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忠文  黄春  李思嘉 《人民长江》2012,43(22):51-53
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发育有辉绿岩脉、中倾坡外的断层、卸荷裂隙密集带及裂隙等,构成了控制边坡稳定性的主要结构面。主要介绍了右岸边坡控制性结构面的工程地质性状及不同组合模式对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通过大量的地质测绘和试验研究,得到了详实、准确的地质参数,采取了锚索加固,抗剪洞+锚固洞+斜井等处理措施。治理后的监测和分析表明,右岸边坡加固措施有效,整体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高键  徐涛  徐奴文 《人民长江》2011,42(24):65-68
基于ANSYS强度折减法,以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为例,研究了弱层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边坡的失稳破坏机理以及二维和三维分析计算结果的区别和联系。结果表明:弱层对边坡的稳定性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工程现场加固措施对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作用明显;边坡的失稳破坏是一个塑性区累积发展、位移逐步增大的过程;三维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位移及应变值与二维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模型、单元、网格划分及单元应力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相对而言,三维计算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3.
刘翔  陈林 《人民长江》2014,45(22):50-53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规定的边坡安全系数为一个范围值,具体取用应根据边坡与建筑物的关系、边坡工程规模、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及影响边坡稳定的不确定因素等综合分析后确定,否则将导致巨型边坡治理中工期和投资的巨大差异。以大岗山水电站巨型边坡稳定分析为例,通过选择合适的稳定分析方法、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以及工程类比,选择了适合于该水电站右岸边坡的稳定评价体系。从施工期和运行期监测数据看,所选择的稳定性评价体系和相应采取的支护措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西藏如美水电站消力池高陡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块体和崩塌事故,通过对坝址区地质资料的详细分析,建立了消力池高陡边坡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结合卸荷岩体力学理论,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了消力池高陡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动态卸荷响应。综合考虑了不卸荷、一次开挖卸荷、动态卸荷工况,得到了边坡施工期的变形、应力、塑性区分布状况。计算结果表明,卸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形上;卸荷比不卸荷条件下的变形值、塑性区要大,且动态卸荷下的变形值比一次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变形值要大。  相似文献   

5.
卢军  丁俊 《陕西水利》2013,(5):98-99
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发育多条卸荷裂隙及断层,主要可归纳概化为XL316-1和XL09-15两条中等倾角卸荷裂隙密集带及f231、f208等断层。为了保证边坡稳定与安全,采取了抗剪洞、锚固洞、斜井、锚索等加固措施以及防、排水等措施。三维极限平衡法计算成果表明右岸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加固措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本构模型和屈服准则应用于含成组断续裂隙岩体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合白鹤滩拱坝勘Ⅰ线左岸天然岩质边坡的应力稳定研究,就陡倾角卸荷裂隙的分布深度、连通率和法向变形模量对边坡应力场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对边坡在天然状态下的稳定性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大岗山电站坝区边坡具有两高一强烈(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卸荷风化强烈)的显著特点,为确保缆机平台边坡安全,采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模拟缆机平台左岸PLⅢ-PLⅢ剖面边坡开挖施工过程,对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边坡在逐层开挖逐层支护过程中的应力-变形演化规律、预应力锚索对边坡的加固支护效应以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固后的边坡处于整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4,(3):102-105
通过选取如美水电站消力池典型剖面建立高陡边坡二维模型,使用FLAC3D软件计算该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在不同开挖时步下各关键点的位移,分析不同开挖时步对左右岸边坡位移的影响。有限元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消力池高陡边坡岩体开挖过程中,考虑了不同开挖时步下岩体的破坏情况,岩体破坏区域随着开挖步骤的推进是一个不断增大的过程,当开挖到一定步骤时,边坡关键点的变形和变形速率明显增大;开挖过程中,坡表碎裂岩体或堆积体较为敏感,开挖前需要进行支护,验证后,方能动工。  相似文献   

