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豆中纳豆枯草杆菌的筛选和纳豆激酶的分离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一摇瓶复筛的筛选策略,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纳豆枯草菌菌株,与国内公开报道的不同菌株相比,有更好的产酶能力。菌株经过液体发酵后获得含酶发酵液,采用硫酸铵盐析及Sephadex G-75凝胶层析、Sepharose CM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对纳豆激酶进行了分离纯化,两步层析的纯化倍数和酶活回收率分别达到4.75、743%和1.32、77%,获得了纯度很高的纳豆激酶。  相似文献   

2.
高丛  缪锦来  郑洲  金青 《湖北化工》2012,(2):37-39,46
从82株南极细菌中筛选出1株高产低温纤维素酶菌株NJ64,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NJ64菌株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sp.);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72h、初始pH值7.5、培养温度10℃;所产纤维素酶在pH值9.0左右、40℃条件下的酶活性最高,属于低温酶。  相似文献   

3.
一株具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海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从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内分离的菌株Y5进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检测及系统分类鉴定。方法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Y5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并从形态、生理、生化、DNA(G+C)含量、脂肪酸成分、16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生分析等方面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菌株Y5为革兰阴性杆菌;DNA(G+C)含量为47.5%;主要脂肪酸成分为C_(18:1)ω7c,C_(16:1)ω7c,C_(16:0),C_(10:0)3-OH;16S rRNA基因序列与9种已确定的海单胞菌一致性为93%~97%;在系统发生树中与其他海单胞菌位于同一类群中;该菌株在纤维蛋白平板上显示出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结论菌株Y5属于海单胞菌属。该菌株具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望为开发溶栓药物提供又一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黑臭水体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微生物菌剂法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而备受关注。筛选对黑臭水有快速净化效果的菌株,探究其净水性能并鉴定,为高效黑臭水净化菌剂的开发提供菌种资源。采用放线菌选择性培养基从活性污泥及黑臭河道中筛选出净化黑臭水效果最佳的菌株,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其净水性能、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1株对黑臭水体具有良好改善效果的菌株FX-4。经鉴定FX-4菌株为普氏拟诺卡氏菌。FX-4菌株在30℃、投菌量为1%时,对天然黑臭水中的CODcr、氨氮、S(2-)、色阈值和臭阈值的去除率分别为71.59%、66.48%、85.16%、86.91%、85.43%。筛选得到的普氏拟诺卡氏菌可快速改善水体黑臭,可作为微生物菌剂的备选菌株,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原油降解菌株AS1筛选自延长油田油水样,对延长轻质原油具有良好降解能力,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菌种鉴定,原油降解菌株AS1的16SrDNA基因序列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相似度为99.1%,因而将其命名为P.aeruginosa AS1。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能以延长轻质原油、液体石蜡为唯一碳源生长,并能合成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对柴油、煤油和原油等均有很好的乳化效果,在常温下形成EI24值为100%的乳状液。鉴于P.aerugi-nosa AS1的良好生物属性,该菌株有进一步进行微生物矿场试验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排油圈、血平板等几种方法从青海花土沟油田分离出4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通过L16(45)正交实验,找出最佳菌种和最佳培养基,最佳产表面活性剂菌为BIOS682.BIOS682经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土壤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BIOS682菌的最优培养条件为:花土沟原油40 mL·L-1、蛋白胨6 g·L-1、pH 7.2、培养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培养3 d,培养液的表面张力从71.8251 mN·m-1降为29.8932 mN·m-1.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6,(3)
[目的]筛选出对人参7种病原菌都具有很好抑菌效果的菌株,明确菌株种类和产生的抗菌物质性质,为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获得1株广谱抑菌菌株LG2,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类;采用热、酸碱、蛋白酶和紫外照射处理,测定明确LG2产生的活性物质性质;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发酵液对人参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通过筛选获得1株广谱抑菌菌株LG2,鉴定其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通过混菌法测定其产生抗菌物质具有很好的耐热、耐酸碱、耐蛋白酶和抗紫外线的性质;田间试验证明,LG2发酵5倍稀释液对人参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73.99%,与对照药剂50%嘧菌环胺WG 0.67 mg/L的防效相当(74.13%)。[结论]获得1株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菌株LG2。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高效的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菌株,建立一种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细菌POEP1,其所产增效蛋白对纤维素酶(来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滤纸酶活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通过对其进行16SrDNA分类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为进一步提高POEP1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水平,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麦麸,最佳氮源为黄豆粉。再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与发酵相关的11个因子进行试验,筛选出麦麸、黄豆粉和KH2PO4为3个主要显著因子;由Box-Behnken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因子的最优水平为:麦麸质量浓度32.3 g L 1,黄豆粉质量浓度24.7 g L 1,KH2PO4质量浓度4.36 g L 1。优化后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产量提高1.7倍,增效活力由15.79 U mL 1增至43.31 U mL 1。  相似文献   

9.
以润滑油为唯一碳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了2株润滑油降解菌,考察发现2株菌株均能生物降解润滑油,菌株X1、X2在2 d内的润滑油降解率分别达到40.83%和32.54%,其中X1的润滑油降解能力更强。通过测定16S rDNA基因序列的方法对两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2株菌株中,X1为伤口埃希菌(Escherichia vulneris),X2为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tea strain)。  相似文献   

