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嵌岩扩底抗拔桩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国网路平―富乐500 kV双回线路工程中嵌岩抗拔桩极限载荷试验,针对其中3根嵌岩扩底抗拔桩,对其桩顶荷载位移关系曲线、桩身轴力及桩身侧摩阻力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所处岩土层相同、桩长接近的抗拔桩,嵌岩扩底抗拔桩较等截面桩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极限抗拔荷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桩顶位移。扩大头所处岩层性质对其所能提供的抗拔力影响较大,处于中风化岩层中的扩大头所提供的抗拔力要显著大于位于强风化岩层中的扩大头所提供的抗拔力。对同为扩底型的嵌岩抗拔桩,桩长较短时,扩大头提供的抗拔力占桩体极限抗拔荷载的比例更高,扩大头的扩底作用更显著。对于扩大头位于中风化岩层且扩大头上部等截面段具有一定厚度的黏土层与强风化岩层的抗拔桩,其等截面段与黏土层、强风化岩层接触部分极限侧摩阻力可在规范建议标准值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工程2根人工挖孔桩静载试验的结果,预测了桩的极限承载力,并根据侧阻力随荷栽和位移增加的变化情况,证明了护壁的存在对侧阻力后期的发挥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说明目前设计时不计桩侧摩阻力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桩端及桩侧承载力所占的比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孔桩进入强度较好的风化岩以上岩土层时,不设护壁时的桩侧阻力相当可观,设计时应当考虑其桩侧阻力的贡献:如果设计扩大头将破坏其侧阻力的发挥,甚至会因桩端土层的软化而导致工程事故发生.造成工期延误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基此,文章最后提出了挖孔桩优化设计和施工工艺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竖向荷载作用下超长群桩的模型试验数据,分析了黏性土中桩距为6d的高承台超长群桩的承载性状和群桩效应.结果表明:按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群桩效应系数与试验值较吻合,理论值对实际工程中超长群桩承载力的计算是偏于安全的,可为今后超长群桩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例指出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已广泛使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码头、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大型建筑工程中,以及桩基类型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损失及负面影响,在分析了五种打桩公式、提出了通过实测静态承载力以与打桩公式的计算结果建立可靠的相互关系的观点、修正了打桩公式的同时,也分析研究了应力波理论在当今桩基工程上的应用,并从桩头碎裂、桩尖破坏、桩身断裂三个方面结合理论与实例阐明断桩情况、原因及防范措施,最终给出了断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利用现行规范公式计算PHC管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值存在结果偏低的问题,根据竖向静载荷文献资料,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和Usher曲线模型预测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并采用MATLAB软件实现预测模型算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与竖向静载试验数据级数选取、预测距离有密切关系;Usher曲线模型对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精度大大高于灰色模型,此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PHC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夯扩桩的设计及工程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锤击沉管夯扩桩的沉管控制原则.通过理论分析及工程实例,比较分析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与静载试验值,提出了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第6.4.13条桩端扩大头算式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路堤荷载下刚柔性桩对深厚双层软弱地基的加固效果及其桩土荷载传递规律,结合连云港港某铁路软基处理工程,采用带帽预制方桩和带扩大头的双向搅拌粉喷桩联合加固,对路堤填筑过程及预压期内地表沉降、桩土差异沉降、深层水平位移、超静孔隙水压力、桩土应力比以及桩土荷载分担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载荷试验中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外荷载增加而增加;地基变形发生在填土期,预压期内沉降变形继续并逐渐趋于稳定;填土荷载向刚性桩及搅拌桩桩顶集中,刚性桩桩顶应力增长较快;面积置换率为22.2%的预制方桩(含桩帽)承担了56.2%的荷载,但其承载力只发挥了不到18%;面积置换率和土质条件是桩土荷载分担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变截面异型桩沿桩身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变截面环段,通过独特的桩土相互作用,在提升桩侧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桩身的结构强度。