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别采用紫外线(UV)+甲基磺酸乙酯(EMS)、UV+氯化锂复合诱变灵芝原生质体,对高产胞外多糖的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UV+EMS最佳诱变条件为UV照射10s,EMS质量分数为0.06%,胞外多糖产量最高为2.95mg/mL,较原发菌株提高了49.75%;UV+氯化锂最佳诱变条件为UV照射20s,氯化锂质量分数为0.02%,胞外多糖产量最高为3.11mg/mL,较原发菌株提高了57.87%;2种诱变方式中,最佳诱变条件下,UV+氯化锂复合诱变所获得的胞外多糖产量较UV+EMS复合诱变的高5.42%。诱变株FE3第3、5代胞外多糖产量较原发菌株分别提高了40.10%、25.38%,诱变株FL10第3、5代胞外多糖产量较原发菌株分别提高了51.78%、30.96%,都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海洋细菌B1108,筛选出1株产胞外多糖较高的突变株B1108-1.该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通过培养条件优化,菌株B1108-1产胞外多糖达到498.87mg/100mL,较始发菌株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诱变剂氯化锂诱变赤灵芝原生质体,对高产三萜类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经0.3%氯化锂诱变后,原生质体致死率为72.8%,胞内、胞外三萜类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55.33mg/g和14.88×10-2mg/mL,比原菌株分别提高了461.72%和136.57%。第2代、第3代诱变菌株比原菌株胞内三萜类产量分别提高了483.05%和496.04%,胞外三萜类产量分别提高了158.66%和171.38%,诱变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一株从西藏雪莲中分离的产胞外多糖的嗜热链球菌(多糖产量343 mg/L)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和亚硝酸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诱变研究。用薄层色谱和苯酚硫酸法进行筛选,获得一株产糖能力较高的突变菌株(多糖产量459 mg/L),其多糖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3.8%,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虫夏草原生质体为材料,经紫外诱变获得了性状优于出发菌株的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诱变30s的8号菌株,生物量达到1.3445g/100mL,比出发菌株生物量提高55.16%;胞内多糖产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诱变30s的3号菌株,胞内多糖产量达到54.570mg/g,比出发菌株多糖产量提高52.9%;富硒能力较高的突变菌株是诱变30s的8号菌株,富硒量达到125.8μg/g,比出发菌株提高50.11%。由结果可知,原生质体诱变技术可以用于冬虫夏草的菌种选育。  相似文献   

6.
以一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6为出发菌株,利用氯化锂、紫外线进行诱变,通过实验证明氯化锂诱变剂量在1.2%时致死率达到82.4%,紫外线在照射30 s时致死率达到81.8%.利用氯化锂诱变谷氨酸棒杆菌S6,所得菌株D3的L-组氨酸产量为243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10.5%;以紫外线做诱变S6,所得高产菌株U1产量256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8.5%;以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S6,所得菌株N1产量为251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13.6%,结果显示,经紫外线与氯化锂复合诱变后的菌株N1产L-组氨酸的产量最高,比氯化锂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3.1%,比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产L-组氨酸量提高5.1%.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诱变剂氯化锂诱变赤灵芝原生质体,对高锗含量的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经0.3%氯化锂诱变后,致死率为72.8%。此时诱变菌株第4代锗含量达到最高,为174.88μg/g,比原发菌株提高了269.02%,第3代比第1、2代锗含量分别提高3.33%、0.80%,较原发菌株提高了281.30%,诱变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米酒乳杆菌BXR-5—3在不同紫外线照射距离和时间、不同浓度亚硝基胍以及紫外线、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等条件下分别诱变筛选和多糖含量测定,获得的胞外多糖产量最高诱变菌株的条件为紫外线照射距离为20cm,亚硝基胍的浓度为300μg/mL,处理时间为20min,其多糖的产量为339.0mg/L。  相似文献   

9.
红曲出发菌株Monascus ruber GM011 经紫外线(UV)、氯化锂(LiCl)、UV-LiCl 复合诱变、亚硝酸和硫酸二乙酯(DES)等诱变剂反复诱变处理,通过抑菌圈初筛,获得产桔霉素明显较出发菌株少的红曲诱变菌株15株,后摇瓶发酵培养,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初筛菌株发酵产物的进一步检测,有6株菌株产生正突变,其中3株具有较高的产Monacolin K能力,特别是诱变株W283的产量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53.1%,经5代培养后,Monacolin K 产量依次为395.1 mg/L、378.2 mg/L、385.3 mg/L、402.1 mg/L和383.7 mg/L,表明该高产菌株在遗传性状上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美味牛肝菌胞外多糖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美味牛肝菌胞外多糖的高产菌株进行了诱变选育。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是56 h菌龄的菌丝体,酶解温度31~35℃,酶解时间2 h,2%纤维素酶和蜗牛酶体积比1∶1,稳渗剂0.010 92 g/mL的甘露醇;原生质体产量是3.71×105个/mL,再生率是7.32%;15 W紫外灯30 cm处照射时间6 min,对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一株胞外多糖产量比原始菌株高30.40%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
蛹虫草高产胞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变获得高产胞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蛹虫草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UV)、化学诱变(LiCl)、复合诱变(UV-LiCl) 3种方式对蛹虫草孢子进行诱变;发酵检测存活菌株的胞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含量.结果:以胞外虫草素为指标,3种诱变方式的最大正突变率分别为化学突变(29.2%)>紫外突变(28.6%)>复合诱变(26.5%);以胞外多糖为指标,最大正突变率分别为紫外诱变(35.7%)>复合诱变(33.3%)>化学诱变(27.0%).紫外诱变突变株Z-5-1胞外虫草素产量达0.842g/L,比出发菌株高311%;紫外诱变突变株Z-4-7胞外虫草多糖产量达5.250g/L,比出发菌株高148%.在连续培养5代后,仍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紫外诱变能获得较高的蛹虫草正突变率,同时能获得高产虫草素、虫草多糖的突变株.  相似文献   