9.
采用SLOPE/W模块对大岗山水电站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该水电站右岸工程边坡高达420m,卸荷裂隙控制右岸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构成确定性的2个潜在不稳定块体。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右岸边坡整体稳定,地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开挖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LOPE/W模块对大岗山水电站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该水电站右岸工程边坡高达420m,卸荷裂隙控制右岸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构成确定性的2个潜在不稳定块体。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右岸边坡整体稳定,地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开挖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邓兆俊  李桂林  吴楠 《人民长江》2014,45(22):72-75
在大岗山水电站拱坝940 m高程以下帷幕灌浆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回浆返浓现象,孔口涌水较为普遍。针对坝基陡倾节理、裂隙的特点,先后采用普通水泥、细水泥和化学浆液进行了一系列灌浆试验研究,最终确定了一套对特殊地层较为有效的灌浆工艺参数和方法。灌后检测结果表明:普通水泥和细水泥灌浆虽都能提高透水率达标率,但尚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而化学灌浆处理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就水电工程而言,高陡边坡岩体卸荷可能导致边坡整体或局部失稳,对水电工程的施工及运行安全构成威胁。以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高陡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在边坡卸荷岩体宏观地质特征、渗透特征及弹性波特征3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确定了坝址区边坡岩体卸荷的水平深度及特征,并就卸荷带岩体总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总体认为,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边坡岩体卸荷变形微弱,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好。   相似文献   

13.
针对岩质高边坡的稳定问题,提出了基于变温相似材料的降强法与倾斜抬升超载法相结合的综合法模型试验方法,建立了边坡稳定综合法试验安全评价方法,并针对白鹤滩电站左岸强卸荷区高边坡的稳定问题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典型剖面及卸荷区边坡的2个模型试验,获得了边坡在底滑面降强后的变形特性和破坏机理,揭示了缓倾结构面是影响白鹤滩边坡稳定的控制性因素,其失稳模式为滑移—拉裂的块体滑动破坏。试验结果表明,在底滑面前缘区域布置混凝土置换洞,可有效增强底滑面抗剪能力、减小边坡变形、阻止滑块形成,加固后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KSC=1.42~1.58。研究成果为白鹤滩边坡工程的安全评价和加固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类似边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凤莲  刘峰 《人民长江》2014,45(22):30-33
水电工程安全监测项目,对于验证设计、指导施工及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实施安全监测仪器埋设、设备安装及施工期监测与反馈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协调推进。以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管理为例,阐述了精细化管理模式、体系、运行程序及验收规程,介绍了其基本作法及取得的成效。为提高工程安全监测质量、规范安全监测项目在施工期的管理活动提供了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花板水电站厂房后边坡自然坡高约243 m,永久边坡开挖高度85 m.边坡稳定分析与支护设计以地质专业提供的岩体力学参数为基础,对原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根据规范要求工况,对开挖边坡的滑动稳定与楔形体稳定进行了计算,对关键支护措施的参数进行了研究,从而选取了合理的开挖坡比与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6.
大岗山水电站坝址区设计地震峰值加速度达到557.5 cm/s2,大岗山拱坝的最大坝高达210 m, 其地震动响应规律复杂,通过前期勘测设计阶段系统、全面的研究,抗震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在可行 性研究阶段已基本明确,采取的相应工程措施满足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抗震的要求,大岗山拱坝的抗 震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7.
林丹  杜锴  谢长水  赵瑞 《人民长江》2012,43(9):24-27
为科学控制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和变形,针对厂房的结构特点及地质条件,通过采取地质预报预测、控制地下水、优化施工程序、控制爆破、先洞后墙贯通工艺、及时支护、提高开挖支护质量、加强安全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等综合措施,使地下厂房实际发生的围岩变形总体较小,变形控制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详细介绍了施工控制过程,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渡河大岗山高拱坝坝区花岗岩各类岩脉穿插发育,坝区长大裂隙和断层带多沿岩脉分布,严重影响了坝体的抗滑稳定性,为了加固处理,获取固结灌浆的相关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选择右岸A区、左岸B区作为坝基固结灌浆试区,采取高压固结灌浆对分布于坝基的不同类型和缺陷的岩体进行灌浆加固试验,并分析了坝区岩体的可灌性。获得了大岗山高拱坝坝区固结灌浆的施工参数。试验表明,固结灌浆对坝体整体性、基岩强度以及相应的岩石力学参数等方面的都有改善,其施灌方法和施工工艺可为拱坝基础处理设计和施工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