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包覆红磷-氢氧化铝协效阻燃ABS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景庆  周智峰 《塑料科技》1999,(2):12-14,11
探讨了包覆红磷对ABS的阻燃作用及其与氢氧化铝的协效阻燃作用。实验表明,包覆红磷用量约为9%,氢氧化铝用量约为20%时,可以得到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比较优良的协效阻燃ABS制品。  相似文献   

2.
甘胤嗣  蒋正勇  夏明慧  冷静 《橡胶工业》2019,66(6):0456-0460
介绍低烟无卤阻燃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缘胶料的研究。得出低烟无卤阻燃EPDM绝缘胶料优化配方为:EPDM 100,复合阻燃剂PF 15,氢氧化铝ATH104E 90,氢氧化镁MH3005Z 30,蒙脱土5,氧化锌5,硬脂酸1,石蜡油10,防老剂RD 1.5,偶联剂A172 1.5,硫化剂DCP 3,促进剂1.5,其他5。采用该配方胶料制成的电缆绝缘线芯阻燃性能、电绝缘性能和物理性能完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红磷阻燃剂在三元乙丙橡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隋毅  彭宗林 《橡胶工业》2012,59(8):483-486
研究微胶囊红磷(MRP)作为阻燃剂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胶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MRP对EPDM有优异的阻燃作用;在纳米碳酸钙填充的EPDM硫化胶中加入MRP,当其与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并用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能大幅度提高硫化胶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水滑石填充无卤阻燃三元乙丙橡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新型无卤阻燃剂水滑石以及复配阻燃剂微胶囊红磷填充在无卤阻燃三元乙丙橡胶中,对橡胶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运用不同硅烷偶联剂对水滑石进行表面处理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滑石的填充能有效提高橡胶阻燃性能,且微胶囊红磷对水滑石有很好的协助阻燃效应。经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处理,橡胶阻燃性及力学性能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有机-无机三元包覆微胶囊化红磷(TMRP),并将其与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复配为阻燃剂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考察了TMRP/DMMP质量比和用量对RPUF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热失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RP,DMMP对RPUF有阻燃协同效应,当TMRP/DMMP质量比为1:1时,效果最好;添加TMRP/DMMP质量分数5%后,极限氧指数可达22.5%,垂直燃烧级别达到UL94V-0级,且对弯曲性能影响很小;动力学性能分析表明,TMRP/DMMP的加入略微降低了RPUF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失重分析、残炭的红外光谱分析和体式显微镜分析表明,TMRP/DMMP能促进RPUF成炭,形成膨松的炭层,提高RPUF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6.
何程  杨俊坤  许培俊  赵明 《橡胶工业》2018,65(7):761-764
研究改性氢氧化铝(m-ATH)/微胶囊红磷无卤复合阻燃剂对电气绝缘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物理性能、电性能和阻燃性能等的影响,并与m-ATH/十溴二苯乙烷复合阻燃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ATH/微胶囊红磷无卤复合阻燃剂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具有良好的阻燃协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10年国内外三元乙丙橡胶(EPDM)及其复合材料的阻燃研究状况,对卤系、金属氢氧化物型、磷系、硅系、膨胀型等阻燃体系分别进行了列表总结和分类讨论。卤系阻燃体系主要论述了常用的十溴二苯醚和十溴二苯乙烷及其协效阻燃体系;金属氢氧化物体系论述了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及其协效体系;磷系阻燃体系论述了微胶囊红磷、聚磷酸铵等;硅系阻燃体系论述了蒙脱土、纳米二氧化硅(SiO2)和有机硅氧烷等;膨胀阻燃体系论述了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APP/PER/MEL)等阻燃体系。  相似文献   

8.
《塑料科技》2019,(9):119-123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高抗冲聚苯乙烯/微胶囊红磷(HIPS/MRP)复合材料,利用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燃烧残余物的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在HIPS基体中加入少量MRP可使聚合物的阻燃性能提高,加入过多MRP会降低聚合物的阻燃性能;MRP能够促进HIPS在燃烧时成炭,其炭层中含有P—O键;燃烧残余物中的一部分碳原子以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存在,另一部分碳原子则以无定形碳形式存在;少量MRP添加到HIPS中,其阻燃作用主要发生在气相,而用量较多时复合材料成炭性增强,阻燃作用主要发生在凝聚相。但由于残炭质松多孔,其凝聚相阻燃作用较弱,无法使材料自熄。  相似文献   

