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中的现实主义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作为美国文学中的主旋律,它以无法变更的主导地位引领着美国文学思潮。现实主义作家都主张"写实",关注中下层人民的劳苦生活,揭露现代社会不为人知的角落和阴暗面。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嘉莉妹妹》以现实主义为其主旋律,同时与自然主义相融合。在该部小说中,无论是从主题还是叙事手法,作者都运用了明显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论《夜色温柔》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它在艺术手法上的独创性使其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中一部令人越读越感到趣味无穷的小说。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分析了其在人物形象、小说话言与故事叙述结构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认为“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试析福克纳意识流小说的叙事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真实地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尤其是美国南方的社会动乱与精神危机,作者致力于小说的实验与革新,在小说中运用了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他将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成功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之中,在运用时空跳跃和表现混乱意识方面,福克纳自成一家,同时,福克纳还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内心独自、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手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4.
被视为《红字》引言的《海关》与《红字》讲述的故事没有直接联系,但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海关》中的内容,为小说讲述的故事营造了时代和社会背景,奠定了社会氛围和情感基调,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这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5.
由小说内容表现出的青春期性行为反应,探讨了郁达夫的小说《沉沦》的审美教育作用;从叙述艺术视角分析了作品的诗化小说特征;从作品的思想及创作手法上考察了作品的现代主义思想和表现主义艺术特征;并从背景、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小说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主义大师的福克纳在其名著《押沙龙,押沙龙!》中所采用的创作手法与后现代主义小说最突出特征——不确定性原则不谋而合。小说在情节、人物和语言上体现的不确定性特征不光给阅读文本的读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尤其是给后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7.
池莉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好的小说《来来往往》与好的许多作品一样,通过对康伟业的叙写,表现了自己人生观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雎》向来被认为是用“兴”手法创作的典范,它的用“兴”特点是“兴中兼比”。《关雎》之“兴”的意义,不仅表现为一种诗歌创作手法,也是一种审美的认知方式,具有认知功能。“兴中兼比”的特点是“兴”具有认知功能的主要原因。“兴”和“比”都具有认知功能,但两者的认知思维过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改写是英国女性小说家拜厄特在小说创作中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之一,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产生了独特的效果。以拜厄特经典小说《占有》为例,解读其对经典神话、童话故事的创造性改写,探讨改写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揭示拜厄特在小说创作方面的独到之处及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百年孤独》与《百年不孤》分别从马孔多镇和双龙镇入手,书写百年历史变迁,以外来文明的冲击为背景,反思拉丁美洲文化内涵,发掘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文化精神。两部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前者采取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后者整体上以写实为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魔幻色彩。  相似文献   

11.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时期的作品,许多评论家已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该小说做过一些评论。文章从小说文本分析入手,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剖析女主人公漂泊的心路历程和人格结构,解读19世纪美国女性的灵魂,以期对该小说的社会意义及小说所蕴涵的自由与死亡的主题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郭豫适在《红楼研究小史稿》和《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中对“自传派”观点的批评。以《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中记载的清代的律令,对照《红楼梦》所写有关故事,认为小说所写不可能是如“自传派”所说的“实录”  相似文献   

13.
林·拉德纳的小说《理发》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直接引语为文本叙述语言,真实而极具口语化特征的叙述语言给读者带来了逼真的听觉体验。而叙述者既是超故事层的讲述者,又是元故事层的参与者与审美对象。通过对叙述者主观不可靠性的真实还原,小说为读者创造了宽广的情感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4.
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被别林斯基称为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根据自己对歌剧的独特见解,选择这部小说作为自己新歌剧的题材,运用各种音乐手段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重新加以塑造,使他们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明丰满,同时也突出地体现出歌剧的深刻内涵。本文对作曲家所描绘的音乐形象特点作了详细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怪现象,即长篇章回小说在元末明初横空出现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后,大约一百多年时间内,长篇小说创作几乎一片空白,直到明朝中后期又突然掀起了一个小说创作高潮,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长篇章回小说。从作品的成书过程、文化传统、印刷技术、文学演进等几个方面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创作前后的种种情况,解读中国长篇章回小说横空出世、沉寂一百多年、明中叶后重新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凯特·肖邦在其著名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创造性地运用文体策略,大胆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作品中大量运用隐喻,增强了语言的修辞效果和表达效果;不断变换叙事视角,在小说的结局和读者的期待之间构筑起强烈的反差;作品中对立语篇模式的使用,突显出女性个体意识觉醒后生死对立的主题,增强了文本的悲剧效果。这些文体手段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得作品具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老舍的《四世同堂》是诞生于20世纪中国的两部长篇巨著.两部小说都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荣辱,展现了在封建制度奴役下,在战争的摧残下,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但是,由于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同,两部小说在主题提炼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创作存在着十分浓郁的中国情结。文章以《大地》三部曲为范本,从土地意识、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小说的艺术手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丁作品被引入中国,其代表作《蝇王》对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主题选择方面,《蝇王》的"人性缺陷"主题和从中追溯社会弊病根源的创作初衷深刻影响了八十年代以来的许多中国作家,并形成对传统创作理念的一次较大的反驳.就表现手法方面,戈尔丁小说中纯熟的寓言和象征手法也历来为很多作家所推崇,并将学习、模仿、使用西方现代派创作手法的风尚推上中国作家创作实践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聚焦于澳大利亚作家阿列克塞·米勒的小说《浪子》中所设多重叙述视角的转换指向,通过分析不同叙事视角下叙述者对浪子“中国-澳大利亚”家族故事的叙述与重构,向读者展示文本中多视角并置叙述所产生的多重时空交错的叙事艺术效果,以及多视角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对人类文化身份这一主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