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基本概况我省现有三个中型氮肥厂,总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氨22万吨,占全省合成氨总生产能力的38.6%。其中:兴平化肥厂以重油为原料,生产能力为10万吨氨/年,主产品为硝酸铵,1988年转为大(Ⅱ)型企业;宝鸡氮肥厂、陕西省化肥厂均以煤(焦)为原料,生产能力均为6万吨氨/年,主产品分别为碳酸氢铵和尿素。 1986年以来,各企业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相继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我厂是72年建成投产的年产合成氨3000吨型小氮肥厂.后经过不断改造,至87年已形成年产合成氨1.2万吨能力.虽生产能力翻了两番,但前后设备仍不配套,有的工艺流程仍较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2.5万吨合成氨/年技术改造,一般须投资800~1000万元.我们立足  相似文献   

3.
《气体净化》2005,5(5):32-32
日前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化”)正在实施的合成氨节能挖潜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是当今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之一。该项目完成后,柳化合成氨生产能力将由18万吨上升到55万吨,跨人全国化肥行业的前5名,在全国以煤为原料生产化肥的企业中排名第一。据了解,合成氨节能挖潜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主要是引进荷兰壳牌公司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代替常压间歇造气老工艺,  相似文献   

4.
我厂是1970年3月建成投产的三千吨型加压变换、碳化流程的合成氨厂。五年多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充分发挥广大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通过技术改造、挖掘设备潜力,取得较好效果。继1971年超过设计生产能力后,1974年以来又经过两次技术改造,共花投资125万元、钢材244吨、水泥312吨、木材104米~3,使合成氨  相似文献   

5.
¢1200均温型甲醇合成塔投运总结张全文(山东郯城化肥厂山东省郯城县276100)郯城化肥厂是一个具有7万吨合成氨,11万吨尿素生产能力的中型氮肥企业。1995年在进行10万吨醇氨生产能力技术改造中,上了一套年产2万吨精甲醇的联醇装置。本装置采用了由...  相似文献   

6.
代县化肥厂原设计是双加压流程系统,压力150公斤/厘米~2的三千吨型小合成氨厂。于1976年筹建1981年投产。近三年利用三次大修机会和投产前共进行过四次以节能降耗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改造项目138项,其中主要项目20项,共投资90余万元。投产将近三年已盈利150余万元。生产能力由设计的三千吨型现已形成八千吨的生产能力;日产化肥由40吨增加到120多吨;月产化肥由1200余吨增加到3389吨。利润由投产时的0.29万元增加到13万元。吨氨两煤耗由3300公斤降到1561公斤;电耗由1580度降到1340度;能耗降低了一半,成本由160余元降到了11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 扶风氮肥厂原是一个采用三项触媒流程、年产3000吨合成氨、生产碳化氨水的化肥企业。1978年投产,1980年改为铜洗流程生产碳铵,并加以填平补齐,生产能力扩大到5000吨合成氨/年。以后历经三次较大的技术改造,1988年底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合成氨/年。若再稍加改造,增加个别设备,即可形成2.5万吨合成氨/年的生产规模。该厂自改产碳铵以来,生产逐年上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较好水平,消耗逐年下降,并保持年年盈利(见表1)。1981~1989年9月共盈利857.8万元(建厂以来累计  相似文献   

8.
我们衢化合成氨厂,合成氨年生产能力由2.5万吨发展到15万吨,硫酸年生产能力由8万吨发展到18万吨。产品品种由三个发展到十一个,固定资产原值13770万元,净值4512万元,至1986年已累计上交利税55520万元,为投资的4倍。1984年实行厂长负责制以来,企业管理进展较快,素质有  相似文献   

9.
从省内同行业垫底户到综合经济效益排名第三位 ,河南省孟津县化肥厂靠技改创新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四年翻四番 ,成为河南省氮肥企业的佼佼者。该厂专门成立了技术改造攻关领导小组 ,在围绕提高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调整高附加值产品结构比例上狠下功夫。 4年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 310 0余万元 ,完成“6万吨合成氨扩建改造”、“8万吨合成氨扩建改造”、“2 .5万吨甲醇扩建”等重大攻关项目 38项 ,使年产碳酸氢铵能力由 1997年 10万吨提高到目前 2 4万吨 ,甲醇生产能力由5 0 0 0吨提高到 2 .5万吨。合成氨综合成本由 438元 /吨降至 30 1元 /吨…  相似文献   

