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环保冷冻机油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雁秋  王鹏 《润滑油》2006,21(4):5-10
新型冷冻机油具有与制冷压缩机同寿命等特点,本文采用中压加氢处理组合工艺新技术生产的基础油,复配功能添加剂后,解决了冷冻机油与制冷剂R600a相溶性及与制冷剂共存时的热稳定性、抗磨损等关键问题。所研制的100冷冻机油通过了加西贝拉压缩机台架试验,满足了环保型冷媒R600a冰箱制冷压缩机用冷冻机油对基础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运动黏度是润滑油关键的技术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润滑油的润滑性,但仅依据冷冻机油的运动黏度却无法准确判断冷冻机的润滑状况。因为在冷冻机中冷冻机油与制冷剂相互溶解形成制冷剂/冷冻机油混合介质,冷冻机油被稀释,运动黏度显著下降,润滑性能也会随着下降。为了预测冷冻机油的润滑性,测定实际工况条件下制冷剂/冷冻机油混合介质的运动黏度十分必要。为此开发了测定制冷剂/冷冻机油混合介质运动黏度的振动弦法,该方法的相对偏差在±3.0%以内,可为预测冷冻机油在冷冻机中的润滑性以及为研制新型的冷冻机油提供帮助。(图3表2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2021,36(5)
选择与氢氟烃类制冷剂R1234yf相溶性良好的合成酯类润滑油基础油,通过对抗氧剂、抗磨剂和水解稳定剂等功能添加剂的筛选,确定了添加剂配方体系,研制出了具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水解安定性、润滑性和低温性的新型酯类合成冷冻机油,各项理化性能指标与进口冷冻机油指标相当,并且通过了国内某压缩机厂的压缩机台架评定试验,压缩机运行平稳,可以满足R1234yf制冷剂用汽车空调制冷压缩机的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晓伟 《石油商技》2011,29(1):30-34
由于含氯氟里昂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目前正被不含氯的氢氟烃制冷剂所取代,与后者匹配的冷冻机油成为研究的热点。合成了与氢氟烃类制冷剂R410a相溶性良好的合成酯类基础油,通过对功能添加剂的筛选,确定了配方体系,研制了具有良好热安定性、水解安定性、润滑性和低温性的新型冷冻机油。  相似文献   

5.
氯氟烃类(CFCs)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逐渐被对臭氧破坏作用小的氢氯氟烃类(HCFCs)制冷剂所取代。现在船舶的空调制冷机已经开始使用HCFCs制冷剂,要求新型的合成冷冻机油与之配套。介绍了合成酯和聚醚冷冻机油的性能及特点,合成酯和聚醚冷冻机油均与HCFCs制冷剂有良好的相溶性。  相似文献   

6.
润滑邮     
《合成润滑材料》2005,32(1):27-27
问:如何选择汽车空调冷冻机油?答:目前市场上车用空调冷冻机油品种繁多,使用的制冷剂R12与R134a并存,因此在加装冷冻机油时必须注意选择,以免加错冷冻机油,造成系统故障。如何选择汽车空调冷冻机油呢?首先要观察系统所用制冷剂,由于制冷剂对冷冻机油的影响甚为关键,因此应首先观察车用空调所使用的是何种制冷剂。R12制冷剂国家虽已禁止使用,但在维修市场,仍有部分制冷剂采用R12。对制冷剂为R12的冷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我国冷冻机油的产品现状、制冷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冷冻机油的需求情况。目前国内合成型冷冻机油和知名品牌冰箱用低黏度冷冻机油主要为国外进口产品,对国内开发这两种类型冷冻机油的期望与要求非常迫切;国内正在积极研究以R290为制冷剂的压缩机,相关研究机构应积极开发与R290匹配的冷冻机油。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对替代制冷剂及与不同制冷剂配套的冷冻机油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国内冷冻机油生产现状;对国内冷冻机油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制冷空调热泵行业广泛采用的氟氯烃(CFCs)与氢氟氯烃(HCFCs)类制冷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应,使该行  相似文献   

