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高职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必对化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团队建设产生很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结合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主要从课程改革实施路径、课程改革成效等方面探索“赛教融合”视域下的化工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院校制药专业要以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引领,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核心内涵发展为目标,围绕如何打造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提升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了打造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团队,组建了三体型教学团队、教授团队、博士创新工作室,培养领军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聘请行业知名的技术人员,组建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职业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职业教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1+X”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新形态教学资源开发、“1+X”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学分银行制度试点建设、实训基地模块化整合与拓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创设产学结合的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实施"多证书"制度,将专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使培养出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连接教育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5.
李倩 《安徽化工》2023,(3):201-204
以应用化工技术职业本科专业为例,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和构建路径。通过分析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依托现有办学基础,依据“工作任务分析法”构建了工作导向下的“平台+模块化”的职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坚持普通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教育“职业性”融合。  相似文献   

6.
"飞行控制系统"是介绍民航自动飞行控制各子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一门专业特色选修课程,该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围绕学科特点,着重能力培养。课程紧紧围绕工程教育认证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达到中国民航局飞行驾驶人才职业标准为目标,以行业规章为引领,以面向国际交流为需求导向,运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和资源,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情景意识,从而在飞行技术专业"学历教育+执照培训"的培养体系中突显课程特色,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汤春妮  惠永辉 《安徽化工》2022,(5):179-181+185
“1+X”证书制度试点是新时代职教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创举。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通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统整课程体系、打造教学团队、开发教学资源以及创新评价机制等具体举措,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水平,多渠道培养专业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以期为相关专业群“1+X”证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职业教育要全面提升服务地方产业能力,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目标、构建思路等方面对《尿素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行探讨,旨在构建以职业能力导向、符合地区产业发展、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9.
熊煦  蒋晓威 《广州化工》2022,(2):160-161+164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制度,已成为高分子材料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以下简称"高分子材料专业")为例,分析了本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双导师"队伍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对高职院校高分子材料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提出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出能胜任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块分散,缺乏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较差,导致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三者相脱节。以药学专业"一人一专"人才培养为导向,将"一人一专"技术培养作为主线,将实验技术延伸至企业,进而搭建"一站五区"实践体系,包括基本构成、建设内容、教材编写、考核标准等内容,可有效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蓝华英  刘悦  曹佳  陈克 《天津化工》2021,(2):116-118
立足药品质量与安全优质骨干专业建设,创新与发展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培养模式,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满足学生从校园到岗位的无缝对接,并解决相关企业在用人、人才再培养方面的困扰,根据企业药品理化检验工作任务,以"理化检验技术"为例,分享符合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代学徒培养模式的精品在线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教学资源库是职业院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为例,通过介绍建设概况、建设应用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等,为其他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如何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分析了现阶段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紧迫性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核两翼、四融六步”的建设方法,以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课程思政建设,以“六步法”开展思政资源建设,并通过案例阐述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8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单位。该团队由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7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与教科研成绩突出的专任教师以及3名在企业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组建,是跨专业、跨岗位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该团队的建设规划和目标定位是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1+X"试点改革需要,联手龙头企业,制定国内一流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潍坊职业学院海洋化工技术专业以企业岗位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和“1+X”职业标准,以培养适应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海洋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就业割裂的现实困境。本文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为例,从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遴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组织实施和保障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探索了一条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就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实施教学改革。以现代企业管理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符合,与相关行业相一致。行动导向教学的改革目标正是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为核心,发展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化工设计通讯》2020,(1):150-151
依据职业标准,从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课程实施保障条件等方面对制定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课程定位和设计要遵循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目标;课程目标与内容要对接职业标准,融入岗位技能,针对岗位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取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仿真模拟教学等;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同时以课证融通、课赛结合等方式对课程成绩进行互认;实施保障条件需注重"互联网+教学"信息化手段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职业教育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下称"建材资源库"),是按照教育部"国家急需、面向专业、全国一流"的指导思想,以"四类用户"(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下称"建材专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建材核心技术为重点,以微知库平台[领航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校园学习平台》(网址:http://jczyk.mypt.edu.cn/)为支撑,以对接建材生产过程为导向,在院士、专家指导下,充分发挥主持院校核心作用和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等联建单位的优势作用,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原则,开发和整合建材行业新工艺、新技术及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等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教育专业建设,立足建设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设计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