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采矿的再吸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指出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过程中稀土离再吸附现象,探讨了浸析过程中稀土离子的解吸与再吸附机理,分析了原地浸析采场稀土离子再吸附产生的原因和不恰当的注液方法对原地浸地采矿的影响,并介绍了解决浸析过程中稀土离子再吸附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析采矿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离子型稀土矿用原地浸析采矿开采时进行室内模拟浸析试验的原矿采集与加工、试验装置、试验内容、论述和分析了试验情况,得出了对该类 原地浸析开采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矿原理,确立了其工艺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对于推广应用中得重视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化学提取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化学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化学提取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原地浸矿工艺的完善、稀土母液中稀土离子的沉淀率的提高及沉淀过程中稀土晶体颗粒尺寸的控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边坡稳定性进行预测,首先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边坡特征,分别选取表土层和全风化矿层的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原地浸矿注液强度等7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其次利用响应面法原理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与某稀土边坡实例,结果该模型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边坡稳定性预测精度高,且符合工程实例,说明了响应面法可应用于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硝酸盐在地浸采铀中的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铀矿的原地浸出开采中,人们普遍采用氧(O2)或过氧化氢(H2O2)作为溶浸氧化剂,用氯化钠溶液作为饱和树脂淋洗剂,但用氧作为氧化剂需要加压系统。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则存在过氧化氢易分解的问题,它们都使生产成成本降不下来,为了寻找一种既有效又廉价的氧化剂以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从热力学理论的角度分析,硝酸盐作为溶浸氧化剂的可能性,并通过试验研究,硝酸盐作为溶浸氧化剂的条件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硝酸盐溶液能满足原地浸出采铀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酿酒米浆水循环利用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硅藻土,活性炭为吸附剂对传统黄酒酿造生产的酸度在6.0g/L左右的米浆水进行吸附澄清处理的工艺。通过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米浆水澄清的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最适工艺条件下,即当用石灰乳调米浆水pH为8.0,硅藻土加量为6.0g/L,活性炭加量为8.0g/L,静置吸附时间为30min时,处理后米浆水的透光度可达85.0%。通过米浆水澄清循环浸米七次,酿酒七次及从米浆水中回收的有机物酿酒七次,并与自来水浸米酿酒对比,从而表明,米浆水澄清循环浸米可以缩短浸米时间,米浆水酸度提前到达。酒样指标与《黄酒》国标GB/T13662-2000和《绍兴酒》国标GB17946-2000完全相符。米浆水澄清循环浸米水的回用率约为70%。  相似文献   

8.
乙醇室温浸提法提取黄芩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水煎煮法、乙醇回流法、乙醇室温浸提法对黄芩总黄酮得率和纯度的影响。确定乙醇室温浸提法的工艺条件为:50%乙醇室温浸提3次,每次24h;酸沉温度40℃;酸沉pH为0.5。该工艺稳定性好,黄芩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7.68%。  相似文献   

9.
布液浸出技术是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浸出效果的优劣与布液是否均匀和浸出操作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围绕矿堆的产状和物理特征、矿石浸出性能,并结合原地爆破浸出实践,对布液原地爆破浸出工艺布液方法选择和浸出过程控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C-2000铬鞣剂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C—2000铬鞣剂媒制汉口路山羊皮生产服装革的工艺条件,对比了不浸酸鞣制和常规浸酸鞣制两种工艺所得革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浸酸铬鞣法相比,采用C—2000铬鞣剂及相应工艺鞣制的蓝湿革与成革的某些性能得到了提高,可以省去浸峻工序,简化工艺操作,减少酸和盐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水煎煮法、乙醇回流法、乙醇室温浸提法对黄芩总黄酮得率和纯度的影响。确定乙醇室温浸提法的工艺条件为:50%乙醇室温浸提3次,每次24h;酸沉温度40℃;酸沉pH为0.5。该工艺稳定性好,黄芩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7.68%。  相似文献   

