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行桩群结构引起的局部冲刷会导致结构失稳,利用系列模型延伸法开展波流作用下环形桩群局部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基础结构的冲刷规律。该物理模型中流态表明,波流共同作用时,在基础结构处形成"漩涡状圆环"褶皱,波浪绕过基础结构后,圆环向两侧发散,此形态是波浪绕射的结果。物理模型局部冲刷试验表明环形桩群冲刷形态主要有4种,分别为基桩前部冲刷、环形桩群基桩两侧绕流冲刷、环形桩群基桩个体冲刷和环形桩群基桩尾流冲刷,基桩个体冲刷叠加在群桩冲刷基础之上,冲刷形态与环形桩群结构及动力特征一致。极端高潮位条件下,最大冲刷深度为8.42 m,冲刷深度-3.00 m(深度从床面向下)以上范围横向、纵向均为40.00 m左右,即沿高桩承台中心约20.00 m半径范围。物理模型试验较好地体现了环形桩群波流冲刷特征。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寒草甸型二元结构河岸抗冲特性,采用自主设计的原位冲刷装置在黄河源区弯曲河流典型二元结构河岸,开展0.4 m/s、1.0 m/s和1.6 m/s三种流速条件的上部根土层和下部砂土层的原位冲刷试验,分析冲刷后的剖面轮廓三维曲面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当冲刷流速由0.4 m/s增加至1.6 m/s时,根土层、级配不良砂和级配良好砂河岸的淘刷深度增加幅度分别为19.9%、17.6%和27.2%。二元结构河岸的土体抗冲系数随冲刷时间增大呈指数函数增长,河岸抗冲能力依次为根土层>级配不良砂>级配良好砂。河岸上部的根土层,由于根系的缠绕和网结作用显著增强了土体抗冲能力,其平均抗冲系数分别是级配不良砂和级配良好砂的2.5倍和4.1倍。  相似文献   

3.
该段工程下游岱口弯有一处大凹岸,紧靠57省道,现状无堤,地面高程约4 m,河底高程约-6.10 m,衔接较陡,落差大,河宽约100 m左右,范围为桩号TY4+893~TY5+171.20,长度178.20m,该区域地形复测变化大,为剧烈冲刷区,受冲刷严重。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着重介绍大拐弯凹岸防止冲刷处理措施。文章结合本工程实际,讲述了原设计断面结构采用抛石镇压与防冲方案及存在的问题,简单论述了解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夹岩水库坝址区具有洪水峰高、下游水位变幅大、河谷狭窄、建筑物布置紧张、调洪运行条件复杂等特点,泄洪消能及下游河岸防冲刷技术问题较突出。结合调洪计算成果,为尽量缩小溢洪道宽度,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和枢纽布置等条件,设计优选"溢洪道+泄洪洞"的组合运用泄洪方式。泄洪洞短洞尺寸(出口宽×高=5. 5 m×6 m)与溢洪道3孔(宽×高=8m×12 m)按近3∶7比例联合泄洪,均采用连续鼻坎挑流消能,泄流能力满足要求,各工况下消能和防冲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钢管、HDPE双壁波纹管、玻璃钢夹砂管、钢筋混凝土管4种管材进行管道旋转磨损试验,分析非金属管道和金属管道的磨损差别,并给出磨损可控范围内的非金属管道设计流速限值。研究表明,钢管最耐冲刷,玻璃钢夹砂管和HDPE双壁波纹管其次,钢筋混凝土管抗冲刷能力最差。HDPE双壁波纹管和玻璃钢夹砂管的磨损可控范围内的流速限值分别为8.02m/s和8.33m/s。  相似文献   

