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议园林仿古     
余树勋 《中国园林》1990,6(1):47-49
一、基本概念浅释艺术领域中常出现“再现”(reappearance)与“模仿”(imitation)这两个名词,它的含义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所谓再现是与回忆很近似,就是指已经听过、见过的东西可以回想起来,这些事物虽已不在当前而能凭记忆、追思、推理,利用线索或必要的联想等,将其恢复。其中包括的范围十分庞杂,有学过的知识,学会的动作、经历的情感、获得的经验、印象中的形象、故事的情节、……等等。这些回忆当然不是一丝不苟,也不  相似文献   

2.
商业建筑的排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商业建筑具有货物多,人员密度大的特点,如何设计一个既符合规范又运行合理的排烟系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仿古类型的商业建筑,结合防排烟相关规范,对几种不同连通空间的排烟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种可行的排烟方式。  相似文献   

3.
吴爱平 《门窗》2013,(12):229+231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品味也随之而悄然发生变化。在多元文化并行的年代里,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保障,因此引起了全国对建筑建设的热潮,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并不断涌入各种建筑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经典仿古建筑分析,提出有效实施方法,为仿古建筑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打下好的基础,打造一个完好无缺的园林建筑。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7,(4)
因其复杂的人文地理背景及历史沿革,西园寺在建筑空间格局和园林空间组织方面有其独特性及复杂性。本文通过对西园寺建筑空间格局和园林组织进行阐述和剖析,试图挖掘出西园寺空间组织特色,希望为其今后的更新与开发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仿古建筑施工中容易影响质量、安全、美观的几个工序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仿古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改变了传统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组合为主的受力系统,吸收了传统中国古建筑风格的精华,本文将就某工程实例对此种建筑的结构设计谈几点体会能为同行在设计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将传统形式、仿古建筑、民族形式与传统样式等语言概念进行归纳概括,在对比分析中赋予仿古建筑形式科学的语言概念;通过仿古建筑形式兴盛发展成因的分析,揭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仿古建筑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明确了仿古建筑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社会定位;通过研究探讨以期产生对仿古建筑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仿古建筑与现代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国传统建筑,蕴藏着浓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曲线优美的屋顶、造型简洁的梁柱结构、雕刻精致的木雕和彩绘、五彩缤纷的内部装饰、端庄坚实的基座,构成了完美的形式,是千百年来雅俗共赏的。这个东方建筑体系不但国人喜欢,外国人见之也无不叹为观止。 因为这样的原因,同时也因为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我们在城市建筑当中,适当地搞一点仿古建筑,肯定是可以让人理解、接受的。那么,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到现代,我们应如何在继承其精华的前提下,使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求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呢?笔者认为,将仿古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  相似文献   

9.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凝结着各个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仿古建筑是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建造而成,在\"预制与现浇结合\"宗旨下,通过设计创新,为构件的工厂化制造提供了条件,经过施工技术研发创新,实现产业化生产,达到绿色环保节能之功效,并结合BIM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营造技术得到传承与普及,为仿古建筑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春 《中外建筑》2006,(4):121-122
本文结合长沙市开福寺大悲殿的结构设计,探讨了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玉 《中外建筑》2011,(1):105-107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实践,从多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并对节约型生态园林造景设计与植物配置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植物园设计标准》是一部关于植物园设计的国家级技术标准,其制定对完善中国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保证植物园设计质量,全面发挥植物园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对《植物园设计标准》编写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如当今我国植物园的定义、展览温室的设置是否应该进行硬性要求、如何合理规定植物园的用地比例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希望对《植物园设计标准》的逐步完善起到一定作用,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规范标准编写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乐天  刘?骏 《室内设计》2012,93(2):24-28
在大学校园中建立植物园早不是罕见之事,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早在几百年前便在校园内建立了科研用的植物园,我国的一些林业院校也在上世纪后期先后建立了用于教学的植物园。本文在现有校园植物园规划设计的成果基础上,通过分析校园植物园与公共植物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提出了适合当代大学校园植物园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以期为未来国内校园植物园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安琪 《中外建筑》2014,(7):61-63
中国有一群特殊的建筑设计师叫做中国文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理论和条条框框的约束,却能创造出诗意的空间。细究其空间,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逻辑。本文以网师园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为例去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作用机制,阐释其美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是中国南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区域 性植物园,是城建系统下的第四座植物园,园内保留有民国时 期厦门二十四景中的六景。厦门植物园1960年建园,1962 年以孙筱祥先生为主导的北林团队参与初期规划设计。至 1987年首次发布正式规划,期间主要是以孙筱祥的规划思想 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结合文献史料,旨在呈现该时 期植物园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特点,窥探孙筱祥在植物园领域 中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寻“留白”这一艺术理念对于传统园林以及传统空间建构形态的影响,分别从传统哲学、认知方式以及审美观等角度,对留白在传统园林空间的创作以及接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留白的创作思想表现在园林空间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及时空互渗等方面,留白的空间处理手法是形成传统园林空间意境的重要设计策略.传统园林空间中的留白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和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7.
魏小皖  廖菊阳 《园林》2021,(4):52-57
植物景观作为植物园的主体景观表现形式,同时蕴含着自然和人文的内涵与品质,因此科学地进行植物景观规划尤为重要.进行上位规划分析和实地调研之后,设立规划目标和原则,基于植物分类学理论,确立“植物进化之脉”的规划理念;通过分区规划、季相规划及专类园规划,明确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植物展示的亮点,即主要展示作为株洲市花的金缕梅科植...  相似文献   

18.
刘路祥  田朝阳 《园林》2019,(1):70-75
小中见大是中国传统园林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的重要特征,如何在有限面积营造无限之空间体验,创造出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一直是传统园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重拾传统,以留园等江南私家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新的视角解读传统园林中小中见大空间手法,提出概念,并试图总结新手法,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2,18(1):61-64
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进行了造园环境、园林历史、园林类型、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和园林游览等6个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中日古典园林在6个方面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张毅捷  封云 《华中建筑》2010,28(10):116-119
该文从秦汉宫苑、唐宋宫苑和明清宫苑入手,阐明其壮丽、精美的美学品格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和气势,也反映了帝王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