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头C发酵液,确定头C发酵液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可压缩性指数在0.30~0.45之间。提出有效透膜压差的概念,认为膜通量与有效透膜压差成正比,对膜通量分析有积极作用。进一步探讨发酵液可压缩性对膜分离的影响,得出结论:可压缩性指数越小,有效透膜压差和透过通量越大,越有利于膜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外加磁场影响膜分离土霉素发酵液过程的实验研究,发现外加磁场有助于提高膜通量,在外加磁场条件下,有利于改善膜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微孔陶瓷管为载体,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复合超滤膜。以1 g/L聚丙烯酰胺(PAM)为料液(目标污染物),以膜截留率及膜通量为实验参数,研究了复合膜的光催化-膜分离耦合作用,耦合时的膜通量较单一膜分离的膜通量提高了60%;以0.5 g/L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天然大分子料液,采用无光照料液过膜-紫外光照清水过膜的交替间歇运行方法,膜通量可恢复60%以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外加磁场对膜分离土霉素发酵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磁场有助于提高膜通量,在外加磁场条件下,有利于改善膜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
邵文尧  倪洁  张智翔 《广东化工》2011,38(3):271-272
简要介绍膜分离技术,采用超滤膜、纳滤膜对泰乐菌素发酵液进行脱色除蛋白试验。通过考查该体系膜通量、发酵液浓缩情况及滤液质量等,发现采用膜系统处理泰乐菌素发酵液在工艺、技术上是可行的,比传统过滤方式具备很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微滤过程阻力分析及过滤速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膜分离基本理论为基础,依据实验结果,研究微滤过程中微粒在膜材料上的吸附和沉积及其对膜透过液流动的影响,建立了吸附阻力和沉积层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就各项阻力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小这些阻力的途径。在分析膜分离阻力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计算微滤膜通量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平均偏差为5.9%,明显优于同类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正渗透膜分离系统为实验装置对某校园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正渗透膜在膜朝向不同时对水通量和氮的截留效率的影响以及膜污染的状况。结果表明,正渗透过程活性层朝向原料液侧的FO模式下水通量下降趋势较小,水通量较稳定,且对污水中的氮污染物的截留效果好于压力阻尼渗透过程活性层朝向驱动液侧的PRO模式。FO模式运行下的膜污染比PRO模式相对较轻,污染物质在膜的活性层表面形成了胶状层,采用去离子水浸泡+设备运行冲洗的物理方法对污染的膜进行清洗后,膜活性层表面的大部分污染物被清除,膜表面的初始形态可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8.
王晓静  尹欣 《化工机械》1999,26(3):139-142
通过旋叶式动态膜滤机装置的实验,利用核孔膜α 淀粉酶发酵液和2709碱性蛋白酶发酵液进行了菌 酶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膜滤技术在酶制剂生产中直接用于酶发酵液除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能更好地预测工艺条件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输入变量为压差、流速、浓度和温度,输出变量为膜通量的预测模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训练预测模型,得到的网络模型整体误差平方和仅为0.014 5;计算值与模拟值相比,10组不同条件的膜通量平均预测误差仅为1.1,证实了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膜通量预测模型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好,有较好地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工艺参数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污泥浓度情况下,投加硅藻土运载平板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的投加可改善平板膜的分离性能,提高膜的水通量:硅藻土存在最佳的投加量,在此投加量下,水通量最大提高率为:污泥浓度为6g/L时,提高约39.7%:9g/L时,提高约32%;12g/L时,提高约23%;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投加硅藻土对改善平板膜通量的效果逐渐变得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某车辆厂洗车废水的试验研究,找出一个能满足恢复膜污染的最小曝气量。通过调节曝气量,考察各运行工况下,曝气强度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求出不同曝气强度条件下的膜通量。结合理论计算,分析曝气量和抽停时间比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陶瓷膜分离净化硫氰酸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陶瓷膜分离净化湿法腈纶溶剂硫氰酸钠物料,分析了膜通量随运行时间的衰减变化趋势及浓缩倍数与膜通量衰减的关系,确定了恢复膜通量的方法,比较了不同膜管的分离效果和分离特性。结果表明:陶瓷膜能有效截留硫氰酸钠物料中的杂质,水不溶物去除率大于75%;膜通量都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当平均膜通量低于设计膜通量时,可采用热纯水进行洗脱,使膜通量恢复;当热纯水无法使膜通量恢复,可采用化学方法或更换膜管;不同膜层厚度的膜管对膜通量影响不大,但厚层膜管的分离除杂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动态无机膜处理污泥后的清洗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动态无机膜处理污泥混合液后的膜清洗进行了研究。实验先用涂膜后的无机膜管处理污泥混合液,在膜管污染后再进行清洗实验。清洗过程中测量了高速冲洗、反冲、碱洗、酸洗后的膜管通量的恢复率,主要考察了酸碱洗顺序、时间、浓度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在选择的清洗条件下还进行了涂膜后的反复清洗实验和与未涂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清洗工艺为:高速冲洗-自来水反冲-碱洗(0.2mol/LNaOH)1h-酸洗(0.1mol/LHCl)1h;反复清洗后,涂膜后的膜管通量恢复均在90%左右:对比实验证明,涂膜后的膜管通量恢复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曝气强化管式膜超滤高岭土混合液,考察了低膜面流速下曝气对强化膜分离过程影响,探讨了曝气对膜面水力特征及膜污染过程影响,并对过滤介质影响及膜污染阻力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膜面流速下,通过向管式膜引入曝气使膜表面形成气液两相流,可实现膜通量稳定保持在15L/(m2·h)以上。不仅如此,曝气的引入使膜表面雷诺数由1800~2500增至3300~4500,显著增强了膜表面湍流程度,并且实现了低膜面流速下使膜污染指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节省了运行能耗。此外,曝气的引入主要减轻了膜表面滤饼污染,使膜过滤总阻力减小且对高岭土截留效率影响不大,但强烈的膜面传质使高岭土粒径有减小趋势,并且膜表面形成污染阻力以不可逆污染层为主,不利于膜污染长周期控制。  相似文献   

15.
