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Ⅱ套催化裂化装置在2010年7月、11月两次重油沉降器待生立管磨穿原因的分析,认为重油沉降器待生立管磨穿与其内部的催化剂流化状态、催化剂循环量过大和催化剂强度大等因素有密切关系。2010年11月22日恢复运行后,采取了停运汽油提升管反应系统、调整待生立管上的松动点、控制催化剂循环量等措施,确保待生立管内部的催化剂流化状态正常、可控。装置恢复运行以来,运行稳定,没有出现待生立管磨穿的情况,为同类装置生产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闫成波 《高桥石化》2006,21(2):30-32
指出了炼油事业部2号催化裂化装置近年来因催化荆待生线路设备磨损而发生的装置操作难度增大、开工周期缩短、烟机机组发电量降低等安全隐患,通过对沉降器汽提段、松动管线以及待生立管测压管等部位操作工况进行分析,找出待生线路磨损的主要原因,从而对设备结构进行适当的改造,避免了由待生线路随开工时间延长而发生损坏对装置造成的影响,对于其它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长庆常压渣油为原料,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研究了反应温度、剂油比[m(催化剂)/m(渣油)]和再生剂/待生剂混合催化剂对渣油裂化性能和混合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庆常压渣油的裂化性能较好,已结焦的待生剂仍具有一定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520℃,剂油比为5,混合催化剂中待生剂的质量分数为17%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中间馏分油的二次裂化反应得到有效抑制,柴油收率提高至24.21%,柴汽比[m(柴油)/m(汽油)]增大至0.56,焦炭产率降低至7.08%。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化工》2016,(6):84-86
介绍了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预热和还原工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使用循环压缩机替代开车压缩机进行甲烷化催化剂预热的可行性,对比了开车压缩机和循环压缩机性能参数,并提出改进方案。经过装置运行验证,使用循环压缩机进行催化剂预热,每次节约装置开车时间31h;同时,将此改进应用在装置停车后催化剂干燥工艺中,同样大大缩短催化剂的干燥时间,减少了装置开停车阶段的生产消耗。  相似文献   

5.
高效待生剂分配器对改善催化裂化再生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设计并建造了一套能够评价待生剂分配器性能的冷模实验装置,检验了依据现有工业设计方法制造的船型和管式分配器模型以及无分配器时的颗粒横向分配性能,对比了3种再生器待生剂入口结构性能的优劣,并找出了它们存在的缺陷。结果表明,在大型工业装置中,管式分配器是唯一能够显著改善颗粒横向分配均匀性的待生剂分配器,但它必须消耗大量的输送风,会因此增加装置能耗,并对待生管路的颗粒输送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船型分配器对颗粒横向分配均匀性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尤其是在大型工业装置中。对于所有待生剂入口结构,增加输送风量能够显著改善颗粒横向分配的均匀性,增加松动风量也能改善船型和管式分配器的性能,但总体上效果不如增加输送风显著,而增大催化剂循环量后,3种待生剂入口结构的颗粒横向分配均匀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恶化。由于受管内气 固相流型转变的影响,管式分配器存在一个临界输送气速,在此临界气速以上,颗粒横向分配均匀性可以显著改善。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待生剂分配器的优化设计以及新型高效待生剂分配器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石化分公司600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2003年停工检修时,发现待生立管四处接管均断裂,导致待生立管上出现2处漏洞,将待生套管滑板摘除,并在套管上割开2块500mm×500mm的弧板。经分析认为,这2处漏洞导致装置运行中催化剂的严重泄漏,使待生塞阀无法控制催化剂的藏量,给装置的安全和平稳生产带来隐患。1待生立管破坏原因分析⑴技术改造原因该装置2001年进行了技术改造,再生器内二段再生改为单段再生,并将待生套筒加高至5m。为达到设计要求,需将待生立管的松动点和密度压降口通过待生套筒焊接至待生立管上。设计是将各引压管、松动点通过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0.70Mt/a连续重整装置再生循环气体中氯化氢的脱除原采用常温碱洗工艺技术,存在再生循环气体中水含量高、再生回路下游低温设备和管道腐蚀严重等问题,因此采用国内开发的“重整催化剂再生气净化新技术”对再生气体循环回路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再生回路下游低温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大为减轻,催化剂的烧焦环境得到了改善,再生后的催化剂活性提高了3~6℃,芳烃产率提高了1.2%。工业应用表明“新技术”优于原常温碱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8.
催化裂化待生剂积炭结构组成的多重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催化裂化待生剂上焦炭的结构成分和结焦位置对深入认识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指导催化剂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以加工减压渣油和减压瓦斯油混合原料的催化裂化工业待生剂为例,通过萃取、溶解催化剂骨架等手段将焦炭分离,同时结合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色 质联用、核磁共振、N2吸附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裂化待生剂上的焦炭含量、结构成分和结焦位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裂化待生剂上焦炭质量分数约为1.9%,包含可溶于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的轻质组分和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重质组分。轻质组分主要由饱和烷烃和轻度聚合的芳香烃组成,质量分数约为27%;重质组分主要为稠环芳烃,质量分数约为73%。焦炭主要存在于待生剂的中孔和大孔中。此结果说明,在工业催化裂化装置中存在通过调整汽提工艺参数进一步降低焦炭产量,从而提高汽油/柴油产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埃索公司设立了专门机构开发和改进FCC工艺过程,增强其可靠性。埃索公司的灵活裂化ⅢR型装置集先进的工艺过程和高度可靠的机械设计为一体,抓住了机械设计与工艺过程密切相关的要点,实现了装置运转可靠,低维修的最优设计。 灵活裂化ⅢR型装置优良的机械特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取消了催化剂循环线路的膨胀节,从而改善了循环管线的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的维修。②所有设备,催化剂输送管线及滑阀均采用内衬里的冷壁结构。③仅把待生立管上的待生滑阀作为主控阀以调节整个系统的催化剂循环量;其他系统的催化剂循环完全由两器压力和立管及提升管的密度等自身压力平衡来调整,从而有效地  相似文献   

10.
0.4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试生产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0.4 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试运投产,分析验证了该装置的主要工艺技术特点,同时对FH-5加氢精制催化剂进行了技术评价.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的一些新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