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用油酸作捕收剂从重选矿泥中浮选黑钨矿时,泥化的白云母和黑钨矿一起浮起。在这种矿石中,白云母是最常遇到的。在许多已发表的著作中[1,2]指出,在酸性介质中白云母浮得最好,而黑钨矿则在碱性介质中当pH=10时浮得最好。在这样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通过黑钨矿晶体构造的讨论,定量地解释了黑钨矿润湿性存在各向异性的原因,是由于单位晶面上断裂的(Mn,Fe)—O键数不同;计算表明,(001)、(010)和(100)三者的断裂键数分别为0.650、0.626和0.417。因此,黑钨矿在捕收剂油酸钠溶液中疏水性大小顺序为(001)>(010)>(100)。根据YSD静电模型计算,得出MnWO_4的理论零电点为2.75,FeWO_4的理论零电点为1.95,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钨锰矿比钨铁矿具有更低的负电位,可浮性钨锰矿优于钨铁矿。  相似文献   

3.
<正> 为预计煤的可选性,曾采用过多种实验室方法进行试验,而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是过去多次报导过的“定时撇泡法”。报告中所介绍的煤样浮选试验数据绘制成灰分——产率关系曲线(见图1)。这些曲线表示,浮选条件由弱到强变化的6个泡沫产品的灰分与精煤产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37 μm、37~44 μm、44~74 μm 3 个粒级绿泥石进行 X 射线衍射(XRD)分析、单矿物浮选试验、捕收剂吸附规律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绿泥石晶体的各向异性及与可浮性的关系。XRD 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绿泥石粒度降低,平行解理面的含量持续升高,层间解理面优先解离。浮选试验结果表明,3 个粒级绿泥石可浮性顺序为中间粒级(37~44 μm)>细粒级(-37 μm)>粗粒级(44~74 μm)。捕收剂吸附规律检测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十二胺在绿泥石表面的吸附密度随绿泥石粒级减小而降低,而吸附量随绿泥石粒度减小而升高;十二胺主要通过亲固基氨基吸附在绿泥石(001)面,十二胺分子碳链主要沿绿泥石(001)面法线方向分布;与绿泥石(001)面相比,(100)面含有大量正电性金属离子,减弱了十二胺与绿泥石(100)的静电吸附作用,十二胺在绿泥石(100)面的吸附靶向度不高,为非有效吸附;绿泥石(001)面对十二胺的吸附强度大于(100)面。绿泥石晶体的各向异性表现明显,(001)面含量升高对绿泥石浮选有利,在阳离子捕收剂体系中,通过选择性磨矿,提高绿泥石层间解离效率是改善绿泥石选矿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 毒砂是自然金及重金属硫化矿矿石中最常见的伴生矿物。在选矿中毒砂经常混入精矿,降低产品质量,砷又是致癌物质,对精矿含砷量的要求越来越严。因此,研究毒砂的可浮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改善分选效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了毒砂在通常浮选条件下的可浮性。例如矿浆pH值对毒砂可浮性的影响,各种抑制剂对毒砂抑制作用的强弱,某些捕收剂对毒砂与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捕收性差异大小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同、平顶山、介休、牛马司的四种煤样的煤质分析、含氧官能团测定、动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半定量分析,结合煤的基本化学结构特征,作者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煤的基本化学结构、含氧官能团数量、氧化程度与煤粒表面水化膜和可浮性的关系。证明含氧官能团是影响煤粒表面水化膜特性和可浮性的主要因素。从大同弱粘结煤到牛马司焦煤,煤的变质程度增高,含氧官能团数量减少,氧化程度降低,表面疏水性增强、可浮性增大,浮选药耗减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装置,其中,空气含氧摩尔分数低于10~(-6),水中含氧量低于5PPb。在此装置中进行的辉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的浮选表明,在这种条件下,这些矿物是天然可浮的。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研究了辰砂在黄原酸体系中的可浮性和常见重金属离子对其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药易捕收辰砂,硫酸铜和硝酸铅对辰砂稍有活化作用,三价和二价铁盐对辰砂有抑制作用,硫酸锌对它的可浮性影响较小。通过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原子吸收光谱和ζ—电位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辰砂表面电性、辰砂与硫酸铜和黄药及活化的辰砂与黄药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孙传尧  印万忠 《矿冶》1998,7(3):22-28,37
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综述了国内外对各种结构类型硅酸盐矿物可浮性与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关系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磷灰石可浮性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宪  松全元 《金属矿山》1992,21(11):43-46,51
  相似文献   

