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使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产品结构难以满足低成本和个性化的需求.开放式结构产品使得产品既拥有大批量定制的优点又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开放式结构产品将产品的模块分为通用模块、定制模块和个性化模块.模块划分和模块类型规划是开放式结构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针对开放式结构产品的设计,提出了一种以公理设计为分析框架、以质量功能展开(QFD)为基本模型的模块划分和分类方法.该方法采用公理设计建立功能需求与概念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分析概念结构之间的功能、空间和信息流关系建立了设计关联矩阵,运用系统聚类法对设计关联矩阵进行聚类模块划分,利用QFD规划产品中零部件的类型并建立模块类型规划准则,最后根据零部件类型确定了开放式结构产品的模块类型.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玩具喷漆机进行了模块规划,得出了开放式结构玩具喷漆机的结构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客户需求信息的准确获取与表达是产品族规划的首要环节,针对客户需求模型构建过程中需求信息具有抽象性、模糊性等特点,基于公理设计构建描述客户需求的模型,运用联合分析法对客户需求进行量化,将模糊的客户需求转换为具体的产品设计指标和参数.通过对指标和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产品设计关联矩阵.采用模糊最大树聚类算法对设计关联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以聚类有效性指标为依据,得到最佳聚类阈值,从而获得最优聚类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最优聚类结果对设计关联矩阵进行解耦,最终得到解耦设计关联矩阵,为参数化产品族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以圆柱齿轮减速器产品族规划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参数化驱动的产品造型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沙娜 《包装工程》2017,38(6):100-104
目的针对目前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未能解决因产品使用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而参与到设计环节的问题。方法在满足产品的功能及人机工程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采用参数化驱动设计的方法。结果提供了使用者一个参与产品设计环节的平台,通过功能模块和尺寸的参数驱动来实现产品模型重生成,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结论通过对设计大师系列化作品进行分析,简单叙述了该方法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及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关注园艺拖拉机使用过程中驾驶者的相关行为,提取园艺拖拉机驾驶者的使用需求,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技术特性的设计要求,提升园艺拖拉机驾驶者的用户需求满意度。方法 将FBS-TRIZ理论融合作为研究园艺拖拉机功能需求映射的方法。通过对用户行为特征的分析,结合用户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取用户需求,运用FBS模型,构建出园艺拖拉机功能需求模型,将行为作为连接功能需求与产品结构的纽带,通过分析获取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运用TRIZ理论进行冲突问题的分析与转化,并针对设计层面产品特性的矛盾提出解决方案。结论 FBS与TRIZ理论的融合应用能够将用户需求精准转化为技术特性层面的设计要求,对园艺拖拉机用户需求设计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设计师提供了将用户需求向功能结构的映射转化的指导,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姚湘  张浩  李婉姗  胡鸿雁  曹婧 《包装工程》2021,42(8):130-140
目的 针对家用中医理疗产品设计中出现的用户需求难以提取、产品设计要素不明确等问题,提出B-FAST-QFD组合法探究家用中医理疗产品的用户需求以及相关产品设计要素.方法 根据家用中医理疗产品与医用理疗产品之间的相似性原则,结合医用环境下中医理疗产品的用户行为分析,以定性研究方法对家用中医理疗产品的用户行为进行推测,从中获得用户需求并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权重;逐步将对应的用户需求释义为产品基本功能,通过FAST功能分析法,将基本功能分解成子功能,根据子功能的满足条件定义出产品设计要素;将用户需求、产品设计要素带入品质屋模型中,求得家用中医理疗产品设计要素权重.结论 将用户行为(B,Behavior)、功能分析模型(FAST)、品质函数配置法(QFD)组合,构建基于"B-FAST-QFD"的家用中医理疗产品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要素研究的方法与策略,形成完整的产品设计方法,并通过家用中医梅花针案例进行设计验证,确定"B-FAST-QFD"的设计方法在家用梅花针产品创新设计中能最终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小产品设计领域,保证同一或相似功能、众多形态的多样化设计,以及保证产品语义形象的统一性和递归性,解决以上开放与约束之间的冲突是研究的目的。方法首先,基于消费者对功能相似小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提出了产品形态群化的概念,进而对其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语义约束的产品形态群化设计模型;其次,分析了从语义解构到语义输出的完整过程,并建立了设计分析的漏斗模型、语义分解有向图模型及特征群化维恩图模型;最后,以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纪念品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论该方法解决了小产品衍生设计中形态特征和用户需求的语义匹配问题,并以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周生祥  郑枫 《包装工程》2021,42(2):150-154, 166
