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MS的利与弊     
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给传统电信网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信运营商现在关注的是成本控制、商务模式、技术/业务创新以及业务的市场导入期。这便要求传统垂直的业务网络向水平网络转移,能够快速、灵活地提供融合业务。IMS助运营商成功转型日前,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核心网技术演进”的研讨会,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王晓云在演讲指出,IMS实现接入技术、内容和应用的融合,能够帮助电信运营商成功转型。首先,使用IMS网络,运营商将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这些应用涉及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可以互相启动和调用,从而提供更丰富…  相似文献   

2.
电信运营商IMS部署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电信业务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运营商选择IMS的必要性,分别从网络演进和业务驱动2方面阐述了电信运营商部署IMS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王亚晨 《电信科学》2007,23(3):53-56
本文阐述了IMS业务引擎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进展,介绍了IMS典型业务引擎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结合一种基于IMS业务引擎的组合类业务实例,分析了IMS业务引擎对IMS业务发展的助力作用,最后探讨了电信运营商发展IMS业务引擎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VoLTE终端的逐渐成熟,基于IMS的VoLTE语音业务成为电信运营商应对OTT语音业务、发展RCS业务的关键所在,同时IMS网络的建设又存在升级改造固网IMS网络、单独新建IMS网络两种建设方案,本文分析了两种方案下VoLTE核心网CSCF、HSS、SBC、MMTEL、ENUM/DNS、MGCF、DRA、MME、PCRF、PGW、eNODEB等主要网元的建设方案,同时也对电信运营商采用何种IMS网络建设方案承接VoLTE语音业务给出了相关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IMS(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大规模的建设,IMS网络的组网、技术和业务提供能力等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彩铃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项增值业务,不仅为固网、C网用户提供,同时也为IMS用户提供.对IMS用户彩铃和现网用户彩铃业务的融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五种不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彭宇  黄玲 《移动通信》2007,31(9):15-18
文章着重分析了IMS给移动运营商带来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包括IMS对移动运营商企业转型的影响、对IP接入网的发展思路影响以及IMS业务运营模式。尤其是从IMS业务体系架构的核心特点着手,通过与传统电信和互联网运营模式的比较,对未来电信业务IMS运营模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续合元 《电信科学》2007,23(3):60-62
IMS是当今电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已经在国际标准中被定义为NGN业务层的主要架构之一.未来NGN中如何使用和部署IMS,是电信运营商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对IMS是否支持窄带用户、IMS的语音业务、E.164到SIP-URI的解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永光 《电信技术》2014,(Z1):193-197
彩铃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项增值业务,不仅提供给固网、C网用户,同时也提供给IMS用户。通过对IMS用户彩铃和现网用户彩铃业务的融合进行探讨,提出5种不同解决方案,为运营商的业务组网商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以来,基于对新业务开发快速推广、优化网络结构及资源建设的需求,全球许多运营商积极联合设备供应厂商,共同推动IMS的开发。特别是2006年以来,不断有运营商开始试验和部署IMS网络的新闻,除Sprint、Cingular等移动运营商外,Verzion、at&t、英国电信、法国电信等等固网运营商及全业务运营商也开始试验与部署IMS。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应用是电信运营商和最终用户共同关注的领域,而基于先进电信技术的新一代电信业务网络将成为电信运营商在今后融合的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爱立信致力于推动固定移动融合的下一代多媒体电信的基础结构向前演进.IMS是实现丰富业务的技术基础框架之一.爱立信的IMS网络方案涵盖固定网络、宽带网络、电视网络,是一套最适应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演进的网络基础架构.最后介绍了爱立信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在全业务经营时代,采取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基础架构为企业提供语音专线接入已经开始部署,这是电信运营商为了更灵活为客户提供全业务接入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不同运营商接入资源不同,需要针对客户实现差异化的技术接入手段。结合电信运营商现有运维体系条件,提出了基于SLA的IMS语音专线接入解决方案,并针对该方案实际执行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商逐步成为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固网/移动网的融合、IP多媒体业务的提供逐步成为国内电信运营商网络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3GPP在Release 5版本所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其特点是采用SIP(会话初始协议)、接入无关性以及对IP多媒体业务的支持.IMS注定会成为电...  相似文献   

13.
张鹏 《通信世界》2010,(34):32-32
基于IMS网络提供的新一代融合业务已被电信运营商视为体现个性化、多样性的主要竞争手段,然而针对IMS网络的部署却涉及了设备终端、业务平台和运营支撑等各层面,《通信世界周刊》本期特邀运营商、设备商和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专家代表,就IMS网络对IT支撑系统的影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面向电信运营商的即时通信业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面向电信运营商的即时通信系统的技术体系及其所必需的6个功能模块;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建设和运营即时通信业务系统的基本思路,并在最后介绍了面向电信运营商的即时通信系统与3G网络中IMS域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无论是基于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需求,还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走向融合的趋势,都直接推动了电信网络业务与承载的分离。而以IMS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架构,正顺应了这种分离的趋势,是网络演进的目标架构。本文系统介绍了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并提出IMS网络建设方案,意在对全业务运营模式的验证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MS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统一的业务提供平台和网络融合的基础,基于IMS的固定移动网络融合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对其网络融合架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电信网技术》2008,(8):57-61
多媒体应用是所有电信运营商和最终用户共同关注的领域,而基于先进电信技术的新一代电信业务网络将成为电信运营商在今后融合的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爱立信致力于推动固定与移动融合的下一代多媒体电信的基础机构向前演进。最终用户和技术发展都在推动着更丰富和更友好的业务出现,IMS是实现丰富业务的技术基础框架之一。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IMS多媒体业务的灵活组合和定制机制》一文介绍了基于IMS机制和开放接口,灵活地组合出各种多媒体新业务,以及爱立信研究人员在这些技术方面所做的开发工作。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罗茜文 《移动通信》2006,30(4):114-114
在全球运营商进入企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机,IMS解决方案的成熟及商用可谓适逢其时。IMS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可以同时支持有线、无线等多种接入方式。同时,由于其应用层与网络控制层分离的技术特点,有利于运营商快速推出各种新业务,实现话音、数据及视频等多种业务的有机融合。朗讯科技网络方案部资深技术总监何其锐认为,IMS为转型中的运营商赢得市场提供了巨大机会。一方面,IMS能够实现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及无缝的通信方式,为运营商提高市场份额,实现所有潜在收入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当潜在市场逐渐增大时,IMS相对于点对点解决方案的优势将更加明显,IMS能够实现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及市场推出能力,有利于运营商快速抢占市场先机,最大化赢取市场利润。此外,IMS实现电信网与因特网的业务融合,基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覆盖、  相似文献   

19.
固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FMC)已成为通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基于IMS(IP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的网络融合方案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网络发展前景,因此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IMS热正席卷电信产业,将是未来大型电信运营商提供下一代IP业务的首选网络架构,正在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但同时,IMS在中国的发展也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运营商的引入策略、IMS的管制以及技术体制等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设备商和运营商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胡海波、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技术部张云勇三位知名专家,通过IMS技术进展篇、全球IMS产业链发展篇、IMS发展困扰与趋势篇、中国电信运营商IMS发展路线篇全面介绍IMS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信运营商在其全业务运营时如何进行网络和业务的融合已成为重要课题.简要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对核心网的两种架构--软交换和IMS(IP多媒体子系统)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对电信网络由PSTN(公用交换电话网)逐步演进到IMS的进程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