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达到更好的车辆动态称重精度,在分析车辆过秤态势受力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集成化动态称重仪结构;针对诸多因素对行驶称重系统的输出值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结合神经网络的计算模型,可以提高动态称重精度.经试验验证,该行驶称重系统可用于交通数据采集和辅助实施超载检查.  相似文献   

2.
数据融合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在军事和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论述了数据融合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过程;针对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几种数据融合计算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车辆动态称重系统抗干扰能力,以保证参数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双环直流调速系统,由于速度调节器饱和非线性对起动过程的影响,使得转速退饱和超调不同于线性超调。文献[1]将起动退饱和的超调过程转化为突加负载的动态速降过程,利用抗扰性指标计算退饱和超调量。本文给出了计算转速退饱和超调的另外两种方法,并计算了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退饱和超调量.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初始条件的变换,将起动过程分为两个线性阶段,分别用线性微分方程求解。计算结果与文献[1]的计算数据完全一致,因此,本文给出的计算公式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4.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是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有效武器.经过试验分析,发现国内使用的称重系统大多存在一定的称量误差,而且随着车辆通过计量平台速度的提高,误差增大.文中从车辆-计量平台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提高动态车辆称重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广泛应用于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其称量精度与车辆通过计量平台时的运动状态有一定的关系.文中首先对运行车辆进行运动学分析,找出影响动态称重系统称量精度的主要运动形式,并以此为依据,得出车辆轴载称量原理,最后分析车辆通过计量平台时的振动来源,以揭示称重系统误差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软质电容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对该传感器静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受力面积和时间的影响,针对橡胶材料粘弹性特性,提出了利用四元件模型对其建模.同时进行了动态实验,车辆总重量的测量误差在10%以内,其精度优于ASTME1318-02给出的Ⅰ类WIM系统精度(置信95%时总重误差±10%).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提出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进行测量是可行的,它有助于随时测量,便于交通稽查.  相似文献   

7.
动态轮胎力是影响汽车动态称重的重要因素.基于1/4车辆模型推导了动态轮胎力方程,依据路面不平度模型,仿真计算了动态轮胎力的频率特性.考察了路面、速度、载重、轮胎和悬架等因素对动态轮胎力的影响程度,为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和称重信号的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位置随动系统要求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较低的稳态误差。在模糊控制位置随动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积分控制方法,实现了位置随动系统的模糊积分控制。在系统的动态过程中,利用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能力保证位置随动系统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系统进入稳态以后引入积分控制,提高位置随动系统的稳态精度。将模糊积分控制方法应用于KSD-1型位置随动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态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温室中各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相互耦合的关系,结合模糊控制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强的优点和PID控制器具有高精度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PID温湿度解耦控制器,给出了系统仿真分析结果。实现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超调量小、稳态精度高的要求,能够达到最佳的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以提高车辆动态称重精度为目的。从两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在分析车辆通过秤态势的受力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集成化动态称重仪结构;针对动态称重实际的波形,设计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动态称重精度。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大多采用传统PI控制,存在积分饱和现象,系统易产生超调和振荡问题,因此将抗积分饱和控制策略引入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调速系统中,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反馈算法求解转矩电流高次方程,解决了高次方程求解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速度环和电流环均采用抗积分饱和PI控制,有效地抑制了积分饱和,减小了系统的超调量,提高了电机控制精度。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有效地抑制了积分饱和现象,减少了速度的超调,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可以较好地满足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评估体系构建方法不科学,评估指标权重计算及主客观权重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构建驾驶性评估体系和计算指标权重的新方法.