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酸汤子是一种由纯玉米发酵的传统特色美食,其口感与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酸汤子独特的口感及风味主要源于其丰富的微生物种类,优势菌属有乳酸菌和酵母菌,优势乳酸菌主要指是L.paracaseiR094、L.pentosus124-2、L.plantarumNBRC15891、L.curvatusDSM20019和L.paracaseiNBRC15889。将酸汤子中的优势乳酸菌与酵母菌复合发酵制作面包,不仅能够提升面包品质,降低面包的老化速度,还可以推动我国传统特色食品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酸汤面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从中分离出5株乳酸细菌,利用现代分析技术与经典分类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细菌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这5株乳酸菌分别为:戊糖片球菌、乳酸乳球菌、植物乳球菌、肠膜明串珠菌、德氏乳杆菌.并测定了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变化及各发酵阶段的主导菌相,最后得出适宜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3.
米糠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良好的生理功能,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高速发展,米糠油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米糠油在精炼过程中的脱胶油、碱炼油、脱色油、脱臭油中铅、砷、铜、铁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精炼工序的逐步进行,米糠油中的重金属总含量不断减少,最终成品米糠油中重金属含量尚未对米糠油食用安全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果梅腌制过程中铝的迁移规律。方法 采用聚乙烯容器为腌制容器,腌制4种不同铝含量果梅,对比腌制前、后铝含量变化;研究真实腌制液在水泥制腌制容器中浸泡铝的迁移规律;模拟人工污染腌制液向腌制果梅中迁移,动态监测铝含量变化。结果 4种果梅铝本底含量分别为23.2、44.7、81.2、148.7 mg/kg,采用聚乙烯容器腌制,腌制前、后各组间梅坯中铝残留量无显著差异(Z=-1.826, P=0.068),腌制过程中果梅中的铝向腌制液中迁移,迁移量与果梅中铝的本底含量成正相关(r2=0.996);水泥制腌制容器在真实果梅腌制液(总酸5.4 g/100 g,氯化钠27%)浸泡36 d,腌制液中铝含量增幅达131.8 mg/kg; 4种腌制果梅分别在铝含量45.1 mg/kg和135.7 mg/kg人工污染腌制液浸泡60 d,铝的最大迁移量分别为40.5 mk/kg和78.4 mg/kg,迁移量与果梅中本底铝的含量呈负相关(r2>0.986)。结论 开展果梅蜜饯中铝污染来源调查和风险控制时,应充分考虑果梅在实际腌制过程中铝从水泥制腌制容器迁...  相似文献   

5.
酸汤子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民族传统食品,深受满族及东北人民的喜爱。多样的微生物在酸汤子玉米面团的营养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满族传统发酵食品酸汤子面团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仍不明确。以不同地区采集的酸汤子玉米面团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探究了酸汤子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在9份酸汤子面团中共鉴定出14种真菌,分别为Saccharomyces castellii、Geotrichun candidum、Simplicillium lanosoniveum、Rhizochaete sulphurosa、Guehomyces pullulans、Debaryomyces hansenii、Fusarium culmorum、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Oryza lonqistaminata、Geotrichun fraqrans、Galactomyces candidum、G.geotrichum、Geotrichum sp.和Galactomyces sp.。鉴于S.castellii在多数样品中被检测,推测其为酸汤样品中真菌的优势发酵菌种。鉴定出4种细菌,分别是Bacillus pumilu、Lactobacillus tucceti、L.plantarum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由于W.paramesenteroides在多数样品中被检测出,推测其为酸汤样品细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6.
