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岩巷掘进准直眼掏槽爆破新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提高岩巷掘进速度,克服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的不足,根据岩石爆破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掏槽方法--准直眼掏槽方式。该掏槽方式突破传统掏槽设计,主掏槽眼稍微倾斜(准直眼),槽底炮孔间距较大,次掏槽眼垂直于自由面。与现有掏槽方式相比,该掏槽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准直眼孔底间距大,可杜绝穿孔现象;采用合理间隔时间进行分层分次爆破;中心辅助直眼与两侧对称的准直眼互相配合,结合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各自的优点;形式简单,易操作;槽腔大,效率高,成本低。基于爆生气体的准静态理论和岩石力学的极限平衡理论,分析准直眼掏槽槽腔形成过程。为了优化准直眼掏槽参数,进行大量的现场掏槽试验,从而确定不同爆破条件下的准直眼掏槽炮孔的布置方式、深度、倾斜角度、间距、装药量和微差起爆间隔时间等技术参数。施工中采取以长度定角度的方法可满足该掏槽方式对准直眼角度的严格要求。实践表明,在煤矿岩巷掘进中使用准直眼掏槽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和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市政技术》2017,(6):77-79
为了科学、有针对性地选择地铁隧道直眼掏槽爆破参数,根据影响直眼掏槽爆破效果因素的模糊性、层次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直眼掏槽的爆破效果。以青岛地铁3号线某区间隧道的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含有4个单元,细分为15项指标,结合MATLAB程序计算,对该隧道的直眼掏槽爆破效果进行客观科学评价。结果表明:该区间地铁隧道采用直眼掏槽取得的爆破效果良好;影响直眼掏槽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爆破震动和爆破耗时。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立井井筒坚硬岩石段掘进施工的爆破效率,设计在两阶同深桶形直眼掏槽中心布置一个直径100 mm的空孔。根据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经验选定掏槽爆破参数,一阶掏槽孔圈径1 700 mm、间距850 mm,二圈掏槽孔圈径2 500 mm、间距650 mm。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一阶掏槽孔爆破后的爆炸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爆破参数合理性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增加的中心大直径空孔能够提高爆炸应力波峰值和延长作用时间,空孔周围岩体中应力波峰值为无空孔时的2.2倍。同时,数值模拟还更直观地表现直眼掏槽时爆炸应力波在空孔处的应力叠加和反射拉伸现象、以及空孔具有的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立井坚硬岩石段掘进深孔爆破现场试验研究,取得在坚固性系数f = 12~17的岩石中平均炮眼利用率达91.7%、爆破块度均匀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保艳  岳荣  单士军 《四川建筑》2004,24(5):110-111
介绍了隧道全断面深孔楔形掏槽的三种基本形式,并与直眼掏槽形式进行了比较,指出:在实际隧道开挖过程中,三级复式楔形掏槽形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6,(1):119-120
通过对逐孔起爆机理的阐述,根据直眼掏槽逐孔起爆技术的起爆顺序以及火工器材的选取,在数家矿山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直眼掏槽逐孔起爆技术的爆破效果以及经济、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6.
坚硬岩石巷道中深孔掏槽爆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普遍存在的硬岩中爆破效果差的问题,在双阳煤矿坚硬岩石巷道进行中深孔爆破试验,得到各种不同掏槽形式爆破的试验效果,通过比较得出复式桶式掏槽完全适合于中深孔爆破,炮眼利用率高。最后总结出巷道掘进爆破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给出避免炸药发生钝化效应的最小炮孔间距,理论计算掏槽眼的装药长度,并根据双阳煤矿的实际施工情况,给出具体改进建议以及提高爆破效果技术措施,在原有装备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生产组织,大幅度提高掘进工效,降低掘进成本,取得相当可观经济效益。试验成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小娜 《山西建筑》2024,(7):161-164
为加快岩巷钻爆法快速掘进技术研究,利用LS-DYNA模拟软件对直眼掏槽和楔形掏槽爆破应力波传播及岩体损伤破坏进行对比分析,并在霍州煤电三交河煤矿下组煤胶轮车辅助运输巷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楔形掏槽爆破因其槽底间距较近,可以使爆破能量更多消耗在两炮孔之间,而直眼掏槽爆破能量在两帮过度消耗;与直眼掏槽相比,楔形掏槽能够造成两炮孔之间的岩体大范围损伤破坏,有利于岩块破碎抛出;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楔形爆破后,炮孔利用率高、大块率低、循环进尺达到2.5 m以上,显著提高成巷速度。因此建议在硬岩巷道爆破掘进时优先考虑楔形掏槽方式。  相似文献   