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FMC)作解吸装置,选取N-甲基二乙醇胺(MDEA)?二乙醇胺(DEA)混合吸收剂为富CO2吸收液进行膜法解吸及再生实验,考察了解吸温度、解吸压力和液相流速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再生液的CO2二次吸收和解吸性能. 结果表明,在取样时间20和40 min下,混合吸收剂最佳溶质摩尔比为MDEA:DEA=1:0.6. 适当增大解吸温度、液相流速及负压压强可有效提高CO2的释放流量和解吸率. 60℃时CO2释放流量峰值为101.29 mL/min (峰值前移),CO2最终解吸率为61.51%,比30℃时分别提高了56.14%和50.5%;解吸压力20 kPa时CO2释放流量峰值和最终解吸率分别为96.17 mL/min (峰值前移)和58.66%,比65 kPa时分别提高了62.21%和16.85%. 流速为0.08 m/s时CO2释放流量峰值为88.65 mL/min (峰值未前移),最终解吸率为55.63%,比0.02 m/s时分别提高了43.45%和30.13%. MDEA?DEA再生液循环使用5次后CO2吸收容量为原液的70%,二次解吸率为原液的60%,无明显下降. 膜法解吸混合富CO2吸收液效果良好,且再生液具有优异的二次吸收和解吸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陶瓷膜洗涤超细TiO2粉体中Cl-的过程,确定了适合的跨膜压差和膜表面流速,并采用阻力系列模型分析膜污染机理,确定有效的膜再生方法。此过程渗透通量随跨膜压差和膜表面流速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减缓。合适的跨膜压差和膜表面流速分别为0.10—0.15 MPa和2.0 m/s;主要的膜污染来自粉体在膜表面的沉积;单一的化学和物理清洗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采用纯水浸泡、超声波清洗和质量分数0.5%的HCl清洗可使纯水通量恢复至新膜的72%以上,且多次的清洗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的减压膜蒸馏技术对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镁等盐溶液进行脱盐处理,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流量、料液浓度和冷测真空度对膜的渗透通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真空度及料液流量、温度的提高,膜的渗透通量有增加的趋势。在相同条件下处理不同的盐溶液,膜的渗透通量相差不大,膜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使用0.5mol/L盐酸以及0.05mol/L EDTA清洗被污染的膜效果最明显,可迅速有效地将附着在中空纤维膜上的无机污染物去除,使膜渗透通量得到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超细分子筛在浓缩和洗涤过滤过程中的充分截留。研究表明,采用平均孔径为0.2μm的无机陶瓷膜,在常温、膜面流速为6m/s、分子筛浆液固含量小于40%的条件下,用于分子筛固液分离时,平均渗透通量在200L/(m2.h)以上,滤液中悬浮物含量低于40mg/L。  相似文献   

19.
膜分离技术处理含油废水表现出明显的技术优势,其应用还应解决膜表面易被污染,分离效果逐渐下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滴的易变形性引起的膜堵塞。为解决膜渗透通量与膜选择性的矛盾,本文在市售Al2O3微滤膜孔道表面制备纳米ZrO2涂层,利用纳米涂层改变微滤膜的表面亲水憎油性,阻止油滴的变形。研究了陶瓷膜修饰条件和膜过滤操作参数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涂层能有效提高微滤膜的渗透通量。膜面流速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膜渗透通量,但超过一定程度后,增加不明显。当膜面流速为7m/s,修饰陶瓷膜的最大渗透通量为280 L.m-2.h-1,油截留率为96.4%。纳米涂层修饰微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油滴污染性能,能有效实现稳定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类制药废水污染物浓度高,微生物不易降解,处理难度大。采用纳滤膜分离方法处理头孢唑林酸废水,通过现场实验,确定了工艺参数:料液温度25~30℃,pH值4~5,膜平均通量3L/(m2·h),膜前流速7.14L/(m2·min),膜前压力3.0MPa。并得到头孢唑林酸回收率为90.3%~93.7%。通过经济分析,得出不到2年时间即可回收全部投资,因此认为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处理头孢唑林酸废水中的应用不仅技术上合理,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