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该文旨在探究乳清蛋白联合酪蛋白磷酸肽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建立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乳清蛋白保护组、乳清蛋白联合酪蛋白磷酸肽保护组,另设空白组。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氧化应激以及炎症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的表达等指标探究其保护机制。结果显示:乳清蛋白联合酪蛋白磷酸肽能够缓解免疫抑制小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的情况;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小肠中谷胱甘肽的含量以及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小肠的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脾脏TLR4/MyD88/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炎症因子的产生。综上,乳清蛋白联合酪蛋白磷酸肽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保护免疫系统免受氧化损伤、抑制免疫抑制小鼠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涉及TLR4/MyD88/NF-κB炎症信号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榆干离褶伞溶栓酶(LUFE)对高脂血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用不同剂量的LUFE灌胃模型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浆生化指标;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LUFE可以缓解高脂血症大鼠的肝组织损伤,降低血浆血脂水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下调TLR4、MyD88和磷酸化的PI3K、Akt、NF-кB水平。结论:LUFE通过调控PI3K/Akt/NF-кB和TLR4/MyD88/NF-кB信号通路,可以保护高脂血症所致的大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TG)对于糖尿病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四氧嘧啶诱导雄性ICR小鼠建立糖尿病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阳性二甲双胍(metformin,Met)组以及ATG高、中、低剂量组(120、90、60 mg/kg mb),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质量浓度;分析肝脏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对比肝脏染色切片组织形态、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κB p65,NF-κB p65)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TG高剂量干预极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血清中ALT活力和AST活力(P<0.01);ATG高、中剂量极显著降低了炎症因子IL-6、TNF-α质量浓度(P<0.01);ATG高剂量极显著提高了糖尿病小鼠肝脏内CAT、SOD活力(P<0.01),显著提高GSH含量(P<0.05);ATG高、中剂量明显改善了肝脏组织细胞形态,使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细胞内染红面积增大,细胞空泡和出血区域减少;ATG高剂量显著降低了肝脏内TLR4、MyD8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P<0.05、P<0.01)。ATG保护糖尿病肝损伤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TLR4、MyD88、NF-κB p65炎性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下游的TNF-α、IL-6等炎症因子表达,进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程度。结论:ATG对糖尿病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可为ATG用于糖尿病性肝损伤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黔产刺梨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刺梨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柳氮磺嘧啶组(0.3 g/kg)。观察大鼠外观、动作行为以及血便;采集大鼠血清与大鼠结肠,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结果:刺梨根水煎液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炎症损伤,特别是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结肠病理损伤得到显著改善,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肠Myd88、NF-κB p50、TLR4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刺梨根水煎液可有效缓解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并改善炎症损伤,刺梨根水煎液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AS185对代谢综合征小鼠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小鼠代谢综合征造模(6 周),灌胃乳酸片球菌AS185,每天1 次,连续8 周,通过测量体质量、血糖浓度、血脂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评价乳酸片球菌AS185菌株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和机制。结果:灌胃乳酸片球菌AS185可降低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胰岛素、空腹血糖、游离脂肪酸、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水平。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AS185抑制了高脂高糖诱导的核因子κB蛋白的活化、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蛋白的表达,抑制炎症通路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乳酸片球菌AS185通过激活肝组织中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yl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表达,提高磷酸化AMPK和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蛋白表达,并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蛋白的表达,调节脂类代谢通路。结论:乳酸片球菌AS185通过激活TLR4-MyD88-NF-κB通路,降低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的水平,并通过激活LKB1-AMPK信号通路,改善代谢综合征小鼠的血脂紊乱,调节高脂高糖饮食导致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澳洲坚果油(MO)富含单不多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棕榈油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脂多糖(LPS)构建小鼠肠道损伤模型,研究澳洲坚果油脂对肠道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MO组(2.5 mL/(kg·d))、LPS组(5 mg/kg)、LPS+MO组,检测小鼠空肠组织病理变化、抗氧化指标、Toll样受体4/细胞核转录因子(TLR4/NF-κB)基因炎性因子、空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凋亡及炎症通路关键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油改善了LPS诱导的小鼠肠道病理形态;与LPS组相比,LPS+MO组显著增强了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P<0.01),降低了丙二醛(MDA)水平(P<0.01);LPS+MO组TLR4和NF-κB mRNA转录水平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PS组;MO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肠道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P<0.01)。因此,澳洲坚果油具有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肠道损伤作用,与提高肠道抗氧化水平和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亚麻籽降鸡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鸡饲料中添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亚麻籽,观察其对鸡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影响,并与常规饲料组进行比较。选产蛋鸡20只,分为4组(对照组和添加低、中、高剂量亚麻籽组),喂养4个月,测定鸡血清中TC、TG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低、中、高剂量亚麻籽组鸡血清中TC均显著低于常规饲料组(P<0.05);高剂量组鸡血中的TG显著低于常规饲料组(P<0.05)。