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螺杆桩机动力头双电机转速不均的问题,对桩机钻进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特点进行了研究,对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钻进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双电机模型,设置了合理的系统参数,利用Simulink对螺杆桩机电机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双电机转速的特性曲线;对采用了模糊控制器的螺杆桩机钻进控制系统进行了实地试验,并测试了动力头双电机的转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双电机最大转速差明显减小,显著改善了动力头双电机转速不均的问题;实地测试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模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该研究为螺杆桩机钻进控制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和有效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3.
4.
论述了一种数字阀控径向柱塞变量泵恒功率控制原理,借助功率键合图建立了变量机构的动态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语言进行仿真研究,为设计和实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ZLG22米折塔履带式螺杆桩机是一种新型桩基础施工设备,它具有结构紧凑,施工效率高,搬运拆装方便等优点,主机桩架和各部分及功能采用液压控制并实现,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6.
恒功率径向柱塞变量泵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恒功率变量泵进行了动态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理论和仿真均表明,恒功率控制系统是成功的,各调节机构能在系统工作时正常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基于对金属板材形容器封头旋压机床设备的主轴和成形辊二机构和啮合点处同步控制问题的分析,设计了恒功率同步自适应控制系统。经测试与使用实践证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恒功率变量柱塞泵的仿真模型,调节仿真参数后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与样本曲线接近,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所建模型分析得出了负载变化、换向阀开度对于恒功率控制柱塞泵变量的影响,为恒功率控制柱塞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恒功率变量依靠其恒功率控制装置,实现液压泵输出流量与工作压力之乘积等于或接近于一恒定值。由于恒功率变量泵具有能充分利用原动机功率、减少原动机驱动功率等优点,因此在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恒功率变量泵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恒功率变量是根据拆线拟合依靠多根弹簧(利用弹簧的不同刚度)来实现的,都图1所示。这种恒功率控制装置不能充分利用原动机的功率,功率损耗较大,另外控制精度也不高。下面介绍一种新型的通轴斜盘式恒功率变量泵。这种新型的恒功率控制装置是利用杠杆力短平衡原理对液压泵实行恒功率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12.
该文详细介绍了A10V028DFLR复合控制泵变量机构调节原理,探讨了其参数调整方法和故障分析与处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能量损耗,对液压泵回路的节能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针对液压泵系统的一些节能措施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恒功率变量泵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变量泵的响应性和稳定性,该文以A11V系列变量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建立并分析了变量柱塞泵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得出结论:要改善系统应主要增加一阶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基于AMESim搭建了变量泵主体及恒功率控制机构的物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利用AMESim批处理功能探讨了主要参数对响应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合理论及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阶跃负载下较原来系统调整时间缩小了41%,超调量由原来的46.1%降到3%,变量泵控制系统响应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16.
以AMESIM软件为工具,对泵控液压机系统的位移控制性能进行优化,为进一步的系统优化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了液压马达变负载恒速控制的3种形式:变转速电机控制、比例阀控制、比例泵控制。针对每种控制形式的控制方法和特点,分别建立了3种恒速控制形式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响应特性作出预测。通过实验得到3种控制形式的动态响应曲线,对比发现阀控系统超调量最大,响应时间最短;泵控系统超调量最小,响应时间最长;变转速电机响应特性处于两者之间。基于PID控制对3种恒速控制动态特性进行了对比,有助于液压马达在不同工况要求下选择不同的恒速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