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中国金属学会低合金钢学术委员会和冶金工业部钒钛钢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双相钢学术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三日至五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冶金工业部、高教部、机  相似文献   

2.
3.
浅谈钢的微合金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内在钢的微合金化原理、微合金元素特性及微合金化钢研究取得的成就,对生产微合金化钢及其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过去35年,已经开发出两大类高强度棒材和锻件用微合金化(MA)钢。第一类是1974年开发的,为中碳钢中加入少量的铌或钒。这些早期的中碳钢为珠光体-铁素体组织,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高周疲劳性能。大约15年之后,微合金化多相钢被开发出来,根据材料加工工艺不同,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等组成。这类钢可以达到非常高的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和高的断裂性能。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高强度锻件仅能通过最终的热处理过程实现,热处理包括加热、淬火及回火(QT)。已经不断地被证实由MA珠光体-铁素体钢生产的空冷锻件可以实现与更昂贵的热处理锻件类似的强度和疲劳性能。介绍过去35年来微合金化珠光体-铁素体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6.
自1975年在美国召开第一届微合金化钢会议以来,各国的材料科学工作者对微合金化元素,特别是对 V、Ti、Nb 等元素在钢中的行为及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新品种。近年来,又对 V、Ti、Nb 等元素的复合加入行为进行了探讨,为微合金化元素的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低合金钢的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革命。这种革命涉及新钢种(如塑性诱导相变[TRIP]钢)的发展较少,而涉及应用已有的知识改善工艺技术以及把研究成果和冶金基本原理同现有钢种紧密结合的较多。发生这种革命的主要领域是低合金高强度钢(在国际上简称 HSLA钢,下同)。这类钢对工业的重要性可以从最近几年来大量的国际会议和数以百计的文献报道得到证明,有人称之为无声的革命,并非侈谈。  相似文献   

8.
王守贵 《辽宁冶金》1997,(5):32-34,62
发展钒合金化的低合金高强度热轧钢权,符合我国的资源和人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合理进行万分微调和控制热轧工艺是提高钢板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单麟天 《攀钢技术》1997,20(3):4-8,25
介绍了微合金化元素对钢轨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国外生产的部分合金轨的成分和性能,超高强度钢轨的研制现状及合金元素对钢轨钢断裂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合金化渗碳齿轮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王毛球  董瀚 《特殊钢》2008,29(4):28-30
通过添加Al、Nb、Tj、N和B等微合金化元素可细化渗碳齿轮钢的晶粒,提高切削性能和钢的疲劳性能;同时通过添加Nb、Ti等元素,可缩短渗碳时间,精简工序,降低成本。介绍了微合金化冷锻齿轮钢,高温渗碳齿轮钢,高强韧性齿轮钢的钢种、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特点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微合金化元素Nb、V、Ti的物理特性,论述了它们细化晶粒强化及沉淀析出强化的机理,分别阐明了Nb、V、Ti元素的微合金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钢中的杂质元素与微合金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钢中的杂质元素(SPNO等)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降低钢中的杂质含量,获得高纯度的钢质,一直是冶金工作者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本文介绍通过微合金化使杂质固定,减小其危害作用的一些机制及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铌微合金化钢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涛  曹铁柱 《钢铁》2002,37(7):68-72
对近年来我国微合金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在微合金化钢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今后3-5年内研究和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借助MMS-3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控轧温度区间、终冷温度、贝氏体区等温处理以及冷却路径对微合金化热轧TRIP钢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控轧温度区间“下调”,组织中的铁素体晶粒越来越细小,铁素体量逐渐增加,残余奥氏体量则先增加后减少。终冷温度升高时,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也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贝氏体温度范围等温时间的延长使残余奥氏体量增加。相对于“缓冷+快冷”,轧后采用“快冷+缓冷+超快冷”冷却路径更有助于铁素体晶粒的细化和奥氏体的残留。在“快冷+缓冷+超快冷”冷却路径下,当控轧温度区间为900~840℃,缓冷温度范围为710~680℃,贝氏体等温处理制度为450℃×5min时,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达到最高值113%。  相似文献   

15.
微合金化高纯净钢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浩 《山东冶金》2000,22(5):40-43
介绍了微合金化元素Nb、Ti、V、B等在钢中的作用机理,总结了钢中杂质元素O、S、P、H、N等的危害及降低有害元素的途径,探讨了洁净钢加工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规律,指出微合金化和高纯净是改善钢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20年来安钢产品创新的4个阶段和取得的显著成果.自1994年安钢开始开发微合金化钢,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容器、桥梁和造船等行业;并相继研究开发了铌钒微合金化技术、电炉流程微合金钢铸坯质量控制、细晶粒钢生产和控轧控冷等新技术.论文总结了安钢微合金化钢的系统研发情况,分析了产品技术创新成果和品种生产进展;提出了实施精品生产战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钒微合金化对高强双相钢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与Fe-0.186C-1.5Mn-0.3Si-0.008N参照钢相比,加入0.14%V带来如下效果:(1)在冷轧及退火状态铁素体晶粒高度细化;(2)严重推迟在连续退火过程中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初始动力学;(3)慢冷条件下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稍微提高,但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被抑制,导致淬透性提高;(4)在临界退火温度≤740℃时观察到未溶渗碳体;(5)750℃/180 s退火后铁素体相中发现大量V(C,N)析出(平均直径7.4 nm),而马氏体(奥氏体)中析出物稀少,尺寸更大(平均直径13.4 nm);(6)不含钒参照钢抗拉强度随马氏体体积分数增量为~16 MPa/%,而含钒钢由于晶粒细化和铁素体选择强化,强度随马氏体含量变化增量相当低(~4 MPa/%),在马氏体体积分数45%变软。  相似文献   

18.
对铌含量分别为0.24、0.15和0.08%的三炉微合金化钢中碳化铌在铁素体中的沉淀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利用有关理论估算出碳化铌在铁素体中均匀沉淀时的沉淀粒子形状、临界核心尺寸、均匀形核率、最大形核率温度和沉淀完成时间,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很好地符合。由此而得的结论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生产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云南省爆破工程学会和云南省有色金属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凿岩爆破学术会议,于1987年11月18~21日在昆明工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代表共176人。会议期间交流的论文有81篇。  相似文献   

20.
微合金化钢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微合金化钢中微合金化元素钒、铌、钛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行为进行了综合评述。着重论述和分析了这些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成份特征,溶解和析出规律,对奥氏体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抑制效应,以及这些行为对钢后续转变,后续析出和最终性能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还介绍了有关规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