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斜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三参数修正接触型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三参数修正数字化、体系化,根据空间啮合理论,分析推导了斜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在三参数修正时的啮合方程.运用MATLAB数值计算及图形化功能,得出了三参数修正和三参数组成的混合修正情况下,斜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接触线型式及接触线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了三参数修正时接触线型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推导了双圆环面包络环面蜗杆磨齿啮合界线方程及其与相配蜗轮啮合的啮合界线方程。阐明双圆环面二次包络副的二次包络啮合界线与一次包络啮合界线共轭线重合,是二次包络新接触线族的包络线,与二次包络原接触线族相交,将蜗杆螺线面划分为单线接触区与双线接触区,从而诠释了双圆环面包络环面蜗杆螺旋面的结构。同时指明,可以通过合理搭配参数,调整二次包络啮合界线沿蜗杆轴向的位置,增加瞬时接触线的总长,提高传动副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多种接触线形成过程的可视化问题,分析了蜗杆副Ⅰ型、Ⅱ型和Ⅲ型的接触线及其形成原因。通过使用Matlab数值计算和图像处理功能,得到了在不同传动型式下蜗轮齿面上接触线形成的动画,其研究方法为今后蜗杆副齿面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理论上证实了环面蜗杆传动特点和蜕变点与多种接触线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复杂的蜗轮齿面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合理选择滚锥包络环面蜗杆副标架、准确推导啮合方程和接触线方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强大的科学分析计算功能和函数可视化功能绘制出一条蜗杆副接触线,探索出一种能快速、准确地求解滚锥包络环面蜗杆副接触线的方法,对于进一步分析滚锥包络环面蜗杆副传动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共轭齿面间接触线的分布与走向、二界曲线的位置及诱导法曲率,对角修正可展环面蜗杆副的接触润滑性能进行优化.并通过蜗杆开槽齿形和磨削齿形对比,对蜗杆的开槽参数进行优化,以获得优良的啮合性能和较均匀的磨削余量.  相似文献   

6.
啮合理论的研究是二十世纪以来才得到充分重视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促进齿轮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的园环面型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是继 ZA、ZC、TA、TP、TK 等蜗杆副之后推出的具有最新齿形的环面蜗杆副。文中主要论述了该蜗杆副的齿形理论、接触性能、参数分析和选择,以及对啮合理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6,(3):414-419
为研究直廓环面蜗杆副理论接触线与实际接触线的关系,通过考察蜗轮滚刀轨迹面与理论接触线的关系,以及求解刀具轨迹面和蜗轮齿面包络面在中央棱线任意点处的单位法线向量,证明了刀具轨迹面和蜗轮齿面包络面在中央棱线处相切。阐明了直廓环面蜗杆副理论接触线与实际接触线的关系,证明了中央棱线右侧存在理论接触线,解释了原始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副在共轭传动中仅有一半齿面参与接触且第二条接触线集中在蜗轮齿面的左半部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修正型圆型环面包络环面蜗杆融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性能试验数据,全面验证了该型蜗杆融继ZA、ZC、TA、TP、TK型蜗杆副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具尼曼齿形的新型的高效蜗杆融。  相似文献   

9.
针对环面蜗杆副优化设计不能兼顾传动性能与承载能力这2个性能指标的问题,建立了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通用的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双线接触传动性能,以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为优化目标,以避免在加工时产生根切和齿顶变尖为约束条件,利用仿生物进化法对设计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结合自主研发的加工和检测设备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接触线分布更广,传动效率更高,从而验证了该优化模型具有实际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从包络环面蜗杆的齿面形成原理出发,利用C语言程序,考察了修正型圆环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根切”和“变尖”状况,并探讨了齿形参烽以及传动比和中心距变位的影响,肯定了这种新型环面蜗杆副在解决蜗杆“根切”和“变尖”问题时较其它类型的环面蜗杆融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