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涤混纺织物挺括、耐磨、抗皱、保型,但涤纶含量过多织物会显硬板、不丰满、容易起毛起球等。为了分析毛涤混纺比对织物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四种不同混纺比的毛涤混纺织物的悬垂性、抗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等。结果显示:在不影响织物外观性能和舒适感的条件下,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毛涤混纺织物的耐磨性增强,抗折皱回复性能变好,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加重,悬垂性变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KSCN水溶液为溶剂对废旧腈纶进行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废旧腈纶面料的最佳溶解工艺为:KSCN质量分数65%,溶解温度75℃,溶解时间30 min,按这一工艺溶解废旧腈纶面料并将溶解液制成回收产物,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制得的回收产物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与原生腈纶一样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杜富刚 《聚酯工业》2022,35(3):8-10
PET材料在透明塑料领域中价格低廉,且综合性能较好,我国每年废旧PET的产生量非常大,由于PET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为了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迫切需加大废旧PET的循环利用。目前废旧PET回收工艺主要有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2种。制约废旧PET循环使用的主要瓶颈是特性黏度太低,因此研究PET回收增黏工艺对提升废旧PET的回收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据标准GB/T 2910.1—2009和GB/T 2910.4—2009,对毛涤混纺产品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理论,对试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得出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重复性产生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合成纤维》2016,(10):18-20
为了更好地回收利用涤棉废旧面料,利用超声波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对其进行活化处理,并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方差分析得到优化的因素水平。结果表明:影响活化效果的因素主次关系为氢氧化钠浓度超声波时间;优化的工艺为超声波时间1 h,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25%;活化面料中的涤纶表面有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合成纤维》2016,(11):45-48
采用离子液体[Amim]Cl对废旧涤棉混纺面料中含棉成分进行溶解回收。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温度、[Amim]Cl质量分数、时间、溶质与溶剂比例等因素对溶解过程的影响,得到优化的溶解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溶剂对涤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面料中接近99.2%的棉纤维被溶解,而涤纶没有明显损伤。影响棉纤维溶解效果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溶解温度,溶解时间,[Amim]Cl质量分数,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优化的溶解工艺参数为:溶解温度95℃,溶解时间5 h,[Amim]Cl质量分数99%,溶质与溶剂质量比0.2∶3.5。红外分析表明:溶解处理的样品中棉的特征峰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7.
对废旧有色棉织物脱色工艺探讨,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再生纤维素膜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白度和脱色率等为评价指标,探讨了废旧有色棉织物脱色工艺。通过离子液体溶解制备再生纤维素膜,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联用(SEM-EDX)等研究了再生纤维素膜的机械性能、化学组成、形貌和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以连二亚硫酸钠为还原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采用还原―氧化两段法脱色,在最佳脱色工艺处理下棉织物CIE白度指数为65.1,拉伸强度损失率为19.3%,失重率为1.8%,脱色率为93.5%,聚合度为747.7。制备再生纤维素膜的断裂强度为138.7 MPa,透过率为92.9%。本研究为废旧有色棉织物的化学回收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废旧涤棉军装为原料,采用稀酸法分离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和棉纤维,考察了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涤、棉的分离效果以及分离后涤纶、棉纤维的形貌及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酸质量分数1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90 min时,废旧涤棉军装中的涤纶与棉纤维分离效果最佳;经盐酸处理后,织物中剩下涤纶,棉纤维被去除,棉纤维小部分降解为还原性糖,大部分降解为棉渣粉末;盐酸处理后的涤纶化学结构、断裂强度、纤维形貌基本无变化,但初始模量显著下降;棉纤维经盐酸处理后形成的棉渣粉末仍为纤维素结构,但其结晶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通过对国产和进口的十余种涤纶染色载体进行综合考察。测定了载体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用量时涤纶染色临界温度、染色加速因数、移染效应和移染指数;染料的扩散系数;测定了分散染料的不同类型以及染色载体、分散剂、匀染剂的添加与羊毛沾污的情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到了毛/涤混纺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同时归纳出了羊毛、涤纶染料选择的范圈及载体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纤维工业》2016,(1):15-18
以经过致密化处理的废旧涤棉军装(废旧涤棉)为原料,以乙二醇(EG)为醇解剂,通过改变EG与废旧涤棉的配比、醇解时间、醇解液循环使用次数等研究了废旧涤棉的醇解效率,以及不同循环次数对醇解产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和涤棉织物中的棉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旧涤棉与EG质量比为1∶(10~12),废旧涤棉与Na_2CO_3质量比为1∶0.003,反应温度196℃,反应时间1 h的醇解条件下,醇解液可以循环使用,最佳循环使用次数为4,醇解后产物绝大部分仍为BHET单体,醇解物产率高于60%;醇解后棉纱表面虽有一定程度破坏,但其断裂强度最高仍达1.76 c N/dtex,满足开松再纺纱的要求,可实现棉纱的二次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汪澜  袁近 《电镀与精饰》2006,28(2):14-17
通过分析敏化、活化和化学镀三道工序的主要工艺因素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果的关系,优化了涤/粘混纺织物的电磁波屏蔽化工艺。其结果表明:涤/粘混纺织物经过电磁波屏蔽化后,具有良好且耐久的电磁波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毛混纺织物兼容多组分纤维的性能,优点明显,但是染色工艺复杂,成本较贵.因此,研究开发新型染料及新型染色方法对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羊毛/腈纶、羊毛/锦纶、羊毛/蚕丝、羊毛/Tencel等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3.
将制备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剂WPUA应用在涤毛混纺针织物和涤棉混纺针织物上,结果表明:当WPUA质量浓度为80 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3 min时,涤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了4级,涤棉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了3级;织物手感和白度与原织物等级相当;静电压半衰期明显降低,抗静电性能得到提高;与目前市售的高效抗起毛起球整理剂的各项性能相当。扫描电镜表明:经整理后的织物,纤维尾端被黏附在纱线的表面,织物表现出抗起毛起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杨斌  徐广标 《合成纤维》2011,40(5):23-25
采用测试分析和三元件力学模型模拟,系统地探讨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羊毛混纺纱线的拉伸性能。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羊毛混纺纱相比,PTT/羊毛混纺纱在整个拉伸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拉伸模量,纱线的断裂强力约为PET/羊毛混纺纱的2/3,断裂伸长率为PET/羊毛混纺纱的1.4倍。三元件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PTT/羊毛和PET/羊毛混纺纱的拉伸曲线。  相似文献   