6.
1 工程概况磨刀门整治工程是对珠江磨刀门水道入海口进行疏导,以利洪水顺畅入海。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及抛泥区堤围修筑,其中堤围采用新型施工工艺———大型土工织物袋充填砂筑堤。堤身结构由四层土工织物袋堆叠构成,每层袋充填厚度为50cm,袋顶及外露面覆盖土工布、碎石垫层以及块石作为防护层。堤围总长6283m,充填砂总方量为10.5×104m3。2 砂料流失量测定现场抽取4个袋(长宽尺度为20m×4m,按设计厚度0.5m单个袋体须充填砂40m3)进行流失量统计,见表1。表1 砂料流失统计表组次充填前船载砂量/m3充填后袋体内砂量/m3流失量/m3流失…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连某海上风电场项目大直径单桩基础冲刷防护施工技术研究,采用多波束测量方法,对24台风机基础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距风机中心半径21 m范围内,最大坑深度为0.77~1.93 m,平均冲刷量为113 m3,最大252 m3。基于冲刷监测结果,提出采用袋装砂回填方法,通过铺排船进行施工,采取由内向外分层分段式的抛填方案,有效解决了风电场大直径单桩基础冲刷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1956—2020年出入湖输沙过程等实测资料,定量研究了湖区水沙运动特征和湖盆由淤积向冲刷转变的演变过程及水文生态效应。利用1998年、2010年和2020年进行的三次典型断面测量成果、遥感影像和现场调查勘测资料分析计算后发现:(1)2000年以前鄱阳湖以淤积为主。(2)2001—2010年有淤有冲,中部主湖区12个典型断面滩槽平均淤高0.51 m;入江水道滩槽平均下切0.35 m、泥沙冲刷量达19 121×104 m3。(3)2011—2020年湖盆全面冲刷,中部主湖区滩槽平均下切0.35 m;入江水道滩槽平均下切1.39 m、泥沙量为9 608×104 m3。(4)湖区采砂加剧了河床侵蚀,2000—2010年通江水道采砂量为9 348×104 m3,相当于自然冲刷量的45%;2011—2020年采砂量为8 157×104 m3,相当于自然冲刷量的85%。(5)入江水道侵蚀,使1—3月湖水位全面降低,直接改...  相似文献   

9.
由黏性与砂性土层交互而成的复合地层在我国具有较为广泛的工程地质背景,目前对此类地层中的桩基础冲刷机理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波流水槽试验,对黏性-砂性土层的局部冲刷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单桩试验中,上覆黏性土层分别采用0.5 cm和1.0 cm的两种厚度;在双桩的串排和并排试验中,均采用厚度1.0 cm的上覆黏性土进行冲刷试验,并与砂性土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上部黏性土层产生一定的束缚作用,黏性-砂性土层中的冲刷往往比单一砂性土层的最终冲刷深度小;而冲刷发展过程中,由于黏性-砂性土分层界面的存在,使得冲刷曲线存在临界转折点,该临界点前后冲刷速率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突变在工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水布垭水电站溢洪道下游消能防冲防淘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布垭水电站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最大下泄流量18 280 m3/s,泄洪落差171 m,泄洪功率3.1万MW.消能冲刷区地质环境复杂,左岸有大岩淌滑坡,右岸有马崖高边坡.岩层以泥盆系写经寺组砂页岩为主,岩性软弱,断裂构造发育,抗冲刷能力低.消能冲刷区采用两岸设置防淘墙而不护底的防护方案.防淘墙结构采取了预应力锚索、锚喷支护和排水等措施.通过计算可以满足防淘墙及其墙后岩体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1.
糯扎渡水电站3^#导流洞进水塔混凝土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程概况 糯扎渡水电站3#导流洞进水塔平面尺寸21 m ×30 m(长×宽),塔身底板高程600.000 m,塔顶高程646.000 m,设两孔8 m×21.5 m的平板闸门,轴线桩号为0-021~0+000.底板基础按间排距4 m ×2 m交错布置φ25锚杆(L=4.5 m,外露0.5 m),在0+000和0-021处设2 m深的齿槽,齿槽上口宽4 m,底宽2 m.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黄河调水调沙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汛前利用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汛限水位以上的水量,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黄河调水调沙生产运行.本次调水调沙在各站的洪峰流量是历年调水调沙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下游各站均超过4 000 m3/s,实现了黄河下游主槽的全线冲刷,进一步扩大了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本文介绍了黄河下游主要断面的水文泥沙过程,分析了下游河道的冲淤情况,该次诃水调沙进入下游的径流总量42.8×103 m3,冲刷总量达到了0.196×108 t,利津站输沙量达到0.6492×108 t,整个黄河下游基本为冲刷.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FLAC~(3D)软件,通过对2.5m、4m、5m不同冲刷深度进行梯级计算,分析堤防结构的抗冲刷稳定性。其中冲刷深度为2.5m、4m时,堤身和混凝土护坡及齿墙基础结构基本稳定,应力、位移变化均符合规律,变化不大。冲刷深度为5m时,混凝土护坡及齿墙基础出现不利于结构稳定的情况,出现131.8kpa的拉应力,竖向和水平向都出现较大位移,判断可能已沿堤体坡面发生滑动破坏。  相似文献   

