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作用,当氰尿酸镧用量为PVC的2.5%时,PVC的热稳定时间可达到80 min;氰尿酸镧与硬脂酸锌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二者复配可以有效改善氰尿酸镧的初期着色性,当氰尿酸镧/硬脂酸锌=1/3、总用量为PVC的2.5%时,PVC的热稳定时间可达到26 min。  相似文献   

17.
用刚果红法和烘箱变色法比较研究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时苯基脲(PU)、硫醇辛基锡(OTM)、硬脂酸钙( CaSt2)和硬脂酸锌(ZnSt2)时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也就是说,以干混料为试样得到的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不能反映实际应用条件下的表现,要获得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的热稳定性能结果,应以塑化料作为试样进行测试.根据以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PU具有类似于ZnSt2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CaSt2环氧大豆油(ESBO)并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苯基脲的热稳定性能与1,3-二甲基-6-氨基尿嘧啶(DMAU)相比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但透明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则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