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溪洛渡水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库淤积一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预估溪洛渡水库兴建后,与三峡水库联合运用50年,三峡库区泥沙淤积量较不建溪洛渡水库减少约37亿m3,特别是变动回水区减淤效果显著,在不同频率洪水下重庆市主城区河段洪水位少抬高1.5m左右。  相似文献   

3.
中小水电站水库一般应通过建立泥沙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预测水库建成后泥沙冲淤情况,但对于小水电投资业主,往往不太愿意委托有关单位完成泥沙淤积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试验。在此情况下,应用类比、经验法对罗闸河一级水电站工程水库泥沙淤积进行分析论证,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在工程枢纽布置、水库泄洪及泥沙调度方式设计中应用。图5幅,表3个。  相似文献   

4.
水库泥沙淤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613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8.4%,流域平均宽度为73.8km。水库两岸为基岩,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天然河床为卵石,含沙极少,枢纽主要任务是发电,兼顾防洪和漂木。水库库容3.737亿m~3,调节库容1.018亿m~3,为日、周调节水库。  相似文献   

5.
万安水库泥沙淤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万安水库上游主要河流控制站和出库站的来沙情况,对建库前后入、出沙量进行对比,分析建库后泥沙淤积情况;通过研究典型大断面实测资料,分析建库前后断面冲淤情况.  相似文献   

6.
栾春婴  程传国  师哲 《人民长江》2000,31(11):34-36
亭子口水利枢纽是嘉陵江平流开发的控制性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2550km^2,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亭子口水利枢纽库区泥沙模型,干流上起广元市上西乡(29号固定断面),下迄大清沟(15号固定断面),河段长约65km;模型模拟范围为水库常年回水区上段及整个变动回水区。通过亭子口水库常年回水区上段及整个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模型试验,对3种水库调度方案即456m方案、458m(1)方  相似文献   

7.
红山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山水库自六十年代初期建成以来,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效益.然而由于老哈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红山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近十年来淤积上延问题十分突出,它不仅造成水库上游库周两岸淹没、浸没损失扩大,而且由于防洪库容的淤积,使该水库的防洪标准逐年降低.另一方面,红山水库土坝工程在抗震和渗流稳定性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如何管理运用好本水库,使之既能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又能减缓水库淤积,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首先分析了红山水库的淤积现状,着重分析了水库淤积上延的程度及其原因.为了预估今后红山水库淤积发展,本文对该水库上游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对入库水沙量的影响作了分析.最后简述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所得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也是与一般水库不同的概念是:限于目前红山水库的条件,即使采取汛期泄空水库的运用方式,其冲刷范围也是很有限的.这一分析方法对其它水库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鉴远 《四川水利》1997,18(3):6-10,5
通过水库泥沙调度控制泥沙淤积部位和高程,解决水电站泥沙问题,这是目前中国控制泥沙淤积的主要手段。采取该措施,要损失水电站短期的较小的经济效益,以换取长期的总体的经济。中国水电部门重视水库泥沙淤积,制定了《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强制执行水库泥沙调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隔河岩水电站水库河道地形两次复测结果所获取的水库淤积数量、淤积分布、淤积体形态等实测资料的整理和计算,分析了水库干、支流的淤积特点、淤积成因和淤积规律,为隔河岩水库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溪洛渡、向家坝水库与三峡水库蓄水时间上的同步性,使三峡水库蓄水难度进一步加大,进而影响其综合效益的发挥。为满足下游地区在蓄水期对上游梯级水库下泄流量的新要求,研究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库与三峡水库联合蓄水调度方案,优化梯级水库蓄水过程。在综合分析防洪、泥沙、库区、发电及供水等指标基础上,推荐梯级水库蓄水调度方案。防洪、库区淹没及泥沙淤积的影响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可进一步缓解下游地区的供水压力,对金沙江梯级水库联合蓄水调度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三峡水库库尾河段河道特性、入库砂石资源特性、采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峡水库库尾采砂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三峡水库长期使用问题已往研究成果和分析三峡水库初期蓄水运用以来库区泥沙淤积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三峡水库排沙调度的建议。排沙调度是三峡水库运行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沙调度的目的是保证三峡水库大部分有效库容能长期使用;排沙调度的主要要求是在水库泥沙淤积达到初步平衡之前,仍应控制水库有效库容的年损失率小于1 000万m~3/a,以及水库变动回水区上、中段无累积性泥沙淤积。汛期防洪限制水位的调整应符合上述要求。按三峡水库排沙调度方案,可以保持三峡水库大部分有效库容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4.
泥沙问题是关系到三峡工程长期利用和发挥最大综合效益的关键技术问题,从三峡工程开始论证至今,对三峡的泥沙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全面的研究。近年来,三峡水库上游的来沙量大幅减少,水库泥沙问题好于预期。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入库水沙及库区淤积的变化,根据10月份来水形势,提出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必要性;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及2010年三峡水库汛期中小洪水调度实践的基础上,从泥沙角度探讨了三峡水库优化运行的可行性,提出在三峡水库试验蓄水期,可将汛期运行水位提升至150 m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中小洪水调度,为今后的运行调度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及水域面积加大,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根据最大历史地震震级并适当加权,确定库区最大可信地震为6级左右,对坝址所受影响烈度为Ⅵ度,不会对按烈度Ⅶ度设防的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地震频次与强度虽有所增加,但地震活动仍保持在三峡地区原有弱地震活动本底状态。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与探讨,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库区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内淤积泥沙均属细颗粒泥沙范畴,运动规律较为复杂。依靠传统泥沙理论即以挟沙力为判断标准,所得冲淤情况与实际观测情况有所出入,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在三峡库区典型淤沙河段——皇华城河段现场观测的基础上,通过水槽试验研究库区细颗粒泥沙的运动特点,对不同水深流速下细颗粒泥沙的运动状态进行归类整理,发现其淤积过程可根据水深与流速的不同划分为3个区域,即冲刷区、相对平衡输送区及淤积区,并指出用流速作为判断细沙输移状态的标准更符合库区实际冲淤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淤积及其对三峡水库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以来,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相继蓄水运用,拦截了金沙江下游泥沙。为了解梯级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及其拦沙作用对下游三峡水库的影响,基于大量水沙、固定断面观测资料,采用输沙法和地形法,计算分析了向家坝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2库自运用以来的库区泥沙淤积量及分布特征,研究了梯级水库拦沙作用对三峡水库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家坝、溪洛渡库区泥沙淤积量较小,金沙江下游梯级拦沙使得三峡入库沙量及库尾重点河段淤积强度均减小。研究成果对梯级水库运行、三峡水库运行及调度方式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测典型水沙过程,对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基于沙峰调度和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联合排沙调度方式开展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沙峰调度的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式从定性分析来看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出库沙量,但提高的幅度有限;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式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出库沙量,且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大。通过计算研究提出了基于沙峰调度和基于汛期“蓄清排浑”动态使用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汛期泥沙调度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小流域降雨入渗和产流产沙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暴雨集中,历时短,强度大,是造成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为开展对三峡库区小流域降雨入渗和产流产沙特征研究,通过建立三峡库区小流域微缩模型,分别实施降雨强度为60,90,120 mm/h的3场人工模拟降雨,对小流域模型降雨入渗规律和径流侵蚀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降雨强度增加入渗的作用仅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随着降雨的进行,产流强度和入渗率都趋于稳定状态,入渗率服从对数函数规律,产流强度呈幂函数变化;3场降雨中累计产沙量和累计径流量的关系均满足幂函数形式,含沙量和侵蚀量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该研究成果可为这一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