10.
高产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从豆清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3株菌落形态各异的乳酸菌,对这3种菌发酵过程中p H及产酸量进行监测,筛选出一株产酸较多的优势菌株(编号LDS201)。结果表明:该菌落呈圆形,乳白色,边缘整齐,不透明,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呈短杆状,单生或呈短链;经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酸解淀粉乳杆菌。  相似文献   

11.
从氨基酸类化工厂附近土样中筛选产D-氨基酰化酶的菌株,并对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及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利用N-乙酰基甲硫氨酸作为分离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氮源,从8份土样中筛选了约500株菌,其中菌株A55酶活力及稳定性均较高。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A55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影响D-氨基酰化酶合成的因素。结果表明,菌株A55属于耐寒短杆菌,其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7,摇床转速200r·min-1,摇瓶装样量15%,培养时间48h。另外,碳氮源的添加虽然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但是不利于D-氨基酰化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植物病原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杭州地区采集的11份土样中共分离到99株放线菌.筛选出9株对产核黄素的无名假丝酵母Candida famata有拮抗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复筛到1株对供试的多种植物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强的菌株W04,该菌株对西瓜枯萎病原菌的抑菌率达到79.1%;生长速率法测得其发酵滤液对西瓜枯萎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2.6%.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Waksman & Curtis.  相似文献   

13.
从杭州某污水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2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B1和F,显微镜观察和芽孢染色显示,B1和F均属于芽孢杆菌.进一步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B1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F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实验室温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稀释涂平板法从宁夏湿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降解活力较高的菌株C6-2,经鉴定该菌株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es),对菌株C6-2发酵产酶条件及其所产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6-2的最适培养温度为30℃,该菌株能在以微晶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小麦秸秆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可产生具有较好热稳定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葡聚糖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湘莲中分离产耐酸性α-淀粉酶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淀粉富集培养基分离湘莲中产α-淀粉酶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在不同pH(3.20、3.38、3.56、3.85、4.15和4.45)条件下培养筛选出的菌株,测定酶活力,确定产酶的最适pH;在不同温度(25、30、35和40℃)条件下培养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测定酶活力,确定产酶的最适温度;用不同碳源(蔗糖、淀粉和葡萄糖)和不同氮源[牛肉膏、(NH4)2SO4、柠檬酸氢二铵、柠檬酸三铵和蛋白胨]培养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测定酶活力,确定产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结果从湘莲样品中筛选出2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酶活力分别为376.21和395.62 U/ml,分别编号为LL5和LL9,2株菌株均为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LL5产α-淀粉酶的最适pH为3.56,最适温度为34℃,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柠檬酸三铵,为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结论成功从湘莲中分离出1株产耐酸性α-淀粉酶菌株LL5。  相似文献   

16.
一株异养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最佳亚硝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去除氨氮并显著积累亚硝酸盐氮的异养硝化细菌C16.该菌株为G-,短杆状;菌落为白色、半透明.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于产碱杆菌属(命名为Alcaligenes sp.C16).对该菌的异养硝化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17.
何琳  喻红  邹晖  杨玲  赖玉英  鲍敏 《江西化工》2004,(4):169-171
本文通过洁霉素对盐酸林可霉素产生菌 98-1菌株孢子的致死浓度测定 ,采用诱变剂EMS的四种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 ,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洁霉素 ( 2 0 0 0 0ug/ml)的高氏平板上 ,获得了大量的洁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 ,然后从 90 0株洁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中通过初筛获得高于诱变出发菌株产素能力的菌株 5 6株 ,再进一步通过摇瓶复筛 ,并结合菌丝生长及摇瓶代谢情况 ,获得优于出发菌株的诱变菌株 4株。将这 4个菌株连同出发菌株连续三批次进行摇瓶发酵 ,结果 4个突变株的产素能力 (产量 )及摇瓶代谢和菌丝生长情况均优于出发菌株 ,试验筛选出最优菌株 0 2 -0 3 -40 2。将 0 2 -0 3 -40 2进行罐上发酵生产试验 ,结果试验罐比对照罐平均效价提高 1 7.5 6% ,平均产量提高 1 9.3 4%。本文建立了林可霉素高产菌株的洁霉素抗性基因突变诱变快速高效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降解水葫芦中纤维素的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腐烂的水葫芦中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分离筛选具有产纤维素酶活性的四株菌株,通过考察其产纤维素酶活力及降解水葫芦的水平,从而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同时能高效降解水葫芦的优良菌株D1。在降解水葫芦的过程中,CMC酶活最高为2.262μmol/min.mL,滤纸酶活最高为1.592μmol/min.mL。D1菌株发酵液中10天左右的还原糖质量浓度达到2.273 g/L,14天降解水葫芦达到39.13%。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绿色木霉。  相似文献   

19.
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筛选出5株具有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N1、N2、N3、N4和N5.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对这5株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菌株N1属于漫游菌属(Vagococcuscollinsetal)、N2属于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icina)、N3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N4属于黄色杆菌属(Xanthobacter)、N5属于脂肪杆菌属(Pimelobacer).5株菌株在25 C条件下酶活均超过200U·mL-1,其中又以N1酶活最高,达到280 U·mL-1.  相似文献   

20.
对实验室筛选的发酵蔗渣产黄腐酸的4株(25B、BT、12、E)细菌进行工厂扩大发酵,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产黄腐酸菌种进行鉴定。研究高产菌种的发酵周期、接种量、发酵培养基初始pH以及发酵堆料层等因素对菌种发酵蔗渣产黄腐酸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添加与配比。实验结果表明,E菌株为发酵蔗渣高产黄腐酸的菌种,16SrDNA法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