因此,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亚麻籽具有良好的降低血脂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3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 acids,PUFAs)饮食对小鼠肥胖程度及相关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健康小鼠分为高饱和脂肪酸饮食组、n-3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组和对照组,记录每周小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实验结束时用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增食因子A(orexin-A)、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 结果:n-3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组小鼠与高饱和脂肪酸饮食组小鼠相比,肥胖程度明显降低 (P < 0.05),血清的增食因子A 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血清的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P < 0.05),血清的脂联素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n-3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3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与饱和脂肪酸饮食相比,可抑制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耿超  卫莹  沈明花 《食品科学》2021,42(5):129-136
目的:探讨榆干离褶伞溶栓酶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炎性损伤。将HUVEC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榆干离褶伞溶栓酶(Lyophyllum ulmarium fibrinolytic enzyme,LUFE)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噻唑蓝法测定HUVEC存活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表达水平,采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HUVEC与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1,THP-1)的黏附作用。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HUVEC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以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通路中主要蛋白(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activated kinase 1,TAK1)、磷酸化TAK1(phosphorylated TAK1,p-TAK1))的表达和活化情况。结果:LUFE能够抑制LPS所诱导的HUVEC培养上清液LDH、TNF-α、IL-6、E-选择素和MCP-1水平的升高,降低细胞ICAM-1表达水平并减弱HUVEC与THP-1的黏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LUFE各剂量组TLR4、MyD88、p-TAK1/TAK1、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JNK、p-p38/p38、p-NF-κB/NF-κB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LUFE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MyD88/TAK1/NF-κB信号通路及MAPK通路,进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CA)是花青素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本实验利用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C57BL/6J小鼠肝脏炎症,通过灌胃100 mg/(kg mb·d)PCA研究其对小鼠肝脏的保护效果,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研究其潜在机制。体内研究结果表明,PCA干预12 周后,可显著降低HFD诱导C57BL/6J小鼠的体质量和肝脏脂肪含量;血清和肝脏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体外转录组测序及原代肝细胞和肝脏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PCA可显著降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然后通过下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的磷酸化抑制炎症因子(如IL-6)的表达。综上,PCA可有效改善HFD诱导的肝脏炎症,其可能是通过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海参蒸煮液(SCCL)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的预防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5%乙醇灌胃诱导急性胃溃疡小鼠模型;评估小鼠胃组织形态、计算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病理变化;测定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相关生化指标,评估SCCL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采用qRT-PCR法测定胃组织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CCL组胃溃疡指数、胃黏膜细胞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胃组织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趋于正常水平,并下调了MAPK/NF-κB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海参蒸煮液可通过保护小鼠胃黏膜,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炎症水平等方面来预防保护酒精诱导的急性胃溃疡。  相似文献   

12.
探讨槲皮素干预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结肠组织炎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低脂对照组(low-fat diet, LF)、高脂喂养组(high-fat diet,HF)、高脂喂养+槲皮素干预组(50 mg/kg·BW,HF+Q)。槲皮素干预的给药方式为灌胃给予,每天灌胃1次,持续20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结构,ELISA试剂盒检测肠内容物中脂多糖(LPS)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结肠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检测槲皮素干预对TLR4/NF-κβ信号通路的影响。槲皮素干预显著减少肥胖小鼠的体重增加(p0.05),修复结肠组织形态学上的损伤,能够显著降低LPS含量至5.04 ng/mL(vs HF组:7.01 ng/mL,p0.05),分别抑制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39.04%)、IL-1β(17.73%)和IL-6(25.47%)的蛋白表达,以及抑制TLR4/NF-κβ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提示,槲皮素对肥胖小鼠结肠组织炎症具有改善作用,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TLR4/NF-κβ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CK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本试验通过建立T2DM大鼠模型,记录大鼠空腹血糖值(FBG),灌胃8周后进行口服糖耐量(OGTT)测试,检测血清中相关指标,肝组织匀浆中相关指标以及四种炎性因子的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肝组织病变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人参皂苷CK组能够显著的降低T2DM大鼠的FBG水平(P<0.05),恢复其糖耐量水平,显著提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水平(P<0.05),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二醛(MDA),四种炎性因子以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细胞核因子(p65)和大鼠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恢复肝组织形态结构。结论:人参皂苷CK能够通过降低炎症以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T2DM大鼠的肝损伤情况,并调控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旨在观察海兔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从内毒素介导的Kupffer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角度探讨海兔素可能的保肝机制。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和海兔素干预组。其中,酒精模型组和海兔素干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8 g/(kg mb·d)乙醇2周后,再给予12 g/(kg mb·d)乙醇6周。海兔素干预组在给予乙醇前1h,灌胃给予海兔素150 mg/(kg mb·d),持续8周。末次灌胃后,禁食不禁水12 h,处死大鼠。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肝组织超微结构观察,采用酶学实验检测肝脏损伤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采用显色底物鲎试剂盒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采用门静脉胶原酶Ⅳ原位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大鼠原代Kupffer细胞。