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海南铁矿地采基建工作逐步完成,北一采区井下通风系统各水平均存在着风流串联及短路、采掘作业面供风量不足等问题,造成了部分作业地点矿尘浓度超标,采掘工作面通风不畅,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生产和井下矿工的身体健康。分别采用了通风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Ventsim三维通风模拟技术对该矿井下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采用了动态仿真模拟软件进行了通风网络解算,结果表明:通风系统优化后,矿井总风量能够达到185.29 m~3/s,试生产区域(0~-105 m水平)的风量为152.45 m~3/s,-120 m开拓水平风量为32.84 m~3/s,可有效改善井下通风条件,提高矿井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程高福 《现代矿业》2012,(11):7-9,44
根据井下通风参数实测结果分析了和睦山铁矿目前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矿井总风量、总通风阻力进行了计算,初步确定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三维通风网络模拟解算。方案实施后的-150 m回风机站风机及变频器运行平稳,达到了预期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龙桥铁矿总风量不足、漏风严重、通风设备选型及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利用Ventsim三维可视化风网解算软件建立了主—辅扇和多级机站通风网络模型,并根据解算结果优化多级机站风机选型。风网解算结果表明:①当主—辅扇通风系统工频(50 Hz)运行总风量为364.94 m3/s,多级机站通风系统风机频率为48 Hz时总风量为364.36 m3/s,系统总风量均达到设计风量,但多级机站通风系统总风量富余,优于主—辅扇通风系统;②多级机站通风系统设4级机站,Ⅰ级为总进风机站,Ⅱ级为采场进风机站,Ⅲ级为采场回风机站,Ⅳ级总回风机站,优化后的Ⅰ级总进风机站选用两台K40-8-№23型风机并联,Ⅲ级回风机站东区选用两台K40-8-№21型风机并联,西区选用两台K40-8-№23型风机并联。所设计的通风方案满足该矿-420 m中段和-490 m中段风量分配要求。  相似文献   

4.
周雪亭 《现代矿业》2020,36(10):214
为解决张庄矿风机配置不合理,总风量大,风机效率低,漏风严重等问题,利用三维可视通风解算软件Ventsim模拟解算8种风机配置方案下的矿井通风系统,并对最优风机配置方案进行风量优化。得出如下结论:当全矿风机运行8台,-450 m中段停开3台(北回风井南3#,南回风井1#,南回风井2#风机),DK系列风机一级运行,各中段风量适中,矿井总风量为847.9 m3/s,但北风井风速大于15 m/s,需对矿井总风量进行优化;采取-300 m中段风机降频至80%~85%,-390 m中段风机降频至70%~75%和-450 m中段设置2 m2风窗等优化措施后,矿井通风系统总风量降低为698.2 m3/s,通风网络总功率871.7 kW·h,电费414.2 万元/a,通风效率76.6%,相比现通风费用减少31%。通风优化后,不仅满足了用风需求,还大大降低了矿山能源消耗,减少风机损耗。  相似文献   

5.
以三山岛金矿新立分矿斜坡道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存在的斜坡道能见度低、炮烟矿尘积聚、湿度大以及各个中段联巷风流紊乱等问题,运用通风网络优化技术以及风机优选技术展开了系统研究,提出采用强制通风方式将矿山主竖井、措施井的新鲜风流从-240 m中段东北巷引入斜坡道的通风模式,并采用Ventsim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软件进行了解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井下东、西两翼回风路线,在67#线运输巷增设1台K45-6-№16型风机后,斜坡道进风量由15.03 m3/s提高至50.12m3/s,-320,-360,-400,-440,-480 m中段斜坡道联巷的进风量分别为11.33,11.21,11.15,11.09,11.01 m3/s,理顺了斜坡道通风系统,斜联巷风流紊乱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风系统仿真动态模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渝阳煤矿通风系统存在通风阻力大,进风段、用风段和回风段三段通风阻力分布不合理,导致主要通风机运行负荷大等问题,提出利用通风系统网络解算软件对矿井通风网络进行解算及优化,并对矿井通风网路中风量进行自然分配和按需分配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通风系统网络解算软件实现了风网解算仿真动态模拟、通风机特性拟合、局部通风系统风量调节功能。通风系统网络解算软件的应用,使从定性分析通风系统提升为数字化、准确化地分析通风系统,从而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7.
程潮铁矿一500 m中段矿体回采进入尾声﹐即将进入一570 m中段回采,针对一570 m中段矿体开采无法保证生产需求等问题,以程潮铁矿一57o m中段、一675 m中段矿体与围岩为研究对象,研究以不同开采方案开采矿体后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借助 MIDA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开采方案下地表岩层移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与研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采场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并提出稳定性建议。结果表明:程潮铁矿深部矿体开采对地表的影响主要在矿体正上方,地表沉降大小与距离塌陷坑的距离成反比,一570 m中段与一675 m中段的矿体以49线为分界设隔离矿柱,矿柱西侧充填东侧崩落开采时能达到地表稳定性与经济效益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东苍山铁矿主井溜破系统存在的通风问题,运用通风网络优化技术、通风机站优化技术以及计算机通风网络模拟技术展开了通风方案研究。在充分利用现有通风设施及通风井巷工程的基础上,在溜破系统-334 m破碎水平、-349 m皮带道水平及-400 m粉矿回收水平的主井联巷各安装了1台K45-6-№12风机(18.5 k W/台),经计算机网络模拟解算,结果表明:溜破系统主井的出风量为35.4 m~3/s,有助于解决主井进风问题,改善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井下劳动生产率,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大型复杂改扩建铁矿总风量不足、风流调控设施难以设置、受自然风压影响较大等问题,在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测定、分析基础上,从通风动力设备、通风网络、通风构筑物及通风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拟定了两个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并应用三维仿真通风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解算,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最佳优化方案。通过创建与之相应的智能在线动态管理模型,此模型能实现工作面风量自行诊断、量化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的影响、随通风系统的变化自动及时进行更新,为事先预防和事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应用结果表明,风量得到了有效、合理分配,矿井总风量由286.3 m3/s增加到429.7 m3/s,满足了安全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铜绿山铜铁矿通风系统存在的矿井风量分配不合理、井下污风循环、局部区域通风效果差、井下通风构筑物管理困难等问题,根据矿山实际生产情况,重新计算了矿井总风量,并提出3种优化改造方案。经过技术经济对比,选择了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为最优方案。经三维通风软件模拟解算,矿井总风量达到428.03 m3/s,满足计算的矿井总风量。采用多级机站通风方式,且各区域分区通风,更容易实现风量合理分配,避免各通风区域之间的干扰,提高通风系统稳定性,有效增加通风系统深部进风。  相似文献   

