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类球形聚丙烯催化剂PC-1工业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万t/a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PP)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类球形PC-1催化剂的应用试验,并与装置现用工业催化剂DJD—Z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PC-1的操作性能良好,动力学过程平稳,聚合反应控制温度、压力均略高于催化剂DJD—Z;在单釜产量接近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可相应缩短0.5h,单釜转化率则高出2.5个百分点;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其活性为43.05kg/g,与DJD—Z的活性(42.85kg/g)相当;PP产品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质量要求,整体性能略优于催化剂DJD—z生产的产品,细粉(小于80目的颗粒)含量比用催化剂DJD—Z生产的产品低2.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DQ-2球形高效催化剂在间歇式液相本体聚丙烯生产装置上进行应用试验的情况,从聚合物反应特性、催化剂活性、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与DQ-1非球形高效催化剂的生产数据和产品质量进行了比较,得出了DQ-2球形高效催化剂是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操作性较好的高效聚丙烯催化剂,生产出直径1 ̄5mm球形颗粒的聚丙烯产品,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5.
6.
简要叙述了聚丙烯主催化剂聚合配制过程,介绍了影响主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提出了控制主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溶液结晶法得到的全新球形丙烯聚合BHC催化剂,通过间歇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丙烯聚合物,利用粒径分布测试、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等规指数测定及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等方法考察了BHC催化剂的性能,并与参比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工艺配方,可灵活制备粒径范围为3~80μm的球形BHC催化剂。BHC催化剂粒子呈球形,粒子强度高、不易破碎,细粉含量低,所得聚合物粉料中几乎没有细粉。BHC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活性衰减慢、氢调敏感性好等特点,在多釜串联的工业聚合装置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助催化剂三乙基铝(TEA)加入量及H2加入量对丙烯聚合催化剂PC-1催化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并与同类工业催化剂N和CS-1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0℃时催化剂PC-1的活性最高,为32.0 kg/g;随TEA加入量的增大其活性亦逐渐提高;H2可有效调节催化剂PC-1的活性及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与催化剂N和CS-1相比,催化剂PC-1的各项物性和其相近,且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PC-1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立构规整能力,所得聚合物颗粒细粉(大于80目)质量分数仅为0.62%。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75 kg/h聚丙烯中试装置上进行了进口Basell ZN 111-4催化剂的聚合反应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ZN 111-4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和氢调敏感性,产品的等规度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催化剂活性释放平稳,抗杂质干扰能力较强。在催化剂流量和质量浓度分别为0.18 mL/min及100 g/L,n(氢气)/n(丙烯)为0.004,m(三乙基铝)/m(给电子体)为1.08的工艺条件下,当丙烯的含水量为3.54 mg/L时,ZN 111-4催化剂的活性[m(聚丙烯)/m(催化剂)]高达31 480。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减少聚丙烯(PP)产品的细粉含量,确保PP装置的稳定运行,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试用了Basell公司ZN111—4催化剂。结果表明,与装置沿用的ZNM1催化剂(生产均聚PP产品(牌号T38F)时使用)和ZN118催化剂(生产共聚PP产品(牌号SP179)时使用)相比,使用ZN111—4催化剂生产这2种PP产品,催化活性可提高15%以上;生产T38F时外给电子体消耗量可降低5%,生产SP179时外给电子体消耗量可降低33%;PP粉料产品的平均粒径较小,但粒径小于300μm的细粉含量相当;共聚性能与ZN118催化剂相当。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为原料,CS-Ⅰ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分别以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C)、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D)及二者混合物或烷氧基硅烷(SED 2530)为外给电子体,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4.0 MPa,物料平均停留时间为1.1~1.5 h的条件下,制备了聚丙烯(PP)粉料;将其与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及硬脂酸钙混合造粒,制备出了PP树脂。结果表明,由SED 2530制备的PP树脂熔体流动速率、等规度、热变形温度和结晶温度依次为4.099 g/min,99.5%,118.3℃,123.3℃;此外,其弯曲应力为1 826 MPa,拉伸屈服强度为38.1 MPa,均高于由其他几种外给电子体制备者,表明以SED 2530为外给电子体的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氢调敏感性及更好的刚韧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15.
《石油化工》2016,45(12):1468
以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donor)、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IP)和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IB)4种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进行了预接触时间液相本体聚合研究。采用GPC,DSC,13C NMR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热性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分子序列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时延长DQC催化剂与助催化剂三乙基铝和外给电子体的预接触时间,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降低;得到聚合物的等规指数升高,熔体流动指数下降,细粉含量增加。表征结果显示,聚合时延长DQC催化剂的预接触时间,得到的聚合物的Mn和Mw均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熔融焓,结晶温度、结晶焓等热性能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合物的全同立构三单元组mm和五单元组mmmm均增加,说明预接触时间延长可提高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