考虑车辆驾驶性在蠕行工况的内涵,基于SMART原则对驾驶性评估体系进行设计,从纵向响应特性、纵向平顺特性、纵向稳态特性3个维度构建了蠕行工况驾驶性评估体系;提出用网络层次分析和组合熵分别计算主客观权重,并设计结合网络层次和组合熵的综合权重优化模型,用于计算评估体系中各评估指标权重,使其兼顾主观性和客观性.应用该方法进行多辆车的蠕行工况驾驶性评估,对比分析不同权重计算方法的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较层次分析、熵权等方法更准确,该评估体系构建方法更具科学性,权重计算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汽车动态称重系统的实现方法,由于称重过程中影响车辆重量的因素是非线性的,采用了改进的神经网络技术(与遗传算法的融合)来处理采集的数据,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误差达到5%。但由于神经网络的学习影响了数据输出的速度,后续工作正在就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拟采用多神经网络并行处理方法解决该问题。所介绍的自动称重系统除了能够实现称重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等功能外,还实现了将采集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并能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以便于统计和查阅,实现了访问、查询数据库中记录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PD控制是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应用比较广泛,结构最简单的控制策略之一。传统的PD控制侧重于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而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包括超调量和收敛速度等)控制不够,如果想要提高响应速度就会使超调量变大,加剧响应振荡;如果想要超调量小,可能又会使响应速度变慢。响应速度与超调量似乎是一对比较矛盾的性能参数,单纯使用传统的PD控制,很难做到提高响应速度的同时降低超调量。所谓预设性能控制,指的是控制误差的收敛速度及超调量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同时把控制误差收敛到一个预先指定的比较小的区域内。本文将PD控制与预设性能控制相结合,利用简单的PD控制结构和以对数形式误差变换为基础的预设性能函数来设计机械臂运动控制器, 该控制器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预先设定稳态误差,而不像传统的PD控制器要通过多次的参数整定及调试后才能逐步减少控制误差。因此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设计过程比较简洁方便,具有比较精确的控制精度和比较快的响应速度,同时还能把超调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空间三关节机械臂的建模仿真分析,改进后的预设性能PD控制与传统PD控制相比较,响应速度提高了40%左右,超调量减少了10%左右。通过4自由度Dobot机械臂的样机实验分析,改进后的预设性能PD控制与传统PD控制相比较,响应速度提高了20%左右,超调量减少了5%左右,因此该算法对控制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改善是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变风量空调系统温度-风量PID控制器的整定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的特点设计一种较为高效、稳定的自适应控制器.方法以常规PID控制方法的整定结果作为参考,选择PID参数的取值区间,选取种群数量、维数、最大寻优速度、收缩因子等粒子群内部参量,根据粒子群的演化规则自动完成最优控制.结果采用引入收缩因子的粒子群PID自适应控制器时,系统的调节时间约为常规控制方法的50%,超调量减少了约75%.且动态过程快速而平稳;而当系统突加阶跃扰动时,粒子群PID自适应控制器的调节时间及超调量均约为常规控制方法的50%,系统控制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自适应控制器后,空调房间的温度调节过程加快,室内外干扰因素对房间温度的影响明显降低,整个系统体现了良好的动态性能及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吊车在起吊过程中对所吊物体称重时,采集到的数据与重量本身相差较大,目前吊车动态称重的精度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线性神经元Adaline的吊车动态称重数据处理的噪声自适应对消方法,用于解决因运动产生的数据采集不准的问题,在提高吊车称重精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定量称重包装系统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定量称重包装系统具有惯性、滞后、非线性时变且无法建立精确模型等特点,分析物料动态称量响应过程的动态特性及影响定量称重包装精度的相关因素和误差来源,提出1种基于RBF神经网络PID的定量称重包装控制策略。利用具有任意非线性表达能力及较强自学习能力的RBF神经网络寻求最佳的PID参数,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显著改善定量称重包装系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建立双轴汽车模型对简支梁桥在移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一辆汽车以不同车速、不同车重及通过不同跨径桥梁时的情况,并给出了相应情况下的简支梁桥跨中动位移的变化曲线。对直观地了解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的动力特性及系统数值模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混合动力系统,在分析系统内部能量流的基础上,提出平均综合能量传递效率定义和系统的理论油耗计算模型. 结合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节油途径和计算模型,确定影响系统节油的因素并推导出各因素变化后的节油量与节油率计算模型. 为了验证提出的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以某CVT并联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全局优化算法,分析混合动力系统的节油潜力,对前述的各节油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定量研究,明确各因素对系统节油率的贡献度;在节油影响因素细节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考虑CVT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各部件未来可实现的效率最大化,计算该系统的极限油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