12.
米糠中提取菲丁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米糠中提取菲丁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酸浸时间、酸浸次数、酸浸pH值、液料比、中和pH值、静止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皮革化工厂硫酸化生产中的盐析酸水进行制革浸酸,经过中试及工业化应用表明,盐析酸水用于漫酸可简化制革工艺,制得皮革成品质量稳定。盐析酸水的综合再用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大大地减轻了因直接排放而造成的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水牛沙发革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要达到模仿黄牛皮沙发革的特点,认为在浸水、浸灰、软化、浸酸以及复鞣加脂工艺的化料选择及控制上,对成革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原地浸矿工艺中单孔注液流量,开展5组单孔注液现场试验,获得不同注液流量下孔内水头及影响半径的实测数据。假设孔周湿润体近似为椭球体,取饱和度Sr=80%等值面围成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将单孔注液稳渗过程等效为以孔内水头及Sr=80%等值面上基质吸力为驱动力的入渗问题,建立单孔注液稳渗流量计算模型,利用试验结果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原地浸矿单孔注液孔周等效水力梯度随孔内水头的变化较小,对于砂土类矿体可取平均值为5.62;单孔注液稳渗流量与孔内水头近似呈线性关系,模型误差绝对值在12%以内,表明单孔注液稳渗流量计算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纳米TiO_2整理织物的自清洁性能,首先使用自制的宽光谱响应型纳米TiO_2水溶胶通过浸染工艺整理涤纶织物,然后采用染料罗丹明B作为特定模拟污垢,定量化考察了纳米TiO_2水溶胶添加量和染料浓度对整理织物自清洁性能的影响,并与浸轧整理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纳米TiO_2水溶胶通过浸染工艺能够制备具有优良自清洁性能的整理涤纶织物,提高纳米TiO_2水溶胶添加量不仅能够增加纳米TiO_2粒子在涤纶织物表面负载量,而且能够对吸附于表面的染料、咖啡和酱油等实现自清洁效应,其对3种污渍最终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4%、57.14%和70.06%.此外,浸染法制备的纳米TiO_2整理涤纶织物比浸轧法具有更好的自清洁性能.  相似文献   

17.
煤矸石中Al2O3等成分的酸浸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在实验室500ml酸浸装置上进行了煤矸石中Al2O3等成分的盐酸酸浸分离试验,考察了煤矸石性质,工艺条件对其中Al2O3等成分浸出率的影响,结果发现Al2O3等成分浸出率不仅与煤矸石中化学成分有关,而且还与其矿物纽分有关。较佳分离效果的工艺条件为熔烧温度600~800C,焙烧时问15~75min;酸浸温度100~110℃,酸浸时间90~120min。  相似文献   

18.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热浸镀锌、电镀锌和机械镀锌三种主要锌镀工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与治理,认为机械镀锌对环境危害最小,热浸镀锌次之,电镀最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自然通气状态下浸深比对半浸桨水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求解RANS方程模拟标准模型841B的流场同时结合VOF方法和滑移网格技术建立了可靠的数值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浸深下SPP-1桨的水动力特性。分析了不同浸深下半浸桨的敞水性能、力的脉动特性以及尾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半浸桨的通气状态与浸深比、进速系数密切相关。在非全浸工况下,推力和扭矩均是随进速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全浸工况下与常规桨类似。浸深与通气状态对半浸桨受力的脉动特性影响很大。浸深增加,尾流场更加均匀。尾流场中速度分布在自由液面处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20.
以从麦芽表面分离和筛选出的乳酸菌作为实验菌种,研究了接种量、接种时间、浸麦温度、浸麦工艺和发芽工艺对成品麦芽麦汁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芽表面分离和筛选出的乳酸菌S32-3初步鉴定为植物乳酸菌,乳酸菌的最适接种量为105个/g绝干大麦,最适接种时间为第一次浸麦开始。浸麦温度为20℃,浸麦工艺为浸4断18浸5断3;发芽工艺为20℃、24h,18℃、24h,16℃、24h,14℃、24h,制得乳酸菌麦芽的麦汁浊度下降了2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