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木漆树密植丰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小木漆树4种栽值密度试验表明:每亩栽植密度在120株以上,其树高生长突出,胸径生长较差;而每亩栽植30株,其单株平均产漆量最高,但亩产漆量又较低。小木漆树较合理的栽植密度是每亩70~100株之间。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探讨优良漆树品种的平均产漆量,我们对漆树品种选优中的实测数据,作了大量计算和统计分析,得到了两个数学模型。一是对实测数据进行检验的经验公式,二是优良品种的判别函数式。现报告如下。一、对实测数据的检验一个漆树品种或单株产漆量高低,除其本身的遗传特性之外,还随割口数和单口轮刀次数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平均产漆量X,这个变量是受口产X,和百厘米割线产  相似文献   

3.
<正> 大毛叶漆树有八十余年的栽培历史,形态特征一致,遗传性稳定。竹溪县共有资源410万株,其中幼龄树21.6万株(包括近年推广栽培的在内),中壮龄林19.6万株,常年产漆量210担左右,约占全县总产漆量的19.1%。竹溪漆之所以荣列为全国的五大名漆之一,除大巴山的特殊气候、土质适于漆树的生长发育而外,与大毛叶品种的特性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漆树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分布较广,生产和利用历史悠久,生漆产量和出口量历来居世界首位。由于漆树品种不同,植株立地条件各异,单株产漆量也有很大差别。就全国而言,单株年平均产量为0.3市斤,但有的单株产量可达0.5~1.0市斤,最高可达18市斤。因此,生漆增产潜力很大。如何挖掘这种潜力,以便增加更多更好的生漆,满足国家建设、人民生活平和外贸出口的需要,全国各地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剌激漆树增产生漆,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5.
<正> 为比较不同口型的产漆量及割口愈合效应,借以探索适合黔西北等大木漆产区的合理采割口型,我们从1979年起,连续三年开展了这项试验,现报告于后。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漆林选自黔西县新田公社余家寨生产队,漆林立地条件及经管水平大致相同。1979年以平均胸围为主要指标,结合枝下高、冠幅等长势情况,选择25龄左右的大木漆树50株,分为5组,每组10株,平均胸围68厘米,分别采用当地传统口型——一字多口型、倒八字二口型、一字二口型、一字二口“一试灵”涂抹(以下简称施药型)和一字一口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对1984年春定植于康县牛头山漆树品种比较试验区的3个引进品种和1个地方品种生长量和产漆量的测定比较研究结果。其中大红袍、金州红生长快,开割早,产漆量高,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161.825克和147.375克。建议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这2个品种,使之发展为海拔1500米以下适宜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 林木表型性状测定在国内外巳报道的有松类、杉类的针叶用材树种和其他经济林树种。关于漆树的不同农家品种无性系子一、二、三代流漆量测定及对比试验还未见报道。1980年西安植物园张继祖、周丕振曾报道过《漆树苗期产漆能力测定法初报》。 1982年我们结合漆树早期产漆量测定的研究,对大红袍、火焰子、秦佛漆树、红皮高八尺、金州黄、黄茸高八尺等农家漆树品种,分别作了无性系子一、二、三代(用F_1、F_2、F_3符号代表)流漆量的观测及品种产漆量对比试验。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已筛选  相似文献   

8.
<正> 大红袍漆树生长快、产量高、漆质好。近年发现它是自然三倍体漆树,身价更有提高,无疑是我国的珍贵稀有品种。大红袍漆树单株或少量群体的产漆量曾作过对比研究,但群体较大的纯林产漆量尚未研究。1976年在陕西省平利县斤姜湾栽植下一片  相似文献   

