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著名的粉末冶金生产企业精致烧结有限公司宣布:精致烧结有限公司正在印度尼西亚建设新的粉末冶金生产工厂,按计划这个新建的粉末冶金工厂将于2013年1月投产,估计这个工厂雇用的员工总数约为110人。精致烧结有限公司已经有超过60年的粉末冶金制品生产的历史,现在精致烧结有限公司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2004年欧洲粉末冶金协会、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与日本粉末冶金协会合作建立了全球粉末冶金材料性能数据库(www.pmdatabase.com),2020年亚洲粉末冶金协会加入这个数据库合作项目。这个数据库可以免费使用,其中包括经过大量试验得到的数百种材料牌号的数据。最初这个数据库中的资料仅限于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经过多年的多次升级,逐渐增添了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与金属注射成形材料,增加了材料的应变疲劳性能数据,以及使用常规烧结工艺、高温烧结和快速冷却等工艺制备的材料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最终形生产中尺寸精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粉末冶金零件生产厂商一直在追求较大的零件,但终端用户规定的绝对公差一般并不随零件尺寸而改变.因此,对较大的零件,尺寸变化或尺寸变化的偏差必须减小.除了与常用低合金粉末冶金钢的压制与烧结相关的尺寸变化外,烧结硬化合金对粉末冶金零件生产还提出了一些独特挑战与机遇.在烧结炉中能淬硬的零件,就不要后续淬火作业了.可是,形成的未回火的马氏体显微结构对尺寸稳定性与力学性能来说并不理想.回火的淬硬钢由于马氏体转变成了密度较高的较稳定的铁素体与碳化物显微结构,从而改善了力学性能并使尺寸产生收缩.另外,许多铜及碳含量高的烧结硬化钢牌号都会导致残留奥氏体的含量较高.残留奥氏体可改进冲击性能与延展性,但是,由于热波动残余奥氏体可转变成密度较低的贝氏体和/或马氏体从而影响尺寸的稳定性.为得到最好的力学性能与尺寸控制组合,烧结硬化钢需要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本文考察不同的烧结后热处理对烧结硬化粉末冶金钢尺寸、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粉末冶金技术》1982,1(1):51-52
日本粉末冶金工业会于1981年调查了11家制粉厂和21家粉末冶金制件厂,将粉末冶金烧结机械零件和烧结轴承材料1980年生产情况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M42粉末冶金高速钢,研究了SPS烧结M42粉末冶金高速钢及其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粉末冶金高速钢相比,SPS烧结制备的M42粉末冶金高速钢显微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无碳化物偏析。经过在1180℃×5min×550℃×1h的热处理后,硬度比普通粉末冶金高速钢提高1~2HRC。  相似文献   

6.
粉末冶金产业市场力量正在挑战粉末冶金合金中通常使用的传统组成.Mo、Ni及Cu因和氧亲和力低,是铁基粉末冶金使用的主要合金化元素.另外,Mo对压缩性的影响很小,和Cu在烧结温度下通过液相可快速熔成合金.这三种元素也都增高钢的淬透性,用这些元素的混合物生产的零件可进行烧结硬化.价格压力迫使对采用这些元素的粉末组成重新进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MoS2对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烧结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润滑组元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的MoS2,在氢气保护下的加压烧结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分解后的Mo和S与材料中其他组元相互作用,影响摩擦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正2004年欧洲粉末冶金协会、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与日本粉末冶金协会合作建立了全球粉末冶金材料性能数据库(www.pmdatabase.com),2020年亚洲粉末冶金协会加入这个数据库合作项目。这个数据库可以免费使用,其中包括经过大量试验得到的数百种材料牌号的数据。最初这个数据库中的资料仅限于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经过多年的多次升级,逐渐增添了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与金属注射成形材料,增加了材料的应变疲劳性能数据,以及使用常规烧结工艺、高温烧结和快速冷却等工艺制备的材料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9.
日本粉末冶金工业会1982年5月调查了20家粉末冶金制件厂和11家制粉厂。根据18家粉末冶金制件厂与11家制粉厂的答复,将粉末冶金烧结机械零件和烧结轴承材料1981年生产情况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10.
烧结气氛对粉末冶金铁基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原料、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烧结气氛问题在国内一直未得到满意的解决。目前,使用的木炭发生炉煤气、城市煤气转化气、氨分解气等三种保护气氛,很难烧结出质量稳定的中高强度烧结零件。北京粉末冶金研究所成功地把氮基气氛用作粉末冶金铁基材料的烧结保护气氛,使粉末冶金铁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