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机械防砂技术在河南稠油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稠油油田油层埋藏较浅,压实成岩作用差,储层胶结疏松,原油粘度高。在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的生产过程中,油井容易出砂,造成油井作业频繁、生产时率和热能利用率低,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水平及效益的提高。2006年通过调研,引进使用了在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机械防砂工艺技术——挤压充填防砂和不锈钢金属毡防砂管挂滤防砂,取得了良好的防砂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国外稠油热采井防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油油藏一般胶结疏松,开采容易出砂;而在进行注蒸汽热采作业时,高温蒸汽及热水常使粘土矿物破坏,使稠油采采井的出砂问题中严重。本文了稠油热采井的出砂原因并同了国外常用的防砂方法 。  相似文献   

3.
稠油油藏大多具有渗透性好、胶结性差和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在开采过程中出砂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目前各大油田稠油井的防砂主要基于固砂和挡砂两种机理,主要防砂方法有机械方法、化学防砂以及复合防砂。机械方法主要有滤砂管防砂和绕丝筛管砾石高压挤压充填,化学防砂主要有高温水泥石防砂和高温复膜砂防砂.复合防砂除了管内砾石充填微裂缝防砂和复膜砂热采绕丝管复合防砂外,还有压裂充填和复合射孔防砂。有限防砂、携砂采油是稠油井防砂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河南稠油油田浅薄层油藏防砂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河南稠油油田的油藏地质概况和稠油热采区块油井出砂特征,分析了导致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历年来油井出砂治理措施效果的统计,找出化学防砂措施在河南稠油油田的技术适应性,提出引进挤压充填防砂和机械悬挂防砂等新技术,形成能够满足河南稠油油田各种油藏防砂需要的技术系列,为稠油油田规模开发和效益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河南稠油油田的油藏地质概况和稠油热采区块油井出砂特征,分析了导致油井出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历年来油井出砂治理措施效果的统计,找出化学防砂措施在河南稠油油田的技术适应性,提出引进挤压充填防砂和机械悬挂防砂等新技术,形成能够满足河南稠油油田各种油藏防砂需要的技术系列,为稠油油田规模开发和效益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7.
孤岛油田稠油井防砂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孤岛油田稠油层的地质特点,以油藏出砂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国内外比较成熟先进的防砂技术与工艺,对稠油热采一次防砂工艺机理及工艺参数、射孔工艺、解堵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满足了孤岛稠油田油热采注汽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防砂工艺在郑王庄油田稠油试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和对比了郑王庄油田在试油过程中采用的各种防砂工艺及施工参数。根据不同方式防砂后试油的效果,以大量现场数据分析,筛选出最适合该区地层条件的防砂工艺,即绕丝筛管高压挤压充填防砂法,并对该工艺进行了配套完善和相应改进。  相似文献   

9.
河南稠油油藏低温充填防砂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低温充填防砂技术室内评价、防砂机理及现场工艺配套技术.该防砂技术具有费用低、工艺简便、见效快、填补油层亏空等特点,适应稠油油藏热采高周期吞吐油井防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稠油流动性差,携砂能力强等特性,提出了稠油有限防砂完井技术概念、工艺和具体技术措施,并建立了有关的数学模型。其核心是:通过先排砂、后防砂、防粗砂、排细砂等工艺措施,改善油层物性,增加油井泄油半径,在防砂开采条件下,提高油井产量;其要点是:根据稠油携带砂、冲出砂粒度分布、油层砂粒度中值、油层岩心孔隙孔喉的统计平均值(压汞法),防粗砂、排细砂,使筛一套环空和近井地带稠油流道孔喉远远大于油层孔隙孔喉,增加了稠油流动通道;其关键是:选择预定油产量下的基值,并以此选择筛管缝宽,根据粗砂粒累积重量百分比、粗砂自然堆积的孔隙度等,计算单油层采油、多油层合采时沉砂口袋长度最小值。稠油有限防砂完井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苏丹六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简易防砂完井技术在渤海稠油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渤海疏松砂岩稠油油田,防砂和提高产量一直是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防砂筛管选择、适度防砂方法及度的控制、负压射孔工艺和变频启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试验,摸索出一整套既经济又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油井产能的防砂完井新方法——简易防砂完井技术。