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梅 《肉类工业》1998,(7):29-29
1 前言 肉联厂都面对着一个同样的难题,即肉制品愈生产旺盛,骨头出路的问题便愈明显,没有合理的输出渠道,无疑是企业可利用资源的一项重大损失。针对这个愈来愈尖锐的矛盾,同行业许多厂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  相似文献   

2.
要说香味浓郁、肉质鲜嫩的“红烧鱼”,大家可能都吃过,但那种鱼骨酥烂的“红烧鱼”可能就少有人吃到过了。那么,怎样才能把鱼的骨头烧得酥烂呢?接下来,我就把一种新的烹制方法讲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杨耀寰 《食品科学》1980,1(12):54-57
<正>为了探索和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近几年来,人们作了许多的工作。从单细胞蛋白制品、种子、藻子及其它植物组织中提取蛋白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可是一种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5.
畜禽血液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和功能特性,随着畜禽屠宰加工业的发展,其在综合利用方面得到广泛关注。该文系统总结畜禽血液加工特性和功能特性,分类介绍各功能成分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技术,对畜禽血液工业化应用前景进行概要,以期为畜禽血液现代高值化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朱曜 《肉类工业》1989,(5):45-46,27
猪血是富有营养的物质,但我国大量的猪血被废弃。为了使猪血得到合理的利用,本文介绍全血的脱色技术,以便作为添加剂用于午餐肉、灌肠等产品中去,使之增加营养和风味。本文还叙述了血浆的营养成分,分离方法。将血浆充作食品添加剂,加入面包、中西式糕点、饼干、挂面等食品中后,可增加产品的色、香、味。全国各肉类联合加工厂如能充分利用猪血,以废变宝,不但能大大提高厂方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畜骨的营养价值、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介绍了骨头的营养价值及骨头产品的开发现状,并预测了骨头食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动物骨头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物骨头经不同处理和蛋白酶水解后,通过对其水解率、可溶性蛋白和钙变化的初步研究,找出了使骨头变性,机械加工,蛋白酶水解和人体吸收的工艺路线和条件,为动物骨头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鲜骨的营养价值,根据儿童生长时期对钙质等营养素的需求,充分利用鲜骨泥,开发儿童食品。  相似文献   

10.
许益民 《肉类研究》2003,17(4):28-29
提出了禽类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分析测定了鸭、鹅两种水禽骨泥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测试结果表明:鸭、鹅骨泥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含量接近,蛋白质含量较高,分别为18.82%和16.86%;鸭、鹅骨泥均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钠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 120.08mg/kg和3 701.49mg/kg;鸭、鹅骨泥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天门冬氨酸,而蛋氨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三叶草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脂及骨量的影响。方法:将体质量250±10g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灌胃蒸馏水)、模型组(灌胃蒸馏水)、雌激素组(乙烯雌酚)、红三叶草异黄酮处理组(高、低剂量)。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行相同手术操作,但不切除卵巢。各组动物均在相同的环境中饲养,自由摄食和饮水,造模1周后开始喂药。实验8周后对大鼠双股骨骨密度和骨矿含量进行检测,心脏取血测定血脂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三叶草异黄酮高剂量组能够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随红三叶草异黄酮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清HDL-胆固醇有升高趋势,并有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胆固醇和AI的作用。结论:红三叶草异黄酮不仅可以维持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而且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对骨和心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鲜骨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概述了鲜骨加工利用技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鲜骨超细化加工技术的原理、方法、工艺特点、产品的营养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PLC的肉碎骨图像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肉碎骨图像采集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选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步进电动机带动传送带运动,实现托盘的往复运动,运动过程中触发激光CCD相机及X射线相机,实现肉碎骨图像采集。按照试验需求系统设计了4种运行模式,可实现自动循环运行,系统经过调试运行正常。系统对图像成像分辨率进行了试验分析,激光图像分辨率可达2 mm,X射线图像分辨率可达1 mm。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畜禽产品加工的技术基本成熟,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是在副产品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面,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主要对猪血豆腐的配方和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从原料的挑选到制作都要有非常严格的工艺控制,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猪血豆腐的制作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整鸡分割后的鸡骨架,介绍了鸡骨辣椒酱的加工工艺。将鸡骨冷冻粉碎后磨成骨泥,加入各种辅料,煮沸,冷却到40℃灌装成品,并说明了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成品中鸡骨辣椒酱氨基酸态氮≥4.5g/kg,NaCl〉80g/kg。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测定了两种禽骨肉味香精的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鸭、鹅骨肉味香精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有56种和51种,这些成分主要是酮、醛、酯、酸、醇、含氮或硫的杂环类化合物,鸭骨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分别为乙酸、丁基羟基甲苯、十六醛、4-甲基-5-乙醇基噻唑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甲酯;鹅骨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分别为2-硫醇噻吩、2-甲基-5-甲醛噻吩、辛酸、1,1,2,2-四甲基-1,2-二苯基-乙烷、2-羟基戊酸甲酯、二苯甲酮、2,4,6-三丙基均三氧环己烷和十五酸。  相似文献   

19.
安莹 《肉类工业》2012,(5):29-32
以鸭血为主要原料,研究鸭血多肽营养肠中增稠剂的最佳配比及营养肠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卡拉胶和魔芋胶复配比为2∶1时,香肠凝胶强度和感官评分值最好;按照鸭血80%、淀粉4%、复配胶(卡拉胶∶魔芋胶=2∶1)0.5%、辅料4%进行配料后,80℃条件下蒸煮40min得到的香肠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畜禽肉类质量档次化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构建与实施历时短暂,其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该文主要阐述了欧美发达国家畜禽肉类质量档次化加工利用技术体系组成、运行机制,分析了中国在该体系具体组成技术方面与运行机制方面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