玉米穗腐病不仅会造成玉米减产、籽粒品质降低,还会产生真菌毒素污染谷物,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选用智能真菌毒素消减机对不同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的玉米进行柔性擦皮处理,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处理前后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污染水平玉米(DON≤1 000μg·kg-1、ZEN≤200μg·kg-1)经真菌毒素消减机处理,每处理1次真菌毒素的脱除率达到15%~30%;高污染水平玉米(DON> 2 000μg·kg-1、ZEN> 500μg·kg-1)经真菌毒素消减机处理,每处理1次真菌毒素的脱除率仅达到10%~20%。表明智能真菌毒素消减机能够去除玉米籽粒表面的真菌毒素,玉米加工过程可选用合适的清理工艺,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玉米的安全卫生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一是重金属的污染、二是药剂残留、三是苯并芘污染、四是真菌毒素的侵染。在粮库中长期存储的玉米在贮藏期间质量变化可分为内因的陈化与外因的霉变。其中霉变引起的真菌毒素感染是对玉米品质危害最大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霉变后能够产生的四种主要真菌毒素的特点及产生条件。通过减少玉米籽粒的破损、控制水分、分类储存等手段来预防玉米霉菌的生长。通过对霉菌活性、霉菌数量和类群、粮温、粮堆气体成分变化、玉米品质指标的理化及微生物的检测等手段来监控和判定玉米品质的变化情形。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定式热解炉直接热解烟煤产生热解焦,研究煤热解过程中17种有害微量元素的迁移规律.通过改变煤样热解终温和热解时间,研究热解终温和热解时间对煤焦中17中有害微量元素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热解时间和热解终温对煤热解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均有影响,其中,热解温度对元素迁移的影响更大;(2)微量元素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煮制过程中锅具铅、镉的析出和汤料(煮制用水)中的铅、镉向食材迁移的情况。结果表明,煮制时锅具和汤料中的铅、镉都存在迁移。粗陶瓷锅的铅、镉析出量最大,分别为2.064、0.278μg/L,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安全风险性较低。猪肉、香菇、小青菜和萝卜4种食材在铅、镉含量为9.27、4.51μg/L(限值为10、5μg/L)的水中煮制60 min,汤料中铅、镉向食材中迁移的量均达到70%以上,铅最高达到91.0%,镉最高达到89.4%,煮制后食材中铅、镉含量存在超出限值的现象。通过研究结果可知煮制用水中的铅、镉会对食材造成铅、镉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中的真菌毒素在酒精生产过程中富集到了DDGS饲料中,对动物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主要对真菌毒素降解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酒精生产企业提供降解真菌毒素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玉米的安全卫生主要受四大方面影响。一是重金属的污染、二是药剂残留、三是苯并芘污染、四是真菌毒素的侵染。在粮库中长期存储的玉米在贮藏期间质的变化可分为内因的陈化与外因的霉变。其中霉变引起的真菌毒素感染是对玉米品质危害最大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霉变后能够产生的四种主要真菌毒素的特点及产生条件。通过减少玉米籽粒的破损、控制水分、分类储存等手段来预防玉米霉菌的生长。通过对霉菌活性的检测、霉菌数量和类群的检测、粮温的检测、粮堆气体成分变化的检测、玉米品质指标的理化及微生物检测等手段来监控和判定玉米品质的变化情形。  相似文献   

12.
干燥是挂面生产的重要环节,然而干燥工艺优化和设备设计等还缺少相应的科学依据和标准规范。本文以食品水分分析技术平台为试验手段,设计了不同条件下的挂面干燥试验。通过测定挂面干燥过程中的干燥动力学曲线,分析干燥条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含水率及干燥速率的影响;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系统(NMI20-030H-I)测定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横向弛豫时间(T_2)和质子密度加权像,分析挂面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和水分分布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挂面干燥过程中的湿热传递数学模型,观察挂面干燥过程中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上述研究结果系统地展现挂面干燥过程水分的迁移规律,挂面干燥过程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挂面干燥条件和控制参数的关系。这些结果将为干燥工艺优化和干燥过程智能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HS-SPME-GC-MS技术对贵州米酸汤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理化指标及主成分分析,探究其风味品质的变化。研究发现贵州米酸汤的风味物质组成丰富,发酵过程中共计检出10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酸、酯类是主体物质;米酸汤挥发性成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发酵时期对挥发性组分影响不一。发酵0~1d为米酸汤发酵的初期,风味成分变化显著,酸、酮、醛、呋喃类物质降低,醇、酯类物质增加,总相对含量从83.941%增加到96.716%;发酵1~10d为米酸汤发酵的产酸阶段,风味成分组成稳定,仅出现1.322%增减幅度;发酵10~15d为米酸汤风味的成型阶段,酮、呋喃、烃、酚、醛、醇及酸类物质的含量明显提高,各物质复合形成米酸汤的独特风味。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醛类、酸类、酯类、酮类、呋喃类物质对发酵10d及15d的米酸汤影响较大,酚类、醇类、烯烃类、烷烃类物质对发酵0d及1d的米酸汤影响较大,各阶段米酸汤的风味品质差异显著,发酵15d的米酸汤风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红酸汤不但是独具贵州民族特色的酸味调味品,而且其中的番茄红素还具有很好的健康效应,不少研究表明食品加工过程会影响番茄红素的构型进而影响其生物活性,因此文章对红酸汤烹调过程中全反式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人们生活中最常采用的烹调方式(大中小的烹调火力顺序)且不加或者少加盐导致红酸汤中的全反式番茄红素含量降低最多,减少的全反式番茄红素可能转变为了顺式番茄红素,可能是最具健康效应的烹调方式。  相似文献   

15.