9.
王鹏  李雁秋 《润滑油》2012,27(4):6-11
随着环保进程的持续推进,制冷行业使用的冷媒种类发生了重大变化。R717(氨)、R22(一氯二氟甲烷)、R600a(异丁烷)是目前业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制冷剂品种。对应于三种制冷剂的冷冻机油,仍然以矿油型产品为主导。现阶段矿油型冷冻机油的技术发展主要针对"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优良的抗磨损性能"、"节能"等方面。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矿油型冷冻机油产品发展及冷冻机油标准体系的制定情况,详细说明了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开发的DRC系列、KRD系列、KHT系列产品特性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润滑邮     
问:冷冻机油为何对水分要求较高?答:冷冻油因其参与整个制冷系统的循环,会经历压缩机内部的高温段,蒸发器和膨胀阀等部位的低温段。如果冷冻机油或制冷系统内部中含有水分,在低温下由于冷冻机油随制冷剂的循环,会在低温处析出细小的冰粒,并随着循环时间的延长,小冰粒会逐渐聚集,体积不断增加,造成膨胀阀的堵塞,影响制冷剂的流动,从而导致制冷效率降低,这就是所谓的冰堵现象。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2019,(6)
320号冷冻机油多应用于R22(一氟二氯甲烷)型的高效制冷机组。通过对比各类合成酯的低温性能及与R22的相溶性,筛选出合理的高黏度型复合酯的工艺方案。目标产品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热化学稳定性、水解稳定性以及与制冷剂的良好相溶性,产品性能达到DIN 51503-1:2011-01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适用于R134a制冷剂的季戊四醇酯冷冻机油,该合成冷冻机油加有抗氧剂、抗磨剂和酸捕捉剂,具有倾点低、闪点高、水含量低、与R134a相容性良好、热氧化安定性好和润滑性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评价了几种冷冻机油的吸湿性.聚醚冷冻机油和多元醇酯冷冻机油均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而环烷基冷冻机油的吸湿性较小.水分对聚醚冷冻机油和聚乙烯醚冷冻机油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替代进口冷冻机油,对4522合成冷冻机油的性能及在炼油连续重整装置丙烷制冷系统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表明,4522合成冷冻机油的性能达到了进口冷冻机油的水平。在近1年的实际应用中,丙烷制冷系统的工作参数正常,4522合成冷冻机油的监测数据在指标范围内,还可以继续使用。说明了4522合成冷冻机油能够满足炼油连续重整装置丙烷制冷系统的润滑要求,可以代替进口冷冻机油使用,实现了丙烷制冷系统冷机油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5.
陈美名 《石油商技》2011,29(4):80-85
基于法规限制及环保考虑,国内汽车空调已普遍以R134a(四氟乙烷)制冷剂替代传统的氟利昂R12。为规范国内汽车空调R134a制冷剂配套用冷冻机油的生产及使用,制定了NB/SH/T0849—2010《汽车空调合成冷冻机油》。本文对国外相关冷冻机油产品标准状况进行了介绍,对NB/SH/T0849—2010标准的指标及其与国外标准项目设置的差异做了分析,提出了执行NB/SH/T0849—2010标准时的注意事项。NB/SH/T0849—2010《汽车空调合成冷冻机油》标准于2011年1月9日发布,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GB 9098-1996压缩机制冷性能评定方法,对不同类型、不同黏度等级冷冻机油与R600a型冰箱压缩机制冷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低黏度型冷冻机油有助于提高R600a型冰箱压缩机的制冷性能;制冷量与制冷系数随冷冻机油黏度变化趋势曲线的交叉点处为压缩机发挥最佳制冷性能的控制点;冷冻机油对R600a型...  相似文献   

17.
李雁秋  王鹏 《石油商技》2010,28(2):70-75
基于ISO 917—1989《容积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试验方法(充油)》标准及国内冷冻机油模拟评定试验台架的实际情况,建立了K400FDT冰箱冷冻机油试验台架模拟评定体系。采用典型的冰箱制冷压缩机为试验样机,以不同品牌的冷冻机油作为装机油,分别在制冷性能试验台及寿命试验台上开展了标准工况、多点工况及长期运行可靠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K400FDT冰箱冷冻机油试验台架模拟评定体系试验台对各试验工况技术参数的控制精度符合设备的设计要求;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测试的重复性、再现性好,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冷冻机油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用聚醚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多种冷媒的冷冻机油,该冷冻机油与多种冷媒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台架试验表明,研制的冷冻机油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可用于R22、R134a及R410a等不同冷媒制冷系统的润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制冷设备和制冷技术的进步,对制冷压缩机专用润滑油-冷冻机油的性能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随着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和新型环保制冷剂R600a的出现,与之配套的低粘度冷冻机油也就应运而生。主要介绍了低粘度冷冻机油的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指出使用环保型制冷剂以及使用低粘度冷冻机油已经成为制冷行业发展的必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费建奇  赵伟 《润滑油》2010,25(3):6-10
对新型环保制冷剂氢氯氟烃(HFCs,如R134a、R407C、R410A等)的使用特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与新型制冷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酯类基础油合成配方,尤其是与制冷剂R134a和R410A具有良好相容性的基础油是开发冷冻机用润滑油的关键。对受阻多元醇酯类冷冻机油的研发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介绍了冷冻机油研发过程中各技术环节的关键问题,包括基础油的酯化催化反应、基础油的精制加工、酯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精制工艺对基础油性能的影响、与基础油配伍添加剂的选用等,针对所述的技术关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展望了未来酯类润滑油研发技术的焦点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