8.
隧道掘进常用掏槽方式及参数合理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和现场实测数据,对隧道掘进中常用的6种掏槽方式及参数进行优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楔形掏槽的掏槽效果最佳,而在直眼掏槽中,三角柱掏槽、螺旋掏槽的掏槽效果较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推荐三角柱掏槽、螺旋掏槽和双空孔菱形掏槽3种方式更适用于隧道掘进深孔爆破中,同时,这对进一步优化掏槽方式及其参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剧仲林 《山西建筑》2002,28(9):66-67
介绍了采用中深直眼掏槽爆破的施工方案,并指出几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主要对小直径空眼中深直径掏槽爆破机理及实施办法作了详细说明,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法的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遍存在的硬岩中爆破效果差的问题,在双阳煤矿坚硬岩石巷道进行中深孔爆破试验,得到各种不同掏槽形式爆破的试验效果,通过比较得出复式桶式掏槽完全适合于中深孔爆破,炮眼利用率高。最后总结出巷道掘进爆破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给出避免炸药发生钝化效应的最小炮孔间距,理论计算掏槽眼的装药长度,并根据双阳煤矿的实际施工情况,给出具体改进建议以及提高爆破效果技术措施,在原有装备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生产组织,大幅度提高掘进工效,降低掘进成本,取得相当可观经济效益。试验成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人工挖孔桩入岩的爆破单循环进尺,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不同布孔方式和起爆方式的现场试验,得出中心掏槽布孔,周边孔对称起爆的爆破方法最佳;同时对炮孔深度也进行了探讨,得出炮孔深度最好为桩径的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向盲天井掏槽孔爆破效果,运用补偿系数法对周边大空孔孔间距进行计算并进行方案制定,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粒子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开展盲天井掏槽爆破周边空孔作用以及补偿系数对爆腔及岩石损伤范围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孔间距一定时,爆腔面积随补偿系数增大呈增加趋势;当补偿系数达到2.42时爆破效果最佳且达到峰值0.54 m2,而后爆破效果作用达到极限,爆腔面积变化趋于稳定;岩石损伤范围因炸药作用效果有限,总体变化范围在10%以内;模拟过程中SPH粒子能良好地模拟出爆破过程中岩石运动状态、空孔填充情况以及岩石损伤范围。所得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爆腔断面面积吻合度高,说明数值模拟计算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上进行深部巷道砂岩单轴压缩和不同围压下三轴压缩试验,测得砂岩的力学性质参数。根据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深部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岩石抗压强度随围压的增加而提高,围压从10 MPa增加到15 MPa时,抗压强度增幅达到40.3%。深部高应力下,砂岩承载后产生的变形及破坏形态与围压大小密切相关,其主应力差–应变曲线斜率随着围压的增加而明显变陡,破坏荷载增高。依据岩石力学特性,采用分类布孔,掏槽眼宜用直径f42 mm的钻头钻眼,其余的炮眼用直径f32 mm的钻头钻眼,缩短钻眼时间。掏槽眼采用中深孔不同阶微差斜眼掏槽方法,炮眼深度宜采用2.2~2.5 m,有利于巷道的进尺;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光面爆破技术,有利于巷道成形。  相似文献   

14.
王健磊  程斌  赵金城 《钢结构》2012,27(2):24-29
钢桥塔内部通行孔对受压壁板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孔洞形状和孔洞大小对单轴受压开孔板弹性应力分布、弹性屈曲和弹塑性屈曲三方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圆孔外的其他各种孔型板,孔洞形状对开孔板弹性屈曲应力和弹塑性极限强度影响不大,但其对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较大,其中,圆角矩形孔、长圆形孔和椭圆形孔板的应力集中系数较低。实际情况中,圆角矩形孔和长圆形孔板是钢桥塔内部通行孔的首选。但当孔径较大时,应采取孔洞补强措施来保证大孔径板件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森林大火后的残余地表余火及地下阴燃火是引起二次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发生二次森林火灾,清理森林余火和阴燃火是必要的.细水雾作为哈龙灭火剂的最佳替代品,被广泛应用在消防领域.本文设计一种适合熄灭森林余火和阴燃火的撞击分流高压细水雾喷头,采用Fluent进行喷头流域的仿真,分析喷孔孔径、喷孔长度和喷孔喷雾锥角对喷出细水...  相似文献   

16.
特硬岩立井掘进中合理炮孔深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特硬岩立井掘进爆破中的掏槽方式以及现场应用情况。对2.3m炮孔爆破与2.8m炮孔爆破的掘进速度、直接作业成本作了定量的对比分析。试验表明:强力复合掏槽在特硬岩立井掘进爆破中应用效果良好;2.3m炮孔比2.8m炮孔爆破的掘进速度更高、作业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矿硬岩巷道掘进掏槽效果差、炮眼利用率低的难题,采用混凝土作为相似材料进行不同掏槽方式的模型试验研究。从掏槽体积、炮眼利用率、破碎块度等方面分析不同掏槽方式的爆破效果。采用楔形微差掏槽,中间炮眼比掏槽眼深200 mm,装1~2支药卷,其余长度用水炮泥和炮泥封堵,起爆雷管为2段。试验结果表明,中间炮眼增加自由面,有利于克服岩石的夹制作用,保证在掏槽眼先爆的基础上,把掏槽的残岩进一步抛出;微差爆破延长爆轰气体在炮眼内的作用时间,爆破的块度小,分布均匀,从而提高炮眼利用率和掏槽体积。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试验区水力掏槽措施参数的基础上,从槽硐径向半径与地应力关系、槽硐径向半径与瓦斯内力关系、掏槽深度与应力变化关系、槽硐轴向深度与瓦斯内力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其在突出厚煤层中快速掘进的防突机理,并通过数据统计验证了水力掏槽快速掘进防突技术在突出厚煤层应用的优越性,为突出厚煤层矿区应用该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