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萍  王宇鹤  李辉  赖普辉  高寒 《化学试剂》2020,42(9):1067-1072
研究枇杷核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相关性。采用比色法测定5种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能力评价不同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枇杷核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且均呈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强,石油醚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弱;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呈显著性相关与还原能力呈极显著相关,可为枇杷核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扛板归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使用不同极性溶剂分别对扛板归进行提取,得扛板归不同极性部位。采用牛津杯法和两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除醇沉物和水相残余物外,不同浓度的石油醚回流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三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三氯甲烷萃取物(1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最强的抑制效果,其抑菌圈分别为21.67 mm和23 mm,MIC均为0.312 mg/mL。结论:扛板归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阔叶十大功劳叶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阔叶十大功劳叶提取物分为正己烷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5个不同极性相态,测定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较十大功劳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十大功劳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抗氧化活性作用差异显著,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于其它萃取相部位。  相似文献   

4.
郭靖  张彦青  尚伟华 《山东化工》2023,(19):17-19+23
旨在探讨金盏花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金盏花粗提物及萃取物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正丁醇层萃取物的总黄酮、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90.04 mgRE/g, 152.66 mgGAE/g。为了评估金盏花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DPPH、ABTS、超氧自由基清除实验和FRAP试验。金盏花正丁醇层对DPPH、ABTS、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104.04,3.78,91.00μg/mL,其FRAP值为1 466.63μmoL/g。在低浓度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其IC50值为50.67μg/mL,FRAP值为1 681.67μmoL/g。研究结果显示,金盏花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这与其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草果为原料,通过50%乙醇、水、乙酸乙酯、丙酮、正丁醇、甲醇和石油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活性物质,探讨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与总还原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NO-2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0%乙醇萃取物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最高,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能力,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50%乙醇萃取物总还原能力、清除ABTS+和DPPH能力最强,石油醚萃取物清除OH-和NO-2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草果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与ABTS+清除能力呈极显著相关,与DPPH清除能力呈显著相关,总多酚含量与ABTS+和DPPH的清除能力呈极显著相关,可为草果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杜仲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及抗氧化能力。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分离杜仲叶有效成分,分别评价了不同溶剂组分对DPPH·、羟基的清除效果及对ACE的抑制能力。不同溶剂萃取物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氧化研究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为76.55%;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羟基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为48.9%;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CE活性抑制率最高为30%。ACE抑制率与DPPH·、羟基清除率及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在研究抗氧化及ACE酶抑制剂时正丁醇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应被作为重点考察对象,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可能是抑制ACE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艾渣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为溶剂的5个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Fe~(3+)还原法(FRAP法)测定艾渣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艾渣中黄酮类物质偏中等极性,多富集于乙酸乙酯及氯仿部位。艾渣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强[IC_(50)值分别为(0.115±0.003) g/L和(0.093±0.003) g/L],正丁醇及氯仿部位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次之。水层还原Fe~(3+)的能力最强,其次为正丁醇与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在三个抗氧化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弱的抗氧化性。因此,初步推测抗氧化活性多集中于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可以将其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到化妆品中。  相似文献   

8.
以贺兰山紫蘑菇为材料,研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提物对乳腺癌231细胞的抑制效果,通过乙醇浸提以及有机溶剂萃取等步骤得到各有机相后,采用MTT法筛选各相萃取物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贺兰山紫蘑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乳腺癌23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石油醚萃取物效果最佳,在浓度为0.225 mg/m L时抑制率可达96.99%。而水相提取物对癌细胞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桠苦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95%乙醇为溶剂,分别利用超声波提取和回流提取方法获得三桠苦提取物,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分析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确定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提取三桠苦得到提取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三桠苦提取物,得到极性大小不同的萃取物,再次利用滤纸片扩散法,比较这些萃取物对四种菌的抑菌活性,确定三桠苦的抑菌活性部位,为三桠苦抑菌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回流提取法获得的样品抑菌活性优于超声提取法;石油醚、二氯甲烷萃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较差、正丁醇萃取物无抑菌活性。结论:三桠苦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二氯甲烷萃取物是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乌蔹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乌蔹莓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材经95%乙醇超声提取,醇提取物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4个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以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法、ABTS法和普鲁士蓝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各部位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结果:乌蔹莓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在相同浓度下,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正丁醇部位和乙醇总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铁还原力最显著。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乌蔹莓各提取物清除能力与其样品浓度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乙醇总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传统皮肤美白剂的应用缺陷;重点综述了不同种类植物精油在皮肤美白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黑色素细胞生长存活实验、黑色素生成实验及胞内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实验;并从与熊果苷、曲酸的比较中分析了植物精油在皮肤美白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最后提出了植物精油目前在皮肤美白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12.
松茸提取物在护肤品中的美白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茸提取物的美白效果与常用美白成分--熊果苷进行了体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对比测试,同时将松茸提取物配制成美白乳液与空白样品进行人体试用,考察实际美白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松茸提取物在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方面优于传统美白剂--熊果苷,制成的化妆品应用于人体可淡化黑色素,且无可视不良反应.将松茸提取物用于天然美白化妆品中,产品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茜草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都在升高.质量浓度为50.00 g/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7.62%,LC50值2.633 g/L.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69.05%.  相似文献   