9.
红磷作为一种阻燃剂,由于其具有含磷量大,来源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的使用,但由于其不稳定,颜色较深等缺点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利用氢氧化铝作为囊材对红磷进行微胶囊化处理,并对其微胶囊化条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优化。氢氧化铝包覆红磷的最佳包覆条件为:pH=5.5,分散剂含量为0.234g,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比例为1∶3,包覆时间为2h,包覆温度65℃,Al2(SO4)3含量为15%。  相似文献   

10.
以预先合成的密胺甲醛树脂预聚物为壳,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红磷,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到微胶囊红磷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网状的壳材料。研究了红磷和微胶囊红磷阻燃环氧树脂(EP)的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阻燃EP的耐热性和质量保持率明显提高,添加质量分数10%的微胶囊红磷的阻燃EP的阻燃性能达到UL 94 V–0级,其阻燃性能优于红磷阻燃EP。微胶囊红磷阻燃EP的拉伸强度为30.3 MPa,冲击强度为11.4 kJ/m2,分别比相同用量红磷阻燃EP提高了6.0%和21.3%,其冲击强度比纯EP提高了17.5%,表明微胶囊红磷与基体树脂间的相容性大大改善,可显著提高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N-丁基-3-甲酰胺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含量的方法,样品在ODS柱上分离,流动相为含0.2%四丁基氯化铵的甲醇-水体系,流速为1.0mL/min,紫外254nm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5%-0.9%。  相似文献   

12.
以戊腈为原料,经加成、取代得到脒(2),再与乙二醛缩合、脱一分子水得到眯唑啉酮化合物(3),最后经氯代、氧化后得到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收章40.5%。该工艺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合成路线短,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是-条新的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1)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3.
以环柠檬醛为原料,经过亚硝化、缩合两步反应得到2,4,4-三甲基-3-(3-羰基-1-丁烯-1-基)-2-环己烯基-1-肟,收率达65.1%。并分析了该反应中亚硝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在对甲苯磺酸和硫酸铝复合催化剂存在下,以正庚醛(A)和1.2-丙二醇(B)为原料经脱水缩合合成了新型香料4-甲基-2-己基-1,3-二噁戊烷。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A): n(B)=1:1.1、催化剂用量为主原料总质量的0.35%、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90~98℃,产物收率达94.2%。产物经理化检测和红外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15.
以硝基甲烷和四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烷基羟基化和溴化两步合成2-溴-2-硝基-1,3-二丙二醇,考虑了烷基羟基化反应,溴化反应温度,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收率可达78.6%  相似文献   

16.
以1-氨基-2-溴-4-羟基-蒽醌和乙二醇为原料,在碱作用下脱溴得到1-氨基-4-羟基-蒽醌,收率92.O%。  相似文献   

17.
异戊烯是抽余碳五的一种馏分,主要由两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2—丁烯(2MB2)和2—甲基—1—丁烯(2MB1)组成,其中,2—甲基—2—丁烯含量越高,应用价值越高。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提高异戊烯中2—甲基—2—丁烯含量的方法,即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空速下,以液相形式将2—甲基—1—丁烯异构为2—甲基—2—丁烯。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55℃,反应空速5—20hr^-1,反应压力0.6—0.9MPa。在此条件下,异戊烯中的2—甲基—2—丁烯与2—甲基—1—丁烯的比例由原料中的1—4:1提高到10—13:1。  相似文献   

18.
3-甲基-4-丁酰氨基-5-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锋  吴佳  蔡春 《江苏化工》2005,33(4):46-47,50
3-甲基-4-丁酰氨基-5-氨基苯甲酸甲酯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以3-甲基-4-丁酰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硝硫混酸硝化、铁粉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3-甲基-4-丁酰氨基-5-氨基苯甲酸甲酯,总收率72%。研究了硝硫混酸配比、硝化反应时间、还原反应温度、还原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该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收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季永新 《化工时刊》2001,15(1):31-34
提出了对氯-r-溴丙苯的合成方法,以对氯氯为原料制取对氯苄基氯化镁,通过镁过量解决了在四氢呋喃中的偶联问题,提高了格氏试验剂的收率,此格氏试剂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氯-r-苯丙醇,然后在三氯甲烷助溶剂作用下,与过量的氢溴酸反应得到对氯-r-溴丙苯,文中优化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陆庆松 《化工时刊》2001,15(8):39-41
报道了2-二乙氨基-6-甲基-4-羟基嘧啶的合成方法,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产物总收率和纯度分别大于85.0%和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