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分析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塑造的哈克和吉姆这两个人物形象以及哈克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批判意义,论述了小说的现实主义写实与浪漫主义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当中,作者常会采用游历的方式使作品中的人物得到历练并进一步地成长、成熟,从而使他们对自身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哈克和吉姆是马克·吐温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两个人物,他们在一次有趣却不平凡的旅行中一起成长,两人的友谊也因这次旅行而变得日益坚固,旅行结束,两人最终成为了英雄。  相似文献   

3.
从前景化的视角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中译本进行比较,再现原著前景化特征的程度,探讨了前景化对风格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当中,作者常会采用游历的方式使作品中的人物得到历练并进一步地成长、成熟,从而使他们对自身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哈克和吉姆是马克·吐温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两个人物,他们在一次有趣却不平凡的旅行中一起成长,两人的友谊也因这次旅行而变得日益坚固,旅行结束,两人最终成为了英雄.  相似文献   

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鲁滨逊漂流记》是英语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对两部作品的论著可谓卷帙浩繁。然而鲜有作者阐述两部作品之间的文本关系与主题碰撞。本文通过往复阅读两部作品追溯了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种族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在欧洲殖民扩张中所起的作用;揭露了白人种族主义的虚构性对人性的扭曲,进而论证自由与平等抑恶扬善之道德净化功用。  相似文献   

6.
7.
8.
以Halliday的主位结构理论为基础,选取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一个微型叙述体语篇为语料,对其主位结构及其语篇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指出主位结构有利于构建语篇的连贯和语篇脉络的展开,主位结构研究对于理解语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记时期的《大公报》在我国20世纪前期颇具影响力,其成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公报》对副刊建设的重视.以《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例,从其创办过程,与知识分子的互动等问题进行展开,探讨了《大公报》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0.
华裔英语文学总是要将中国特色的文化成分携带过去,作者的创作便带有翻译的性质。再将这类作品译成汉语,则是一种特殊的回译。分析了《京华烟云》英文本中作者对中国文化成分的处理方法,比较了张振玉和郁飞的汉语译本在文化还原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译者对文化还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随着清帝国逐渐的被迫对外开放,西方各国人员被允许在清帝国境内游历、传教、交流和记录。西方人本来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个东方的文明,但是当话语权被西方完全掌握的时候,图像的内容却不可逆转的朝向了几乎与中国无关的方向,中国人不是可以自我发言的自由主体,中国被简单的标签化和符号化了。无论是画笔还是相机,两者都作为一种符号的承载工具,被运用于对殖民中国的图像构建中。  相似文献   

12.
《南昌水专学报》2017,(5):87-90
《日本文学史》与《日本文学史序说》是分别由西乡信纲和加藤周一编著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两种日本文学史。二者对日本历史上的汉文学作出了两种不同态度的表述,而这正是日本学者们在阐述日本汉文学在文学史上地位和价值时的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表述。文章对这两种表述进行对比和解读,揭示出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历史中的地位、日本文学史的叙述传统以及日本文学史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是张汉熙版《高级英语》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这篇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马克·吐温。文章内容及其语言堪称经典,尤其是修辞的妙用给这篇文章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色彩。该文修辞的妙用不仅体现在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上,还体现在作者对马克·吐温原著引用的贴切和准确上,更体现在作者在文本的谋篇和布局上。本文就该篇文章中的修辞进行分析以说明其是如何成功地为读者展示了马克·吐温这面美国的镜子的。  相似文献   

14.
谈到文学翻译,人们会立即想到"翻译者,叛逆也"这一说法。由于中西方语言体系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而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所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势必会发挥主观创造性,甚至是叛逆性,对原著进行变通。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作品中普遍存在,对于各民族文化交流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红楼梦》库恩德译本对"创造性叛逆"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内涵意义以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以《魔法灰姑娘》为例探析影音案例在文论教学中的运用。认为把理论阐述与影音案例结合起来,既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是张汉熙版《高级英语》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这篇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马克·吐温。文章内容及其语言堪称经典,尤其是修辞的妙用给这篇文章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色彩。该文修辞的妙用不仅体现在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上,还体现在作者对马克·吐温原著引用的贴切和准确上,更体现在作者在文本的谋篇和布局上。本文就该篇文章中的修辞进行分析以说明其是如何成功地为读者展示了马克·吐温这面美国的镜子的。  相似文献   

17.
冲突性话语是人类交际中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基础,以美国著名的警匪电视剧《黑名单》第一季和第二季为语料,探讨警匪之间的冲突性话语。研究发现,《黑名单》中的冲突性话语源自警匪双方对心理语境、社交语境和物理语境构成的交际语境的故意不顺应。其中,心理语境包括交际对象的心理期待和情感需求;社交语境包括社会规范、法律规范、交际规范;物理语境包括受话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方面。以两首中国古诗《饮酒》和《木兰辞》为例,从专名文化,植物文化含蕴,习俗文化方面分析了其德语翻译中的文化体现。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里装载着德育元素,德育承载着育人的大格局。《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登高诗作。该诗格调昂扬、气势充沛,显示出盛唐气象,堪称旷古难得的登高绝唱。诗歌意境深邃,技法精湛,具有浓郁的文学审美效应。从课程思政的角度看,诗歌美,祖国山河更美,美应该触动着审美者心弦,爱应该流淌在审美者心间。  相似文献   

20.
《赵氏孤儿》和《伍员吹箫》无论是在故事结构情节安排上还是情感上都有这异曲同工之妙,被成为"复仇剧的双璧",它们都饱含浓烈炙热的感情,代表了元代文人对宋室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同时宣扬着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