采用墨汁吞噬试验评价Kupffer细胞吞噬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Kupffer细胞中CD14、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测定Kupffer细胞中TLR4、MyD88、NF-κB p65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Kupffer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结果显示,海兔素补充可减轻乙醇引起的肝组织损伤,降低肝脏损伤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海兔素补充可减少血浆内毒素含量(P0.05),有效恢复Kupffer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降低Kupffer细胞中TLR4及其下游CD14、TLR4、MyD88、NF-κB p65等相关蛋白表达水平(P0.05),并使TNF-α和IL-1β等炎性因子释放受到抑制(P0.05)。结果表明,海兔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海兔素抑制内毒素介导的MyD88依赖性TLR4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火龙果皮发酵物(Fermented Hylocereus undulatus peel, FHP)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通过干酪乳杆菌CICC20280发酵火龙果皮,制备FHP。采用50、100、200、400、800μg/m LFHP处理RAW264.7细胞,噻唑蓝比色法确定FHP细胞毒性。在此基础上,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及FHP处理组,格里斯试剂法、DCFH-DA荧光法和ELISA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含量;RT-PCR检测NF-κB通路的信号转导元件TLR4/My D88/NF-κB及下游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FHP作用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400μg/m L。与LPS组相比,FHP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p0.05)抑制细胞分泌NO、ROS、TNF-α、IL-1β、IL-6,平均抑制率76.40%、提高IL-10浓度,提高率达173.72%,同时极显著(p0.01)下调TLR4、My D88、NF-κB及TNF-α、IL-1β、IL-6的表达。综上可知:FHP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具有缓解作用,其抗炎活性通过抑制促炎介质并提高抑炎因子的水平实现,机制与沉默NF-κB通路的信号转导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干预6 w,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形态,检测血脂水平、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研究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血脂异常,降低血清cTnI和心肌TNF-α水平,上调心肌SIRT1蛋白质表达,下调心肌NF-κB和Ac-NF-κB蛋白质表达,减轻心肌组织受损程度,其中联合干预效果最佳。结果显示6周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细胞炎症水平,缓解心肌损伤,其可能与调节SIRT1/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南极磷虾油对脂多糖所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选取32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多糖组)、南极磷虾油干预组和鱼油干预组.前两组灌胃橄榄油,后两组分别灌胃400 mg/kg(以体重计)以橄榄油为溶剂稀释的南极磷虾油或鱼油,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后,正常组小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注射10 mg/kg(以体重计)脂多糖,6h后处死小鼠.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小鼠血清和小肠中二胺氧化酶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紧密连接蛋白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和一氧化氮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油预防性干预能显著抑制脂多糖所致小鼠小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的降低;下调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提高小肠二胺氧化酶活性,增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水平;抑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和一氧化氮含量升高,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以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南极磷虾油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预防脂多糖所致肠黏膜屏障损伤,且其效果优于传统鱼油.  相似文献   

18.
研究DHA单酰基甘油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及机制。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DHA单酰基甘油酯组)、阳性对照组(DHA三酰基甘油酯组和DHA乙酯组)5组。给药15 d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分析小鼠粪便细菌多样性。DHA单酰基甘油酯能显著降低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TG、TC和LDL浓度,而显著增加HDL浓度,改善酒精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性改变,而且DHA单酰基甘油酯对小鼠肝损伤改善效果优于DHA三酰基甘油酯和DHA乙酯。此外,DHA单酰基甘油酯能显著抑制酒精肝损伤小鼠肝组织TLR4、MyD88、NF-κB基因表达,对酒精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具有一定恢复作用。DHA单酰基甘油酯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探讨栀子豉汤对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甘草酸二铵阳性对照组(60 mg/kg)和栀子豉汤高、中、低(910、455、227.5 mg/kg)3个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采用50%乙醇(10 mL/kg)灌胃诱导小鼠ALD模型。持续14 d。检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水平;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同时检测血清中抗氧化因子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中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ucleotide oligomeric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3, 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 ASC)、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 NF-κB(P65)]、NF-κB(PP65)、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 IL-1β)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栀子豉汤各剂量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肝功能指标水平(P<0.05、P<0.01、P<0.001、P<0.0001);炎症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01、P<0.0001);血清中抗氧化能力提高显著(P<0.05、P<0.01、P<0.001、P<0.0001);病理切片结果表明,栀子豉汤能改善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NF-κB(P65)、NF-κB(PP65)、IL-1β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01、P<0.0001)。结论 栀子豉汤能改善ALD模型组小鼠肝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组织中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红枣多糖(Jujube Polysaccharides,JPS)对小鼠肠道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JPS低(150 mg/kg·bw)、中(300 mg/kg·bw)、高(600 mg/kg·bw)剂量组,连续灌胃28 d,第28 d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研究JPS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肠道派伊尔结数量、肠道免疫相关指标、肠道免疫细胞数量和肠道免疫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JPS能够保护小鼠肠黏膜的正常形态结构,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派伊尔结数量,增加肠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增强肠道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增加肠道免疫细胞的数量,下调肠道MyD88、NF-κB p65、IL-1β蛋白表达。结论:JPS对小鼠的肠道免疫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MyD88/NF-κB途径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