9.
<正> 漆树(R.verniciflua)早在多年前就用于生产生漆,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经济林树种之一。野漆(R.succedaneum)和木蜡树(R.sylvestre)(在福建分别俗称“福清漆”和“黄毛漆”)的树液中虽然都含有漆汁,但产漆量低且漆质差,都处于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10.
宿迁市黄河故道堤坡引种漆树试验,漆树生长发育周期良好;苗木出圃率高;13年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和单株产漆量等,达到陕西省 DB 标准;生漆质量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培育容易,易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品种为落叶乔木,适生于亚热带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区,春秋两季均可栽种,4月萌芽,5月开花,9月果熟,10月落叶。造林后8年可投产割漆,单株年产漆量0.35公斤,漆酚含量76.43%。是漆、籽、材兼用的优良漆树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 1981年以来,我们曾对1~5年生的漆树苗木,采用了半叶法和流漆带法,结合径、高生长量,进行了产漆量的早期预测。1983年,我们又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称重法预测产漆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本规程适于漆树采割生漆时使用。1.开割指标1.1大木漆类型品种,胸围大于或等于50厘米,树龄在9~10年,树皮裂纹明显的树开割。1.2小大木漆类型品种,树龄在7~8年,胸围大于或等于40厘米,树皮裂纹明显的漆树开割、  相似文献   

14.
<正> 浦城小木漆是华东地区优良漆树品种之一。在适宜的生态、栽培条件下,生长快,产漆早,割漆期长,漆酚高达71%左右。而且容易繁殖,在闽、浙、赣交界的浦城山地,栽培较多。目前,尚有40~50年生大树,单株年产漆可达半斤左右。适地适树是漆树速生丰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漆树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预测漆树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明确影响漆树生长的各立地因子的主从关系,选择漆树生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外有关漆树(Rhus verniciflua)采漆的方法问题,作者曾就日本式搔漆法和朝鲜式火炙法作过报道。本文就日本式搔漆法生漆的产量和品质分析如下,作为前篇解说的补充,以飨读者。一、产漆量日本式采漆总称为搔漆法。鉴于搔漆方式和间歇期不同,分为杀搔、鼓搔、一年养生搔和三年养生搔法四种。因各法搔漆时间延续天数及采漆回数不同,导致生漆产量有明显差异(表1.2)。  相似文献   

16.
树高10~15米,树冠伞形,主干明显。种栽后10年可投产。该品种适生于300~1500米的低山区。纯林每公顷栽植900株,单株年产漆0.49公斤,漆酚含量67.34%。是漆、籽、材兼用的漆树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从1984年开始,苗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造林采用4×4平衡格子设计,对本地和外地引进的16个漆树(农家)品种进行了品种栽培试验,以观测不同漆树(农家)品种在我地的生长,产漆优劣、产漆量情况。本报告以苗期生长量和1987年底幼树生长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说明各品种苗期树高、地经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造林后三年幼树生长量有差异比较苗期不明显,并用SR检验了各品种间生长量差异程度。  相似文献   

18.
薛建宏 《中国生漆》1989,8(2):16-19
<正> 我区漆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面积较大,是全省生漆的重要产区之一,到1987年底,全区漆树面积已发展到1.6万亩,年产生漆5.84万斤。为了解和掌握漆树的生长、产漆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笔者于1986年4月至12月,在金寨县双河区进行了调查,本文试就环境因子对漆树的生长、产漆量的影响进行浅析,并提几点建议,供参  相似文献   

19.
<正> 陈坤龙1972年开始割漆。由于他虚心学习,勤于钻研,较快地掌握了割漆技术。他割漆一是割口小,口形整齐,伤树轻,愈合快。据随机抽样的245个1979年割口(牛鼻形刀口)统计,已愈合70%以上的38个,愈合60~70%的57个,愈合50~60%的128个;愈合50%以下的22个,占8.9%。二是生漆产量高,质量好。他1972年开始割漆,刀产223斤,1981年割一路漆树,因天雨少割两遍刀,割漆54斤,折刀产324斤。盘煎鉴定漆酚含量最低为72%,最高为74%,达到优质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 割漆是栽培漆树的主要经济目的,而漆液又是漆树树皮的韧皮部分泌蓄藏的,因此,割漆就要切开树皮让漆液流出。传统割漆法属于养生割漆法,目的在于使割口愈合后再度割漆。这就必须探索漆树割口的愈合速率及其规律,从而找到割口早期愈合优势,加速割口愈合,缩短歇年而增加漆树产漆能力。作者在黔西县土产公司支持下,进行了该项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