11.
根据红岭矿开拓系统和通风系统的特点,利用通风系统三维动态模型、通风网络优化、机站优化、风机优选等技术措施解决矿井总风量不足、中段风量分配不合理、采区新风污风循环等诸多问题。通过Ventsim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软件解算结果表明:矿井通风系统总风量由优化前的77.7 m3/s提高至237.9 m3/s,主扇风机平均效率由优化前的52%提高至77.5%,同时减少日常通风管理人员,并降低通风管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年创经济效益超过百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琚和森  黄寿元 《现代矿业》2013,29(7):98-100
分析了冬瓜山铜矿老区大团山采区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多机站风压和风量平衡技术、通风网络解算模拟优化技术,确定了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优化改造后风量按需分配,气流组织分布合理,机站风机高效运行,改善了矿井通风效果,满足矿山采掘生产通风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草楼铁矿前期200万t/a采矿工程通风系统不完善,改扩建300万t/a后,通风系统改造尚未实施完成,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至360万t/a,井下需风量和无轨运输设备增多,当前通风系统改造无法满足井下安全生产的需求。为此,针对草楼铁矿深部开拓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主要井巷通风能力、作业中段风量分配、机站设置及风机优选、通风构筑物设置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提出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解算,预测了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某金矿平行矿脉多中段开采面临的矿井通风风量分配不合理、有效风量率低、井下作业环境差等问题,提出了2种矿井通风优化方案。采用3D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提出的两种优化方案进行了解算,结果表明,两方案均可满足矿井总风量及各通风单元风量分配的需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采用830m中段5~0号脉北回风联络巷方案,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该矿井风机效率低、风量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保证矿山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某金矿的通风系统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针对该矿通风系统存在的矿井总风量不足、通风井巷工程欠缺、中段风量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运用通风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风机优选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拟定了3种可行的通风优化方案。经过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选用将新掘53#线风井作为回风井,形成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格局的方案。通过Ventsim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软件解算,结果表明:通风系统优化后,矿井总风量能达到47.53 m~3/s,主扇风机工作效率为85%,减少了日常通风管理人员,降低了通风管理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浞河铁矿采用分区通风的方式,随着开采深度及产量的提升,井下分区通风存在污风串联的现象,为了健全井下通风系统,对其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系统现状分析、风量校核、合理设置机站等研究,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网络解算,确定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兰保荣  潘竞涛 《中州煤炭》2018,(8):16-18,25
为了保证煤矿井下正常生产,需要一个合理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当矿井开采到一定深度,围岩温度逐渐上升,此时对通风系统进行网络解算必须考虑风流与围岩之间的热交换问题。测试了某千米矿井通风系统的负压,在通风系统网络解算中引入节点风流热量平衡方程,分析了热交换问题对通风系统网络解算的影响;对比了忽略热交换和考虑热交换影响的2种通风系统网络解算结果的分支风量偏差。对不同的矿井总风量进行网络解算,分析了热交换对风量分配的影响程度,得出了随着矿井总风量减小,热交换对通风网络解算结果的影响变大的结论。在实例中验证了考虑热交换的通风网络解算的准确性,达到了井下特定地点风量准确计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良山铁矿溜破系统通过1台局扇控制多中段通风,通风管理难度较大,溜破系统通风存在总风量不足、风量不均衡、污风循环等问题.通过核算溜破系统需风量,基于溜破系统多中段联合按需通风技术,利用辅、局扇联合通风及通风构筑物辅助管理,优化溜破系统通风线路及机站设置;最后采用三维仿真模拟系统对技术方案进行模拟解算,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胡益民  居伟伟  吴冷峻 《现代矿业》2009,25(10):101-103
介绍了金安矿业公司草楼铁矿由200万t/a扩建为300万t/a,原通风系统无法满足扩建后的安全生产要求。通过系统分析、风量调整、合理设置机站及通风设备选型研究,对通风调整方案进行了网络解算,确定实施方案,预测了方案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罗河铁矿一期500万t/a扩能工程处于基建期,-600 m中段多处独头掘进巷道平均风量约为2.1 m~3/s,局部通风及通风工程成为制约扩能基建期采准工程生产掘进的瓶颈。为此,在保证不破坏原有通风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对-600 m中段的通风系统进行局部优化,局部通风方式采用混合式,设置局扇进行局部通风。依据一期扩能工程基建期掘进计划,合理优化回风线路及回风机站设置。优化方案实施后,各独头掘进工作面平均风量从2.1 m~3/s提高至8.04 m~3/s,各回风工程回风量较设计风量提升了79.4 m~3/s,有效解决了基建期独头掘进风量过小、风流滞停和循环风等问题,提高了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