介绍了简易防砂完井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在上百口井的成功应用表明,简易防砂完井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为渤海疏松砂岩稠油油田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疏松砂岩稠油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稠油有限防砂完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稠油流动性差.携砂能力强等特性。提出了稠油有限防砂完井技术概念、工艺和具体技术措施,并建立了有关的数学模型。其核心是:通过先排砂、后防砂、防粗砂、排细砂等工艺措施,改善油层物性。增加油井泄油半径.在防砂开采条件下,提高油井产量;其要点是:根据稠油携带砂、冲出砂粒度分布、油层砂粒度中值、油层岩心孔隙孔喉的统计平均值(压汞法).防粗砂、排细砂,使筛-套环空和近井地带稠油流道孔喉远远大于油层孔隙孔喉.增加了稠油流动通道;其关键是:选择预定油产量下的基值,并以此选择筛管缝宽,根据粗砂粒累积重量百分比、粗砂自然堆积的孔隙度等,计算单油层采油、多油层合采时沉砂口袋长度最小值。稠油有限防砂完井技术成功地应用于苏丹六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稠油有限防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稠油防砂方式防砂开采和排砂冷采存在的局限性,提出采用稠油有限防砂技术开采稠油.介绍了稠油有限防砂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及割缝筛管参数的设计原则,并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占井时间短,施工成本低,通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适用于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各种防砂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油品性质、不同的生产井况,筛选出了相应的油井防砂方法,并应用于施工现场,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确保了辽河油田油井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低温充填防砂技术室内评价、防砂机理及现场工艺配套技术。该防砂技术具有费用低、工艺简便、见效快、填补油层亏空等特点,适应稠油油藏热采高周期吞吐油井防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稠油热采井防砂筛管的热稳定性,建立了筛管热应力分析模型,对不同工况下不同钢级的筛管基管进行研究。建模时为获得较高的网格密度,且在划分网格时不引起网格畸变,只取筛管基管的一部分进行模拟,忽略多元热流体化学因素的影响,采用8节点线性减缩积分应力单元C3D8R。结果认为,筛管弹性模量、膨胀系数与屈服强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显著,对筛管热应力分析有明显的影响;热应力补偿器的配备可显著缓解防砂管柱热应力,提高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稠油综合防砂技术及在欢西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欢西油田稠油地质条件复杂、油层胶结疏松、出砂量大、常规机械防砂和化学防砂有效期短的防砂难题,提出了综合防砂技术,该技术是先根据地层砂直径确定使用筛管类型,再把割缝筛管或席型网筛管下到采油井段,通过筛管将直径0.1 mm以上的砂粒阻挡在环空,形成新的挡砂屏障,直径在0.1 mm以下的砂粒可以自由通过。然后再通过防砂泵将含砂流体排出井筒或沉积在沉砂管内。该技术结合了机械防砂技术和防砂泵排砂技术的两大功能,实现防砂-排砂一体化的双重目的。自2005年在现场进行了大量的应用,防砂效果和增产效果显著,为稠油出砂油藏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桂烈亭 《河南石油》2008,22(1):98-100
针对欢西油田稠油地质条件复杂、油层胶结疏松、出砂量大、常规机械防砂和化学防砂有效期短的防砂难题,提出了综合防砂技术,该技术是先根据地层砂直径确定使用筛管类型,再把割缝筛管或席型网筛管下到采油井段,通过筛管将直径0.1mm以上的砂粒阻挡在环空,形成新的挡砂屏障,直径在0.1mm以下的砂粒可以自由通过,然后再通过防砂泵将舍砂流体排出井筒或沉积在沉砂管内。该技术结合了机械防砂技术和防砂泵排砂技术的两大功能,实现防砂-排砂一体化的双重目的。自2005年在现场进行了大量的应用,防砂效果和增产效果显著,为稠油出砂油藏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辽河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油藏类型多,随着油田开发的日益深入,油井出砂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现有的各种防砂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防砂技术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机械防砂方法,井筒内留有筛管和封隔器,井下工具打捞困难,修井作业费用高,而且为油田生产后期各种增产措施、分层处理带来困难;管内防砂还将减少内通径,影响油井产能及各种井下工具的下入;化学防砂方法又存在地层伤害严重,防砂有效期短,同时易受层间矛盾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下二门油田浅北区块为特稠油油藏,先后经过零星试采、稠油冷采、蒸汽吞吐三个阶段,由于地层出砂严重等原因,一直未能达到方案设计要求,2005年对T4-2122和T4-2123井采用高压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技术,结合隔热油管注蒸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