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开始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历史新时期。为了在2007这一关键年,全面深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  相似文献   

2.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发布2006年3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明确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提出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纲要》提出: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到2020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  相似文献   

3.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开始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为全面深入落实《科学素质纲要》,促进科学传播,推动广大科普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科普研究》2021,16(3)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纲要》由前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升行动,重点工程和组织实施5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我国科普能力大幅提高,科普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为全面了解掌握新时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状况,总结评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情况,为编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供支撑,中国科协于2020年4月至10月组织开展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本次调查范围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69岁公民,回收有效样本30.98万份,首次实现了对419个地市级单位全覆盖.  相似文献   

6.
《科普研究》2021,16(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新时代,作为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必须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与科技创新比翼齐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高素质创新大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普发力.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确定了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的具体目标,分别是:2025年超过15%,2035年达到25%.  相似文献   

7.
汤书昆 《科普研究》2021,16(4):14-17,30
《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根据当前中国发展语境和2035年初步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定位,提出并系统布局了"全民科学素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这一核心命题,其要义包括:"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起点、新方向;"科技必须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更平衡、更充分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精神,中国人民作为整体的科学素质建设全球示范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8.
罗晖  何薇  张超  任磊  张锋  李朝晖 《科普研究》2015,10(3):5-8,39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持续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即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抓住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快速增长的机遇期,充分利用科普信息化等手段,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夯实科学素质共建机制,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跨越提升,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产出日渐丰富。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任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该工程的提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两翼”重要论述的战略性举措,符合科技事业自身发展需求。该工程高效率、高质量地落实,亟待科普事业各方主体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0.
《科普研究》2015,(2):95
为全面深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充分发挥科学普及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四个全面"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科普研究所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搭建理论和实践交流平台,总结"十二五"科普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主要进展,研讨"十三五"科普事业发展方向,将于2015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22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面向2020的科学传播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11.
治理“三废”还是“一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是国家近年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严治理三废是当务之急。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经济要持续发展,中国的工业要持续发展,尤其是作为中国电子信息工业不可或缺的起到承上启下至关重要作用的电子电路行业需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地改造成为一个基本没有污染的新型电子行业。  相似文献   

12.
曙光天罗TLFW系列防火墙是一款将状态包过滤技术、应用代理技术巧妙结合起来的高性能防火墙。通过实现一体化的软硬件设计、基于状态的包过滤、双机热备、系统备份、透明代理、三权分立机制等技术手段,易于安装和使用,且网络性能和透明性好。同时,它还可根据系统管理者设定的安全规则(SecurityRules)把守网络的大门,提供强大的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网络地址转换、带宽控制、P2P协议过滤等功能。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高安全性该产品采用了专为防火墙、V P N等安全应用设计开发的专用的、高性能的安全操作系统,最大程度地确保了系统自身…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摩尔定律”为重点,分析讨论其本质内涵及“创新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硬件”与“虚拟”实验教学相关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分别阐述硬件仪器设备实现实验教学和用虚拟电子实验平台实现实验教学的优缺点,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科学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WEEE"和"RoHS"指令的对应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WEEE”和“RoHS”指令实施的日益临近,国内许多企业苦于进展缓慢。本文提出了企业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雯雯 《电子测试》2016,(20):151-15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发展迅速的高校都已经开始进行智慧校园研究,以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各项信息服务需求.从"智慧校园"发展特点分析,智慧校园实际上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结果,必须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智慧校园的特点及组成部分,希望可以促进"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Z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程改革中,以响应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模式识别"课程作为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模式识别"这门课,将"智慧启迪""情怀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并逐步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以及爱与奉献精神.本文通过分析思政教育在"模式识别"这门课中的特点和目标,进而给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因此,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我们拟从模式识别技术中凝练出所蕴含的智慧、内涵与情怀,并将它们传授给学生.该种授课方式使学生由一个"传统工科生",变成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分析 "互联星空"和"天天在线"的商务模式,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为了避免价格竞争,分别采取实现服务差异化的新商务模式,然而最终由于"互联星空"和"天天在线,,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相同的细分市场中利用基本相同的商务模式在竞争,他们最后将不得不共同面对再次陷入原始的价格竞争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孔彬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3(10):45-45,48
本文简要分析了手机电视发展现状根据上海、广州两地T-DMB标准的测试情况,比较了各类手机电视技术标准。最后,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提出了一种结合广电运营机构和电信运营机构的手机电视业务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