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的模式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大学生在校参加工业培训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又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的现代化公共教学实践支撑平台。因此建设一个能基本涵盖现代工业体系内容,并能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就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和模式探讨;工程训练中心的管理体制研究;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工程训练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训练中心的内涵与特色拓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工程教育背景下,着眼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工程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本文以学生为中心,结合CAD/CAM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实践课程设计,以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竞赛项目为教学案例,进行工程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将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引入教学环节,实施具有特色的项目化教学方法,通过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博 《电焊机》2021,51(9):107-110
以西安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展的焊接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基点,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模块的焊接实训教学,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训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指导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工程训练焊接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综合性大学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中,现代工业制造工程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各学科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的教学环境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背景,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具备现代工业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先进实践教学基地和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探索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新模式,对于在高等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弧焊机器人实验室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点建设的实践教学与创新开放平台,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双创实践、科研服务及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文中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弧焊机器人各项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探讨构建弧焊机器人实践教学平台,以完善工程训练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弧焊机器人实验室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点建设的实践教学与创新开放平台,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双创实践、科研服务及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文中介绍了弧焊机器人实验室"免示教智能焊接机器人平台"的构建及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加强平台建设、实践教学探索,进一步完善工程训练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9,(11):1226-1229
在中国,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践作为工科学生的必修课,对于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的作用和影响。围绕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部分实践教学资源,以精密铸造与木工实践教学融合为例进行探索与研究。旨在学科交叉融合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践热情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模具工业》2015,(10):74-76
介绍了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开展《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把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创新设计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开设了多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工程实践是课程的重要组成环节。随着文科生选课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必须对工程实践教学方案进行改革,为了进一步适应课程建设思路,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艺术焊接"实践为内容,阐述如何将其运用于工程训练。  相似文献   

10.
阐述在工程实践教学中针对激光加工开展的教学模式探索.实践中依托激光加工技术平台,开发突出实践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工程实践教学方案,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模具工业》2021,47(6)
现代高职教学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应兼顾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需求,基于以成果导向的OBE教学理念,针对传统《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理论教学、教学工厂实践、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学习探索、实践验证、工程实现、成果反馈"的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2.
焊接专业方向与新材料科学、电力电子和先进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紧密相关,具有极强的交叉学科特点。在高校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跨学科创新型教学新方法,将创新型焊接领域研究贯穿于日常学习、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采取启发式教学、研究型学习以及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培养模式,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握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和学生创新计划来丰富培养教育手段,着力进行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多样性训练教学新方法的研究,接受实践效果的检验并进行相关调整,完善焊接专业方向现代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跨学科培养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便于文科类大学生在焊接机器人实践训练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对其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将前期知识储备、仿真教学、增强实践内容趣味性和探索性的改革措施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并制订了详细的教学流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专门针对文科生的焊接机器人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4.
哈工大基础学部"大一年度项目计划"以及院、校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为对工科第二课堂的重要补充,对于培养和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可或缺。本文以指导哈工大材料学学生参加"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例,从教师设置课题、学生主动选题、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得到锻炼和参加创新项目得到的收获,来剖析不同阶段的项目对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开设设计性综合实验.论述了开设综合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开设综合实验的基本思路,重点介绍了综合实验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实践表明:开设设计性综合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面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大工程、大系统和全过程(或流程)的实践教学观念,探索和研究工业系统认识实践课程的构建思路和课程体系,构建以机、电工业(工程、生产等)为主体,融材料、能源、化工等多工业系统为一体的认知平台,初步实践表明,工业系统认识实践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根  杜静  陈博 《模具技术》2021,(2):51-55
UG是一款集CAD、CAE和CAM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软件,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在UG软件课程环节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由多个项目构成教学体系,以项目为导向,分阶段递进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工程训练的不足,探索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改进方法,并以物料夹取装置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导,以综合创新项目为载体,融合双元制指导教师团队,重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三联项目库”驱动各模块间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成了高校的迫切任务。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工程实践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基础,工程实践教育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密不可分,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关键。通过分析南昌航空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焊接专业在联合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交替式产学合作教育"和"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训练同步进行"的工程实践教育新模式,以实现工程实践教育4年不断线;通过构建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结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文科学与现代工程设计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对现代工程本质变化的分析,指出大学生面临着调整知识结构和扩大知识面的挑战,提出以培养大学生欣赏人文科学与专业技术工程的情趣,培养解决现实生存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在现代工程设计课程教学中探索出体现人文科学理念的三维设计教学方法.以"盘古火炬大楼"工程、南京明孝陵展馆"茶馆桌面"设计以及多功能笔筒的创新设计为例,分析了"老子文化',在现代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指出"人文工程,科技工程,绿色工程"的现代工程理念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