14.
宝鸡峡林家村渠首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引水隧洞、沉砂槽、冲刷闸及进水闸等五部分组成,工程设计最大引水量60m3/s,冲刷闸设计最大泄量250m3/s。该工程冲刷闸后护坦及右侧导流墙于1985年即被冲毁之后,于1996年采用的修复加固方案为:护坦修复采用铅丝笼抛石,在护坦末尾打双排40根C20钢筋砼灌注桩,桩径为1.2m,桩距1.42m,排距1.42m,两排桩梅花形布置,桩顶用1m厚钢筋砼连成整体;右侧导流墙基础采用双排9根桩,桩距3.0m,排距1.5m,两排桩梅花形布置,桩顶浇筑0.5m厚的钢筋砼盖梁,上砌1…  相似文献   

15.
正开发路东延跨京杭大运河桥结构全长668m,跨径划分为:(3×30)m西侧引桥+(35+100+135+45)m主桥+[4×32.2+(32.2+33+32.2+32.2)]m东侧引桥。主桥桥型为独塔单索面不对称斜拉桥,全宽39m,引桥为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全宽39~51m。由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施工监控。一、斜拉索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1工程概况楠溪江拦河闸枢纽左岸人行交通桥分为人行天桥和梯道桥两部分,桥梁全长122.5 m。主桥采用(62.5+20)m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单索面无背索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边墩设竖向支座。引桥采用(2×20)m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体系。人行梯道桥的桥梁长78.5 m,采用(4×15.5+16.5)m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体系,分两联设计。主桥两跨均采用支架现浇方法施工。主塔布置于桥面中间,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矩形截面,塔高28 m,塔底顺桥向宽6 m,塔顶顺桥  相似文献   

17.
正贵龙纵线干道二期工程沙坡大桥桥全长700m,跨径组成:2×40m预制T梁+(50+3×85+50)m连续刚构+(40+65+40)m连续刚构+3×40m预制T梁,桥梁横跨沪昆、龙南铁路既有线及夏蓉高速。连续刚构桥墩为设横系梁双肢薄壁柔性高墩,双肢柔性墩身采用半封闭式防坠落液压爬模法施工,横系梁采用"一字形主梁+承插式承重牛腿"托架法施工,横系梁与双肢墩身异步法施工。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近海海域,跨海桥梁基础冲刷是影响大桥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金塘大桥2014、2015和2017年桥墩基础冲刷实测资料,并结合建桥前地形测验资料进行了案例分析,解析出了往复潮流条件下桥墩基础的一般冲刷及局部冲刷深度,金塘大桥中引桥桥墩一般冲刷深度为3.3~3.6 m,平均局部冲刷深度约8.3 m。往复潮流条件下桥墩基础局部冲刷坑受双向潮流影响向上下游延伸,形状呈椭圆形,各墩冲刷坑纵向长度与最大局部冲刷深度呈近似线性关系,长度约为局部冲刷深度的10~12倍,而各墩冲刷坑横向宽度则基本一致,约为桥墩基础宽度的4~5倍,与最大局部冲刷深度无明显相关性。跨海桥梁基础冲刷深度计算方法及冲刷坑形态特征的研究成果可供跨海大桥基础设计、运行维护及基础冲刷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水流冲刷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铜陵长江大桥采用圆柱式主墩,桩基结构,3号桥桩所处河床水深流急,抗冲刷能力弱。针对以上特点,在抛护工程中,采用"砂枕层+级配碎石层+护面块石层"3层防护体系,运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桥墩附近进行抛护前后的三维监测。根据监测成果分析,测定实际的河床抛护厚度大于工程设计抛护厚度,工程抛护量和效果达到抛护加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GB 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推荐的护岸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是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计算参数的选取有很大关系,文章主要研究相关参数选择对冲刷深度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通过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对白水江甘肃文县段护岸工程冲刷深度计算涉及的冲刷处水深、行近流速、床砂中值粒径、泥沙含量等4个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参数对冲刷深度计算值均有较大影响,后续工程设计中,要重视计算参数的选取,提高工程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