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处理对Fe-Mo非晶态复合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激光相变、熔化处理对非晶态Fe-Mo合金镀层以及Fe-Mo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表面耐磨性、耐蚀性的影响,发现激光处理的影响较大,而且与激光处理的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电沉积非晶态铬—铁合金镀镀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从三价铬的硫酸盐体系中电沉积Cr-Fe合金镀层的工艺以及镀层的形貌、结构和性能。利用该工艺获得了厚度30μm以上、铁含量(20-30)%的Cr-Fe合金镀层。实验结果表明,该镀层表面结瘤状,含有大量微裂纹,为非晶态结构,具有可热处理性。在600℃下热处理1h后硬度最高可达1400HV以上,因此,可作为经济、耐磨性镀层使用。  相似文献   

3.
电沉积Ni—Cr—Fe—P非晶态耐蚀性合金镀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和电镀实践,优化了镀液配方,获得了Ni-Cr-Fe-P非晶态合金镀层。对镀层进行了XRD、金相分析、SEM、能谱分析、热重和差示热分析及电化学分析测试,证明镀层具有远优于锈钢的高耐蚀性和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4.
非晶态Fe—Ni合金电沉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沉积非晶态Fe-Ni合金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在室温下电沉积出的Fe-Ni合金镀层外观接近镜面。经X-射线衍射及等离子光谱分析证实,所获得的Fe-Ni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结构,镀层中Fe和Ni含量分别为73%-77%和20%-24%,同时含有1.5%-5.0%的P和少量的Cr和B。  相似文献   

5.
基体材料对镍—钨非晶态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能在紫铜,A3钢、Ni基合金和不锈钢基体上得Ni-W非晶态镀层。基体对镀层的影响很大,Ni基合金和不锈钢基体上能得到均匀致密,耐蚀性良好的Ni-W非晶态镀层;紫铜与A3钢上的镀层则存在很多裂纹,防护性差;对A3钢上进行预镀镍处理能改善Ni-W非态镀层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非晶态Fe—Mo合金复合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立群 《材料保护》1993,26(11):15-17
在强碱性电镀液中获取的非晶态Fe-Mo合金镀层表面存在大量微裂纹,往镀液中加入ZrO2,TiO2等微粒可以改善镀层的表面状态,从而使非晶态镀层的硬度,耐蚀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涂抚洲  蒋汉瀛 《材料保护》1999,32(10):12-13
研究发现,非晶态Ni-P合金电镀体系中加入少量的Fe,W等元素对镀层性能有影响,非晶态Ni-P镀层中引入少量Fe,W元素既能保护镀层优良的耐蚀性又可大大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Mo粉载荷量、沉积电流、沉积温度、PH值等对Ni-Mo复合镀层中Mo含量及镀层析氢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中Mo粉功量是为20-30g/L,沉只电流为140mA/cm^3,沉积温度为30-40℃,PH值为9时,可获得性能优良的Ni-Mo复合镀层,其析氢过电位达到最低,约为220mV。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非晶态铁基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电沉积铁基非晶态合金,主要是非晶态Fe-Mo、Fe-W、Fe-P合金研究进展,,讨论了电沉积条件和镀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锌—铁合金镀层耐蚀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酸性氯化钾Zn-Fe合金电镀层的结构。讨论了纯化膜、镀层结构及镀层含铁量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钝化膜中微量铁的存在,使Zn-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纯锌镀层,而含(0.2 ̄0.3)%Fe的Zn-Fe合金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电沉积非晶态Cr-C合金镀层结构变化对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电沉积非晶态Cr-C合金技术,获得了镀态硬度为1100HV的高硬度镀层。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镀层在镀态具有较高的硬度是由于镀层的非晶态Cr-C合金结构。热处理温度在500℃以下时,镀层硬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是由于Cr的微晶化和Cr7C3、Cr23C6等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的结果。500℃以上,镀层表面因高温氧化部分塌陷并呈疏松状态,镀层硬度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2.
非晶态Ni-W-WC复合镀层的制备及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秀峰  刘榕芳 《材料保护》2003,36(4):46-47,50
在非晶态Ni—W合金镀液中加入WC微粒,采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各非晶态Ni—W—WC复合镀层,井考察了复合镀层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镀层中WC微粒的含量随镀液中WC微粒的浓度和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加入WC微粒后所获得的复合镀层仍然是非晶态结构;复合电板的电催化析氢性能明显优于Ni—W合金电板,性能的提高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析氢反应标准活化自由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铁—钼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表面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非晶态Fe-Mo合金镀层在室温下的原碱性镀液中或其他溶液介质中的表面电位、表面形貌的变化。表面电位变正了约200mV,表面形貌为放射花纹状图案。而晶态的Fe-Mo合金镀层则没有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4.
熊晓东  翟玉春 《材料保护》1996,29(11):18-20
给出了铝粉化学包覆镀Ni-Mo合金工艺,并研究了镀液中Ni-Mo摩尔比及镀液温度对镀层合金成分的影响。由XRD谱分析了镀层结构,认为是以Mo为溶质、Ni为溶剂的置换型固溶体,呈耐心立方结构,在电镜下观察了镀层的表面的形貌特征,解释了未能形成非晶态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镀层的结晶析出过程。  相似文献   

15.
非晶态Cr-C合金镀层与晶态Cr镀层的耐蚀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电化学方法对同积法制备的非晶态Cr镀层在几种常见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非晶态Cr-C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均明显优于晶态Cr镀层,文化馆速率约为晶态Cr镀层的0.5%~2.5%,通过对镀层孔隙率和表面形貌的研究表明,非晶态Cr-C合金镀层表面细致、均匀、无微裂纹,抑制了腐蚀微电池的形成,耐蚀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电沉积非晶态Fe—Mo合金的腐蚀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材料保护》1999,32(10):7-9,24
  相似文献   

17.
徐瑞东孙华  郭忠诚 《功能材料》2007,38(A07):2641-2643
研究了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的成分,结构、硬度及形貌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镀层中铜含量随着镀液中硫酸铜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镍、磷含量随着镀液中硫酸铜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铜具有优先析出的特征,导致合金镀层中Cu/Ni质量比远高于镀液中Cu^2+/Ni^2+质量比.在镀态下,Ni-Cu-P合金镀层为含铜、磷原子的镍基饱合固溶体.X-ray衍射表明:在镀态下及300℃以下热处理时,Ni-7.929%Cu-8.227%P(质量分数)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结构,经400℃热处理后,开始有热力学平衡相Ni3P和Cu3P析出,合金镀层已转为晶态结构.Ni-7.929%Cu-8.227%P合金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0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845HV),热处理温度继续升高,合金镀层的硬度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固体微粒对合金镀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形成复合镀层过程中固体微粒结构对基质金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微粒晶体结构的对称性越高,越易使基质合金晶体化;微粒晶体结构的对称性越低,越易保持基质合金的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9.
非晶态铬镀层表面的X光电子能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非晶态铬镀层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根据非晶态铬镀层的特点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于进行表面元素全分析和Ar^+溅射浓度剖析,发现所获非晶态铬镀层由Cr、O和C等元素组成。O和C元素不仅存在于镀层表面,而且存在于整个镀层中。其中O是以-COOH和吸附H2O及Cr的氧化物形式存在;C以-COOH和石墨存在;在Cr则以Cr、Cr2O3、CrO2及CrOOH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