15.
《合成纤维》2017,(5):45-48
利用竹浆纤维、丝光羊毛为原料,纺成竹浆纤维/丝光羊毛混纺纱,设计并开发出吸湿性良好的混纺针织面料。介绍了该面料的组织设计及工艺参数,测试比较了平针、罗纹组织结构的透气性、防紫外线性、透湿性、汽蒸收缩性,得出70%竹浆纤维和30%丝光羊毛罗纹针织物最适合服用。  相似文献   

16.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and special attention for using textile products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against such damage of UV-radiation, i.e., skin cancer, sun burn, and photo-aging, in the recent years. In this research work a new approach for upgrading the UV-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cotton/wool and viscose/wool blended fabrics for high quality/trans seasonal apparel, was investig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UVB-protection function of the aforementioned substrates such as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finishing additives, as well as subsequent treatment with cu-acetate or dyeing with anionic or cationic dyes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i) the enhancement in the UV-protection factor (UPF) of the finished fabrics is determined by the type of finishing additives, i.e., citric acid ≥ aspartic acid ≥ tartaric acid ≥ none, chitosan TEA.HCL ≥ choline chloride ≥ none, β-cyclodextrin CMC-30 PEG-600 > none, and Siligen® WW > W Siligen® PEP ≥ Leomin® NI-ET ≥ none, regardless of the used substrate, ii) UPF values are governed by the type of substrate, i.e., viscose/wool ≥ cotton/wool, irrespective of the used additives, iii) post-treatment with cu-acetate or post-dyeing with the used dyestuffs brings about a dramatic improvement in UPF values, and iv) UPF valu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finishing regime and follow the descending order:

Resin finishing → post dyeing > resin finishing → posttreatment with Cu-acetate > resin finishing in presence of additives > resin finishing in absence of additives.  相似文献   

17.
曹红梅 《合成纤维》2013,42(5):44-45,49
为研究木棉纤维的纺纱性能,将木棉纤维与常用涤纶混合,不用开清棉工序,根据木棉纤维的吸水亲油性,将和毛工序运用到棉纺系统中,加入和毛油水,提高了木棉的韧性和抱合力,减小了飞花,在数字化纺纱小样机上成功纺出木棉与涤纶30/70、40/60二种质量比的混纺纱,并提出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和毛油对提高木棉纤维的可纺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纺织面料成分的检测水平和分析速度,以134个毛涤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采样装置,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然后,经一阶导数等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毛涤混纺织物中毛含量近红外的定量校正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对129个毛涤样品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该方法与标准SN/T 0464-2003方法的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并据此制定了纺织品原料组分近红外快速检测初筛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经实际应用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Outlast空调纤维与黏胶纤维为原料,设计了9种不同混纺比的Outlast空调纤维/黏胶纤维混纺纱,研究了混纺比对混纺纱线的调温性能、条干、强伸性能以及毛羽分布的影响。对比分析得出:混纺质量比为45/55的Outlast空调纤维/黏胶纤维混纺纱线的调温效果、条干、强伸性能和毛羽情况均较好,条干不匀率最小,为20.15%,断裂强度最大,为12.29 cN/tex,为最优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