14.
几种天然活性物对黑色素细胞毒性及美白功效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比较几种天然产物的美白效果及细胞毒性大小,采用小鼠B16黑色素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研究了熊果苷及两种不同的海藻多糖对黑色素细胞的细胞毒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熊果苻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件,与之相比,海藻多糖对黑色素细胞活力几乎无影响;3种药物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均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且熊果苷的抑制作用高于海藻多糖。  相似文献   

15.
以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试地肤子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对4株细菌和5株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再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所分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丁醇相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Ⅰ的抑菌活性较强,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31.3μg·mL-1,经1 HNMR、IR及高分辨质谱等鉴定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地肤子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熊果苷是美白和祛斑作用的化妆品中最为广泛使用的美白剂之一。选取β-熊果苷为研究对象,改变化妆品的温度和pH值,对β-熊果苷的稳定性进行讨论。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β-熊果苷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基础环境下分解产物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30℃~40℃,质量分数为0.2%~1.0%时,β-熊果苷相对稳定。反应温度高于50℃时,β-熊果苷溶液的分解趋势曲线陡增,可分析50℃为β-熊果苷的极限分解温度;β-熊果苷在中性及偏酸性的pH条件下相对稳定,在酸性(pH4)或碱性(pH9)的环境下易分解。并由此进一步确定适用于美白和祛斑类化妆品的体系的温度和酸碱度。  相似文献   

17.
几种皮肤美白剂的功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评价常用皮肤美白剂的美白效果,我们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株为受试细胞,对熊果苷,曲酸,甘草提取物和Vc衍生物等4种常用皮肤美白剂的功效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种美白剂(10ug/ml,30ug/ml,50ug/ml,70ug/ml,100ug/ml)明显抑制细胞生长(P<0.01),使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改变细胞形态,但对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不明显(P>0.05),提示:4种皮肤美白剂均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其机制可能与酷氨酸酶活性改变的关系不大,在皮肤美白剂功效评价中应重视细胞中黑色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究了不同剂型美白类化妆品中熊果苷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将熊果苷定量添加到4种剂型化妆品(化妆水、乳液、膏霜、面膜)中,置于5种预设条件(高温、低温、常温、冷热交替、光照)下储存,经萃取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熊果苷和氢醌的含量以研究其中熊果苷的稳定性。色谱条件:选用Eclipse XDB-C18柱,以甲醇-水(20∶80,体积比)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显示在不同储存条件下4种剂型化妆品中均未检出有毒物质氢醌,且熊果苷回收率较高。试验结果表明,4种剂型的化妆品中的熊果苷在5种预设条件下均比较稳定,不易分解为氢醌。  相似文献   

19.
海南核果木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德力  肖曼  刘平怀 《精细化工》2011,28(11):1103-1106
将海南核果木干燥枝叶用乙醇浸提,对总提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并以DPPH法和FRAP法对总提物及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DPPH法中海南核果木总提物(DH)、石油醚萃取物(DHMSO)、乙酸乙酯萃取物(DHEtOAC)、正丁醇萃取物(DHNBA)、水相(DHH2O)的IC50分别为77.3、115.2、51.4、342.9、205.7 mg/L,其FRAP值分别为(11 712.2±931.8)、(10 820.9±690.5)、(14 386.4±568.8)、(1 157.6±63.3)、(5 584.1±182.3)μmol Fe2+/g。且抗坏血酸(Vc)和BHT的IC50分别为10.7、47.1mg/L,FRAP值分别为(18 022.8±63.3)、(14 568.7±137.0)μmol Fe2+/g,并通过多元聚类分析表明DH、DHMSO、DHEtOAC与BHT、Vc具有类似强度的抗氧化活性,可归为同一类型,且DHEtOAC抗氧化活性与BHT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将蔓越莓、薰衣草、卡卡杜李、雪绒花和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复配为美白植物提取物组合(BIRCRosée美白精粹WT100),研究该组合通过抗氧化、抗炎、维持皮肤屏障与抑制黑色素生成及转运作用途径相结合的美白功效。通过将美白植物提取物组合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与α-熊果苷进行功效对比,再通过3D黑色素皮肤模型平台对表观色度、表观亮度及黑色素含量下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综合美白功效,并与曲酸进行功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美白植物提取物组合(BIRC-Rosée美白精粹WT100)在原浓度时,对酪氨酸酶抑制率高达98.99%,远高于α-熊果苷;在3D黑色素皮肤模型能够有效提升表观色度及亮度,同时可减少皮肤中黑色素总量,显示出显著的美白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