按照金属三片罐的实际生产工艺,跟踪研究了制罐内涂、外涂、彩印、上光、罐内补涂以及全喷工序过程的中间品,各自相应内壁涂膜中9种双酚物向3%(m/v)乙酸和10%(v/v)乙醇模拟液中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双酚F二环氧甘油醚及其衍生物在两种模拟液中都未检出;而双酚A-(2,3-二羟丙基)甘油醚和双酚A-双(2,3-二羟丙基)甘油醚在两种模拟液中均有迁出;10%乙醇中还检测到双酚A二环氧甘油醚及其他衍生物。在10%乙醇体系中,迁出的双酚物在全喷后增加显著。3%乙酸体系中,迁出的双酚物在补涂和全喷后增加明显。结果表明补涂与全喷这两个工艺对三片罐的食品安全性造成潜在影响,可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赭曲霉毒素A(OTA)是葡萄酒中常见污染毒素,本研究旨在探明葡萄酒酿造过程中OTA含量的变化规律.对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5个工艺环节取样分析,采用C18固相萃取柱(C18-SPE)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各样品中OTA含量.结果表明,葡萄样中OTA含量为6.2 μg/kg、榨汁样中为0.7 μg/kg、浸渍样中为1.79 μg/kg、除皮渣样中为0.59 μg/kg、酒样中为0.06 μg/kg;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OTA主要来自于酿酒葡萄,在浸渍过程中OTA含量会有所升高,但大部分OTA会随着皮渣被除去,最终可使葡萄酒中的OTA含量降至很低.  相似文献   

17.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猪肉冷却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低场核磁弛豫时间和低场核磁成像技术,研究在模拟冷库环境条件下,风循环冷却和雾化喷淋冷却过程中猪肉水分迁移规律。方法:选择宰后2 h内的整条带皮猪背最长肌(通脊)10条,沿肌肉走向垂直方向分切成4份14 cm×10 cm×6 cm的肉块,其中2份保留猪皮及皮下脂肪(带皮组),另2份则去除猪皮及皮下脂肪(不带皮组),带皮组和不带皮组肉块分别放入风循环冷却和雾化喷淋冷却的模拟冷库中进行冷却,并于0.0、1.5、3.0、4.5、6.0 h和7.5 h进行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_2)和低场核磁成像测定,同时记录肉块质量变化。结果:风循环冷却过程中猪肉中结合水峰面积A_(2b)和结合水占猪肉中总水分的百分比P_(2b)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不易流动水t_(21)显著降低(P0.05),自由水A_(22)、P_(22)也显著降低(P0.05);而在雾化喷淋冷却过程中,结合水A_(2b)、P_(2b)和不易流动水t_(21)、A_(21)、P_(21)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自由水A_(22)、P_(22)则显著降低(P0.05)。带皮猪肉和不带皮猪肉在冷却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变化过程相同,但水分损耗存在差异。结合图像分析,在冷却过程初期,猪肉干耗主要是自由水的损失;而冷却后期,猪肉干耗则主要是部分不易流动水的损失。雾化喷淋冷却通过补充外源水,来减小猪肉内部和外表的水势差而抑制不易流动水由内向外迁移,可有效降低冷却干耗。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不同质量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3种真菌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种真菌毒素含量与生霉粒含量和杂质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玉米中3种真菌毒素含量并没有呈现同时增加或降低的趋势;新玉米中3种真菌毒素远低于储藏3个月后的陈玉米;东北玉米中3种真菌毒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山东玉米。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白酒生产为研究对象,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法)分别对白酒发酵程度、输贮酒器材、过滤方式、贮存时间与温度等对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含量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程度的推进,DBP、DEHP的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输贮酒用塑料制品对PAEs含量有一定影响;活性炭对PAEs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活性炭剂量越大,对PAEs吸附力越大,但活性炭过滤次数对PAEs的去除影响并不明显;贮存时间延长与温度升高,PAEs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模拟试验条件下,PET和BSB材质塑料制品迁移量明显不同。因此,设备选型与生产管理是控制PAEs的两大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0.
明确大豆油精炼过程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风险成分的迁移规律,以便于食品中PAHs的风险防范和控制。通过对大豆油精炼生产中脱胶油、脱酸油、脱色油、脱臭油和对应加工助剂磷酸、烧碱、活性白土以及精炼副产物油脚、皂脚、废白土、脱臭馏出物样品中PAHs组分含量的检测,分析PAHs在大豆油精炼生产中的迁移规律。结果显示:大豆油精炼用加工助剂中均含有PAHs,磷酸、烧碱和活性白土中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含量分别为0.95、1.84?μg/kg和0.71?μg/kg,欧盟限量控制的4?种PAHs(PAH4)(苯并[a]蒽、?、苯并[b]荧蒽和BaP)含量为2.81、16.81?μg/kg和8.85?μg/kg,美国优先控制的16?种PAHs(PAH16)含量为26.18、112.61?μg/kg和111.85?μg/kg;在大豆油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蒸馏脱臭过程BaP的脱除率分别为7.57%、23.57%、91.65%,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吸附脱色、蒸馏脱臭过程PAH4的脱除率分别为15.93%、10.41%、19.31%、50.91%,PAH16的脱除率分别为15.45%、11.59%、6.66%、52.99%;大豆油精炼副产物油脚、皂脚、废白土、脱臭馏出物中BaP含量分别为0.45、0.90、0.52、12.49?μg/kg,PAH4含量分别为10.14、7.39、9.69、300.50?μg/kg,PAH16含量分别为261.60、434.49、156.29、2?775.15?μ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