12.
刘刚  梁琪  宋雪梅  张炎 《食品科学》2019,40(20):136-143
嗜热链球菌Q4F8是通过诱变筛选获得的产胞外多糖突变株,为实现工业化应用,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胞外多糖产量。本研究以GM17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筛选试验、响应面优化中的Plackett-Burman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分析法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嗜热链球菌合成胞外多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值>培养温度>乳糖质量分数。其最佳工艺参数为pH 6.90、培养温度42 ℃和乳糖质量分数1.51%,且在该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91.47 m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3 倍。通过对原始菌株Q4进行复合诱变筛选及培养条件和培养基优化,使菌株胞外多糖产量显著提高(P<0.01),为该菌株和其他链球菌的工业化发酵提供参考,其胞外多糖具有较好抑菌能力,为功能性乳酸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3.
杜亚飞  包瑞敏  包智影  张智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8):110-116,129
为了提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维生素K2(VK2)的产量,以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SD-3为出发菌株,采用化学和物理的诱变方式,构建高产VK2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首先对纳豆芽孢杆菌SD-3进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和紫外诱变,以SD-3的致死率为诱变标准做单因素试验得到诱变条件。然后多次连续筛选并检测菌体发酵液中VK2的含量,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获得1株具有分枝酸-Trp/Phe/Tyr代谢途径,Phe-和Trp-合成缺陷的双重营养缺陷型VK2高产菌株PT-6;其VK2的平均产量达到40.23 mg/L,得到诱变条件为:紫外照射距离为25 cm,照射时间为50 s,2% DES,反应60 min;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64 mL,接种量3%,温度38℃,VK2含量最终达到51.23 mg/L。VK2的最终产量相较于初始菌株SD-3提高了134.35%。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辅助提取枸杞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志敏  芮汉明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7):220-223,227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枸杞多糖的微波辅助水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1.8min,液料比26∶1,枸杞粗多糖得率可以达到9.57%(w/w)。在此工艺条件下,微波提取枸杞多糖的DPPH.清除率比BHA低5%左右(0.1mg/mL浓度除外),但ORAC值及抗油脂酸败能力略高于BHA,总体来说抗氧化活性与水提多糖相近。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金耳子实体为原料,拟获取酶法辅助提取金耳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方案。以金耳多糖得率为指标,应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试验,探究果胶酶及纤维素酶复合酶添加量、提取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金耳多糖得率的影响,获得水酶法提取金耳子实体多糖最佳试验方案。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金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为20.50 mg/g,液料比为347:1 (mL/g),提取温度为52 ℃,提取时间52 min,在此条件下金耳多糖的得率为12.69%±0.52%。此法具有提取温度低、提取时间短、得率较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富硒量冬虫夏草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虫夏草菌丝体为材料,经原生质体诱变获得了生物量和富硒能力均高于出发菌株的无性型菌株。实验结果表明:经紫外线诱变的8号再生菌株的生物量和富硒能力分别是13.445mg/mL和125.8μg/g,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55.16%和50.12%。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树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培养基产糖量最高,树舌胞外多糖的产率为61.75mg/100 mL,胞内多糖的产率为0.51 mg/100 mL。树舌多糖纯化的最优纯化方案为:用1.5 g/50 mL活性炭进行脱色,按V(样品)∶V(三氯甲烷)∶V(正丁醇)=25∶5∶1的比例除蛋白,用1.5倍体积乙醇沉淀多糖。按优化的方案纯化树舌粗多糖,纯化后粗多糖中多糖的含量由21.6%上升为33.6%,多糖损耗率为52.7%。  相似文献   

18.
通过紫外线、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微波、微波和氯化锂复合4种诱变方法,对米曲霉GX-0010菌株进行了诱变,选育得到果糖基转移酶酶活高于GX-0010菌株的突变株8株,其中UVLi-3突变株的酶活最高,比GX-0010菌株高45.4%。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利用α-萘酚-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从罗汉果中筛选产胞外多糖的内生菌株,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株产胞外多糖的罗汉果内生菌株,编号为LHG-3,并被鉴定为韦德曼尼芽孢杆菌(Bacillus wiedmannii)。菌株LHG-3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为超级肉汤(TB)培养基,在此基础上,经优化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蔗糖2.5%、尿素1.2%、氯化钙0.4%、pH值7.0、接种量8%,在30 ℃条件下培养42 h后,胞外多糖产量达到(1.59±0.03)mg/mL,是优化前的1.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