12.
重晶石基本可浮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油酸钠和氧化石蜡皂为捕收剂,分别浮选重晶石时,它的可浮性具有相似的规律,但对介质的条件(pH值、pH调整剂类别),氧化石蜡皂比油酸钠有更好的适应性。水玻璃对重晶石有抑制作用,腐植酸亦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水的硬度对重晶石的浮选有很大影响。在实际矿石浮选中,证明上述各点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庞庞塔矿选煤厂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浮沉试验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得出其可浮性差的原因是中间密度物含量较高。该煤泥不同程度解离后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煤时间为7 min(平均粒度11.75μm)时,可取得最佳浮选效果,精煤产率达到74.37%,比未经磨煤时提高了6.05个百分点;灰分为9.52%,比未经磨煤时降低了6.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萤石矿物添加不同药剂后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沉降和团聚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油酸钠的加入会显著提高萤石沉降率;当pH值小于8时,草酸钠能够显著提高萤石沉降率,当pH值大于8时,草酸钠会抑制萤石的沉降;萤石矿物颗粒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分散良好,加入油酸钠后,pH值达到8时颗粒开始团聚,随着pH的降低,团聚现象变强;草酸钠的加入对矿物颗粒团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锡石纯矿物各粒级的可浮性。指出浮选粒级的上限和下限,各种捕收剂、活性剂和抑制剂的应用条件。研究结果说明,锡石粒度愈细,比表面积愈大,但各粒级的差比不均衡;苄基胂酸作捕收剂时,-2微米粒级的回收率在80%以上,而较好的浮游粒度是-100+20微米,锡石可浮粒级上限为-150+100微米,回收率为75.6%,下限可达2微米;混合粒级和单一粒级的浮选行为基本相似;锡石柱度愈细,对捕收剂的吸附量愈多,但各粒级间并非等比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文平 《现代矿业》2020,36(5):147-149
为了掌握贵州某金矿石的可选性和对其后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85%的条件下,采用1粗1精2扫单一浮选工艺可获得金精矿含金102.58 g/t、金回收率为91.38%,含银292.50 g/t、银回收率为87.62%的选别指标,研究结果为该含金矿石的可浮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浮选精煤灰分符合要求的条件下,以GB4757中浮选速度试验所确定的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E_j值,作为评价我国煤炭可浮性的依据,并将可浮性划分为极易浮、易浮、中等可浮、难浮和极难浮等5个等级。  相似文献   

18.
对滨湖选煤厂入浮煤泥进行了筛分试验、单元浮选试验、煤泥分步释放试验和实验室浮选柱浮选试验,分析了入浮煤泥的粒度组成,探索了药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评定了煤泥的可浮性,并在相同药剂用量条件下比较了浮选机与浮选柱的分选效果。结果表明:当要求精煤灰分为8.0%时,滨湖选煤厂入浮煤泥为中等可浮;在捕收剂用量为600 g/t,起泡剂用量为600 g/t时,浮选机分选效果最佳;在相同灰分等级条件下,浮选柱比浮选机分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用接触角测量、紫外光谱和微量浮选试验研究了外加电位对合成黄铜矿和天然黄铜矿在戊基钾黄药溶液中的润湿性的影响。矿物电极在固定电位下搅拌 10min后 ,测量了矿物电极表面的接触角。还研究了pH、PAX浓度和抑制剂 (氰化钠、硫化钠和MAA)浓度对合成黄铜矿接触角的影响。用己烷提取了黄铜矿表面上的疏水膜 ,并用紫外光谱对它进行了考查。为了确定黄铜矿浮选的电位范围 ,在pH 10时在控制电位下用天然黄铜矿进行了有捕收剂和无捕收剂浮选试验。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 ,合成黄铜矿和天然黄铜矿具有相近的润湿性。在pH 10和pH 7的 7·10 - 4 mol/LPAX溶液中 ,黄铜矿浮选的电位范围分别为 -0 2~ + 0 2V和 -0 2 5 + 0 3V。在 3种所研究的的抑制剂中 ,硫化钠表现最强的抑制作用。浮选结果表明 ,在没有捕收剂存在时 ,在矿浆电位为 -0 0 87~ + 0 2V时 (用铂电极测出的相对饱和甘汞电极的电位 )黄铜矿浮选 ,在 7·10 - 4 mol/LPAX溶液中 ,天然黄铜矿浮选的电位范围为 -0 2~ + 0 2 0 5V。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