为了研究变截面效应对变截面异型桩承载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变截面环数、变截面段直径对变截面异型桩桩周土体位移场、桩身轴力、桩段侧摩阻力的影响;采用规范经验公式和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比不同土质条件下变截面效应对桩的竖向极限抗压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变截面异型桩竖向受荷时,桩周土的破坏形式由变截面环区域的局部破坏,逐渐转变为沿着桩变截面外径的整体剪切破坏;优化变截面的环数可提升变截面异型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变截面异型桩的桩身轴力和桩侧阻力的整体分布趋势同普通管桩一致,变截面段轴力和侧摩阻力远大于非变截面段,且桩身强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规范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变截面异型桩极限抗压承载力,较数值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该研究为变截面异型桩承载性能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工程实际有效应用变截面异型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朔州某电厂夯扩大头桩与素土挤密桩和后压浆旋挖灌注桩与素土挤密桩2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对比,揭示了黄土湿陷性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并得出了优化地基处理方案,为以后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设计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振动挤密砂桩与振冲碎石桩抗液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室内外试验结果,探讨饱和粉砂粉土液化剪应力与剪切波速的相关关系,得到应用现场波速法测得结果分析液化势的实用公式。本文继而利用上述结果分析振动挤密砂桩和振冲碎石桩加固饱和粉砂粉土地基的抗液化性状,分析了砂桩间距的影响和预振时间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无井阻的碎石桩排水效应的简化分析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有限元模拟现场试验并以此设计34组对比模型,全面深入研究支盘桩承载性状,揭示内部工作机理。以相同扩径体数量的纵向对比,总结出侧阻力主要在前期发挥作用,端阻力主要在后期发挥作用,扩径体位置越深,支盘桩后期承载力越高,沉降曲线越缓;以不同扩径体数量的横向对比,发现承载力提高效率和扩径端阻力发挥效率的变化规律:扩径体数量设置过多,会使桩基承载力提高效率降低,扩径端阻力也不能正常发挥。为使经济性达到最优,建议最佳扩径体数量为2~3个,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循环荷载作用下有无侧向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性状,进行了循环荷载作用下有无侧向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室内大比例模型对比试验,基于模型对比试验实测结果,分析了侧向约束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变形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侧向约束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明显低于无侧向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沉降。侧向约束对降低复合地基沉降的效果随着循环荷载比的增大而变得更加显著。因此,侧向约束对限制软土的侧向变形、降低复合地基的沉降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Y形夯扩桩是一种具有异形截面的混凝土灌注桩,该桩具有异形桩和夯扩桩的优点,能够在保证承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小混凝土用量,降低造价。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桩土受力模型,对受力变形性能进行分析,为其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天津某小区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根基础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桩在软土地基应用的承载特点和检测效果,实践证明,该桩性能显著提高单桩承载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无土工格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沉降随荷栽的变化规律、平均桩一土应力比以及桩身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有土工格栅复合地基与无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相比,平均沉降小,平均桩一土应力比大,桩身轴力大;在相同的荷载时,桩身轴力中桩最小,角桩最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向冻结的方法,针对季节冻土区扩底桩的抗冻拔能力,分别选取不同扩角(无扩角直桩、45o、60o、70o)和不同埋深(240、290、340 mm),以及不同扩底直径(74、98、114 mm)的扩底桩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3组试验的最终冻结深度分别为19.51、14.36、14.80 cm.不同扩角...  相似文献   

17.
干硬性夯实混凝土与普通浇注混凝土材料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干硬性夯实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首先通过室内击实试验获得了干硬性夯实混凝土材料在不同水泥掺入比下的最佳配合比参数,然后采用最佳配合比参数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建立了干硬性夯实混凝土的水泥掺入比与抗压强度关系曲线,进而分析了干硬性夯实混凝土与普通浇筑混凝土的工程特性对比关系.试验研究表明:通过夯实成型的干硬性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峰值应力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楔形桩楔角相同时,桩身峰值应力所对应的深度基本为一个定值,且与竖向荷载大小关系较小,进而提出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的概念;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与楔形桩楔角的关系,在数值上可以近似用直线与抛物线分段拟合,且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