目的针对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产品设计模式,完善产品设计方法流程,更有效地理解用户需求,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质量。方法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用户需求权重,将用户需求及权重输入质量屋,对用户需求与设计需求的相关关系度进行量化评价,构建用户需求与设计需求相关关系矩阵,确定各项设计需求重要度,完成用户需求到设计需求的转化,以相对重要度较高的设计需求定义功能域,进行功能域与物理域之间的映射,利用独立性公理和信息公理进行设计参数分析和设计方案评价。结论构建了一种集成层次分析法、质量功能展开和公理化设计的产品设计方法,对用户需求权重进行了更准确的分析,完善了质量功能展开后续的方法流程,并以板栗采收机概念设计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产品设计过程,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产品设计过程的多层次需求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对绿色舒适产品的设计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方法以产品的多层次需求为基础,分析环境需求和人机需求的特征、获取、表达方法及两者之间的相合性和冲突性,提出绿色舒适产品的基本概念,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融合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方法将需求进行量化分析,实现多层次设计要素的冲突化解和最优化配置。结果通过研究所构建的方法进行了小型汽车座椅的设计,经过科学的实验验证,设计成果到达预期目标,实现了该产品在绿色度和舒适度上的双重提升。结论通过QFD融合TRIZ的方法将感性思维的结果逐步量化处理,通过冲突定义和消解实现绿色舒适产品最优化的设计要素配置,为设计师的需求处理和要素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坐姿矫正椅设计为例,对产品构思过程和需求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现有流程的不足之处,结合客户需求得出由客户需求驱动的产品构思过程。通过这一流程设计出由客户需求驱动的产品。方法通过KJ法对收集到的客户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并运用QFD原理对客户需求进行转化。使客户需求分析过程与产品构思过程进行融合、完善及创新,得到新的产品构思过程。结果得到客户驱动的产品构思过程,并通过这一流程,设计出最终的产品。结论对产品构思过程进行了更加人性化和系统化的完善,弥补了原有流程在客户需求流程具体分析这一部分的缺失,一方面提高了客户使用产品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设计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整体效率。使得最终的产品设计不仅符合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同时也符合客户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情境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夏梦  吕健  李曦 《包装工程》2016,37(14):135-139
目的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使文化创意更好地融入到产品中,有效地提高用户对文化产品的满意度,提出基于文化情境的产品设计过程方法。方法对文化产品设计过程情境建模方法进行分析,建立设计过程中的需求情境模型,运用图解思维、任务分析、情境构筑、语义差异法、感性工学和意象尺度等设计方法,建立文化情境转移模型,基于可拓学的方法提出优度评价方法,以推进方案群的优化设计。结论以酒瓶设计为例,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厘清其术语内涵、研究领域、发展脉络和研究类型,思考其构建路径。方法通过概念辨析,厘清设计研究的术语内涵:一是为特定设计项目进行信息拓展的实践研究;二是发展一般化、结构化设计知识体系的学术研究。进而将设计学术研究分为一般设计研究和特定领域设计研究。基于设计知识和知识生命周期,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生命周期”,强化实践、用户与研究之间的知识循环。从类型学角度概述设计研究的类型,重在阐述研究方法的选择。通过“设计信息框架研究”的案例,研究与思考“如何构建设计研究”这一问题。结论设计研究中的学术研究,旨在研究发展设计知识的机制,并维持其知识生命周期,从而为设计实践提供可使用的知识平台。设计研究者需要更清晰自己知识创造的使命,并进行更深入、更有价值的设计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DUY Phong Vu 《包装工程》2019,40(12):17-22
目的 介绍博朗设计中提升用户幸福感的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介绍了博朗的企业背景;其次,讨论了幸福是如何产生的;第三,介绍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了解日常活动如何产生快乐,进而提出将实践作为抽象的幸福感和设计之间的纽带,并将幸福具象化,将积极实践作为灵感来源;最后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框架。结论 总结了博朗设计中为幸福而设计的经验,例如以实践替代个人、专注于积极体验、向合适的用户学习、将实践画板作为一种通用工具、访谈结果的关联性、设计结果的可追溯性、审查具体目标、专注于幸福的销售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13.
