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子彤  胡夏闽 《钢结构》2002,17(5):41-44
介绍了预弯预应力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 ,并对预弯预应力组合梁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可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2.
预弯预应力梁是利用钢梁自身的变形,对下翼缘施加预应力的一种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弯预应力梁的结构原理、结构受力性能及其施工要点,分析了预弯组合梁在桥梁上的应用。对预弯组合梁的设计及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大力  宋进青 《市政技术》2003,21(6):354-356
预弯组合梁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预弯组合梁是利用工字钢梁的预弯回弹力对混凝土施加 预应力。此项技术在北京及城市跨河桥中均属首次使用。  相似文献   

4.
钢骨预弯预应力组合梁自重轻、刚度大,并降低了梁高。本文主要介绍了莘奉金高速公路(北段)工程中春申路立交桥、金都路立交桥2座跨线立交桥所采用的大跨度预弯组合梁的结构特点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组合梁,在连续梁体系中存在负弯矩区混凝土受拉开裂的受力不利状况,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介绍采用预弯预应力和体外预应力这两种预应力施加方式及这两种预应力组合梁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预弯组合梁的特点和施工实践,介绍了预弯组合梁的工作原理,针对预弯组合梁施工难点,对40 m大跨度预弯梁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指出预弯组合梁在城市桥梁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刘虎祥 《山西建筑》2007,33(2):89-91
介绍了预弯组合梁的基本概念,对预弯组合梁的制作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从刚度、建筑高度、结构承载力、抗裂性能、结构耐久性等方面对预弯组合梁的结构特性进行了论述,事实说明,预弯组合梁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钟莉 《山西建筑》2010,36(13):61-63
介绍了预弯组合梁的构成,分别从设计、受力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总结了预弯组合梁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预弯组合梁设计常采用的几种方法,对各类型预弯组合梁的受力性能,施工工艺等的研究,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毛学明  万臻  赵人达 《四川建筑》2002,22(3):54-55,57
本文介绍预弯组合梁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的同时,较详细地阐述了预弯组合梁的工作原理及制作工序,并针对当前预弯组合梁桥的设计主要采用人工计算的弊端,提出了PFSAS计算软件,实际应用证明:软件设计合理,是解决预弯组合梁设计计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汪功伟 《建筑施工》2007,29(1):55-58
我国目前尚无预弯组合梁式桥的设计和施工规范。通过桥梁荷载试验研究大跨度预弯组合梁式桥这种新结构的技术状态,以对其投入运营后的受力性能作出估价。试验成果表明,工程实例所示预弯组合梁式桥的承载力、挠度、动力特征等满足设计荷载等级的要求,为今后对预弯组合梁式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福州市某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为对象,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模型,将有限元值与实桥静载试验值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提出了考虑预加力效应的截面尺寸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预加力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预加力对截面尺寸优化效应的方案在技术上可行,预加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结构的受力性能,且经济效益较显著,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结合该基础工程成功实施的经验,阐述了潮汐河段超大群桩基础钢混组合桩设计、冲刷防护设计和防撞设施设计等设计关键技术以及钻孔平台搭设、防护工程施工、桩端压浆施工、钢吊箱施工和承台施工等施工关键技术,为同类基础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建筑结构埋深不断增加。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地下结构就会受到较大的浮力,因此需要在结构底板下设置抗拔桩。为了研究后张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灌注桩的受力机理,首先通过试验测试了预应力钢绞线和水泥净浆的粘结强度。然后,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粘结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后张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桩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其受力机理,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后张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灌注桩侧摩阻力由桩顶至桩底逐渐增加,持力点主要在桩底部,而预应力的施加不仅可以避免裂缝的产生,还可以抵抗“泊松效应”而产生的“颈缩现象”的影响,对提高桩体的抗拔性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采用ABAQUS连接器单元模拟钢-混界面黏结滑移特性,并将预应力效应转化为界面法向力作用,建立了考虑法向力作用的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试验的有限元模型,比较了试验和有限元模型的黏结滑移形态和黏结滑移曲线,分析了钢-混界面黏结滑移受力性能,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和法向力大小对界面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ABAQUS连接器单元能比较合理地模拟钢板-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性能; 法向力对界面峰值黏结力和残余阶段黏结力影响显著,但对峰值滑移量影响较小; 混凝土强度显著影响峰值黏结力,但对峰值滑移量和残余黏结力影响较小; 所得结论可为钢-混界面黏结滑移性能研究的有限元建模及黏结滑移关系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竖向受荷长短桩基础的位移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个竖向荷载作用下长短桩群桩基础中单桩的桩侧摩阻力分布函数表达式,基于变形协调关系、桩体的物理方程和力的平衡关系,推导出长短桩群桩基础中联系桩顶荷载和桩顶位移的刚度矩阵。该刚度矩阵可用以分析竖向受荷长短桩群桩基础的位移。应用该方法时,桩体不需要划分单元,而且对于不同长度的桩组成的群桩基础具有分析过程的不变性和最终刚度矩阵大小的不变性。将本方法与边界单元方法、有限单元方法进行了比较,证实该方法是可行的,且计算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先张预制抗拔方桩应用研究及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抗拔桩一般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其截面配筋是由抗裂性控制的,桩身抗拉强度有很大富余,不经济.而预应力技术可以在满足截面抗拉强度的同时,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另外,从考虑提高桩侧摩阻力的角度来说,方形截面也比圆形截面有利,但先张预制方桩作为抗拔桩目前还没有在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计算,对先张预制抗拔方桩和钢筋混凝土抗拔桩的受力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先张预制方桩作为抗拔桩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分析考虑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效应,建立简化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支座开裂区长度以及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计算公式,给出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跨中挠度的计算图表。分析结果表明,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筋的内力值精度较高,不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较试验值偏大,考虑预应力筋内力增量的变形计算值精度有明显提高,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参考。最后在两跨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变形计算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聂建国  温凌燕  刘冬林 《工业建筑》2003,33(12):9-11,23
钢 -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在预应力作用下 ,产生向上的挠曲变形 ,使其在使用荷载下的总变形减小。将预应力作用产生的反拱效应考虑为对组合梁刚度的增强 ,建立了任意荷载下适用于预应力加固梁和非加固梁的统一刚度计算公式 ,并提出了刚度增强系数的具体表达式。该公式简单明了 ,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承载力试验,研究了负弯矩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开裂和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负弯矩区组合梁施加体外预应力后,可有效提高截面的开裂弯矩。负弯矩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预应力增量很小,可忽略。一般情况下,对负弯矩截面施加体外预应力,不会提高截面的屈服承载弯矩。负弯矩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受失稳控制。把预应力作用作为等效荷载,探讨组合梁失稳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采用BS5400:Part3方法计算了预应力组合梁的失稳临界弯矩。  相似文献   

20.
金全兵  侯根然 《山西建筑》2007,33(14):62-63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指出钢筋混凝土矩形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一般采用“叠加法”,介绍了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处于适筋或构造配筋界限状态下的配筋设计的方法及适用范围,以供设计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