10.
甘肃刘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刘家峡化工总厂,于1997年7月经现代企业制度改制而来。现有职工2442人,固定资产原值3.44亿元,主要生产工艺是以重油裂化生产合成氨并加工尿素,现有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12万吨,尿素20万吨。兼营化肥催化剂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的小化肥工业,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现有小氯肥厂十一个,磷肥厂两个,复合肥生产厂六个。拥有固定资产2.5亿元,职工8000余人。年生产能力合成氨13.5万吨,碳铵55万吨,普钙6万吨,复混肥9万吨。 三十年来,共生产合成氨108.5万吨,碳铵432.9万吨,普钙17.6万吨,为自治区的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七五”期间,自治区小化肥工业普遍进行了技术改造,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有了长足发展,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有了显著进步。五年中生产化肥210万吨,占三十年总产量的46.7%,成为自治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  相似文献   

12.
汪家铭 《大氮肥》2007,30(2):130-130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投资9.4亿元,其中企业自筹7.4亿元,银行贷款2亿元,实施年产24万吨合成氨、40万吨尿素扩建项目,项目位于新乡经济开发区,占地500亩。日前该项目已通过了河南省发改委备案,正在做前期工作,计划于2007年6月开工,2009年6月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该公司合成氨年生产能力可达65万吨,尿素120万吨,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6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一、我区小氮肥节能工作概况 我区现有小氮肥厂11个,合成氨生产能力13.5万吨,每年消耗能源量共计30万吨标煤左右。是自治区耗能大户之一。煤电是小氮肥厂的主要原料和动力。其消耗占产品成本的70%左右。因此,节能降耗是提高小氮肥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几年来,全区小氮肥坚持以节能降耗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方针,从83年起分期分批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淘汰了耗能高,能力小的设备与落后工艺流程。目前各厂基本上形成了较经济合理的规模。技  相似文献   

14.
《泸天化科技》2006,(1):F0002-F0002
泸天化始建于1959年11月,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四川泸州,拥有便利的黄金水道、高速公路、航空、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1966年泸天化建成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装置(简称中化肥),是中国第一个成套引进西方技术生产尿素的大化肥企业。1976年泸天化又建成投产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装置(简称大化肥)。在40多年的发展中,泸天化坚持不断地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对化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产量,始终保持国内化肥行业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5.
《泸天化科技》2005,(3):F0002-F0002
泸天化始建于1959年11月,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四川泸州,拥有便利的黄金水道、高速公路、航空、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1966年泸天化建成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装置(简称中化肥),是中国第一个成套引进西方技术生产尿素的大化肥企业。1976年泸天化又建成投产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装置(简称大化肥)。在40多年的发展中,泸天化坚持不断地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对化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产量,始终保持国内化肥行业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6.
《泸天化科技》2006,(4):F0002-F0002
泸天化始建于1959年11月,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四川泸州,拥有便利的黄金水道、高速公路、航空、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1966年泸天化建成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装置(简称中化肥),是中国第一个成套引进西方技术生产尿素的大化肥企业。1976年泸天化又建成投产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装置(简称大化肥)。在40多年的发展中,泸天化坚持不断地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对化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产量,始终保持国内化肥行业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7.
《泸天化科技》2006,(3):F0002-F0002
泸天化始建于1959年11月,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四川泸州,拥有便利的黄金水道、高速公路、航空、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1966年泸天化建成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装置(简称中化肥),是中国第一个成套引进西方技术生产尿素的大化肥企业。1976年泸天化又建成投产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装置(简称大化肥)。在40多年的发展中,泸天化坚持不断地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对化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产量,始终保持国内化肥行业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该厂是1973年建成投产的年产300O吨JJ、型合成氨厂,经过二十多年的技术改造与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现已形成年产3万吨合成氨、20O万条塑料编织袋、1.5万吨甲醇产品的综合化工生产能力,1994年被省晋升为中二型企业。自198O年以来,该厂连续十五年实现无亏损,尤其是近几年来,他们坚持不懈抓技改,强化管理练内功,上规模、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较好的效益。张新义同志自1988年担任厂长以来,带领全厂干部职工趁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调查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  相似文献   

19.
计量工作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技术保证张勤,裴文斐(土右旗化肥厂)我厂是一九七七年建成投产的小氮肥企业,原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经过八五年技术改造后,现在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12000吨/年。近年来,我厂通过不断进行“转机制、抓管理、...  相似文献   

20.
概述我厂是以煤为原料采用碳化流程的合成氨厂,主要产品有碳酸氢铵、工业氨水、工业液氨、复合肥、双氧水、液体二氧化碳等产品。经过几次填平补齐和技术改造,合成氨的生产能力已达到2.5万吨/年。合成氨生产是一个高能耗工业,我厂每年消耗的煤炭(实物)数量为6万吨左右。因此,不断降低合成氨生产能耗,是企业挖潜、增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氨合成一次反应生成的氨量很少(一般不超过15%),大量未反应的原料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