林鸿  江牧 《包装工程》2011,32(24):87-90
分析了设计管理的概念和内容,辨析多个定义间的异同,并通过设计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看待工业设计的角度,以剖析苹果、宜家2个国际知名公司的设计管理策略为例,论述了设计管理的本质及其在工业设计中的角色和地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工业设计领域设计管理的内容和必须考虑的9个问题,指出对于设计管理模糊理解的弊端,并提出设计管理还应在伦理、道德和价值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星 《包装工程》2020,41(20):310-312
目的 探究体验式设计的特点及优势,分析其给现代家具设计所带来的全新理念与设计形式。 方法 结合家具的产生背景和时代发展所赋予的各种创新变革,总结家具设计的特点与功能,引出体验式设计,再从细节之处分析体验式设计在真实性、互动性、人性化方面的突出特点,并指出该设计理念对家具设计的积极意义,最后从互动式体验、人性化体验、仿生式体验、安全化体验等角度,论述体验式设计在家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路径,探索该设计思路下的现代家具设计发展方向。结论 体验式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个性化的表现,满足了人们对家具产品的各种需求,促使人们对其产生好感,同时更加注重创新,给予了家具设计更多的可能性,有效提升了家具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5.
韩彩彩  王时英  王晓晨 《包装工程》2017,38(14):159-163
目的以慢设计为理念进行产品设计。方法从产品角度出发,分析慢设计理念下的具体案例,并整理归纳出慢理念的特征和应用方法。结论总结了慢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指导方法,为中国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坤茜  林捷晖  徐人平 《包装工程》2006,27(4):214-215,226
界面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界面设计直接关系到产品功能的正常发挥、造型质量的优劣以及操作的宜人性.本文在分析设计数学与产品界面关系的基础上,从比例、分割、数列、组合、集合的角度出发,探讨设计数学在产品界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该研究有利于在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心理上的审美意识交流,为产品界面艺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设计奖项获奖案例中的优秀设计知识的有效重用,对获奖案例中的设计知识类别和表示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设计奖项获奖案例中的设计知识内涵;引入本体概念,根据本体的四元组模型构建获奖案例中设计知识的本体结构。以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中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类获奖案例为例,通过语言逻辑学、语义研究等方法对获奖案例的设计知识进行概念、本体属性、概念关系的描述和定义,从而搭建设计奖项知识(DAK)模型,并借助OWL语言和知识图谱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类获奖案例中设计知识的语义表示。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设计奖项获奖案例知识模型,为设计奖项中的优秀设计知识储存、管理、重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熊建新  祝丽莉 《包装工程》2007,28(8):68-69,163
运用创新设计原理,对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创意、空间设计、室内陈设和个性化设计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使室内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在功能上的需求,并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论通用设计思想指导下的工业设计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范劲松  安军 《包装工程》2006,27(4):223-226
在详细介绍了通用设计的基本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其深刻的社会、技术和经济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通用设计的7项基本原则,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在工业设计中通用设计思想与产品开发战略的统一.最后结合实际的工业设计成功案例,分析和探讨了通用设计思想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坐具设计中的设计符号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凯  俞莲 《包装工程》2012,33(2):36-38,50
旨在从设计符号学的角度来研究坐具设计,在坐具设计的符号系统下,论述设计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编码与传达以及其在坐具设计中的应用。把坐具产品作为符号,把符号学原理运用到坐具设计中,分析坐具符号的所指与能指内涵,更好地体现出坐具设计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象征价值等,为人类生活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