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chweinfurtHartmutBach 《传动技术(上海)》2004,18(3):3-8
3.4在传动系中连接附加的第三质量 系统研究集中在附加质量的不同连接方面,与第一飞轮和/或第二飞轮连接、通过刚度和/或阻尼连接等.在这些选择中包括:第一或第二飞轮与减振器连接、系统带一辅助阻尼质量和三质量飞轮系统.图13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传动技术(上海)》1995,(1):32-34
轿车传动系的一种新型减振装置ZF公司ANewvibrationDamperSystemforpassengerCarDrivelines¥AbstractAproductfromZFFriedrichafenAGfortheexpandingenng... 相似文献
3.
针对前置后驱车低转速车内轰鸣声问题,运用传递路径分析和模态实验方法分析了车内轰鸣声的激振源、传递路径和峰值产生的机理。激振力主要来源于主减速器输入端的扭转交变力矩,扭转交变力矩以轴承支反力的形式作用于后桥上并传递至车内。1 102r/min和1 515r/min两处峰值都是多处共振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产生共振的结构有所不同。提出了多种通过降低扭转交变力矩的方式降低车内噪声的措施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对降噪效果较好的部分措施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噪声降低多达15dB,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5.
6.
纪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3):77-78
依据电子设备并非要在达到完全减振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能吸收来自不同方向冲击力的环状组合式减振及隔振装置.简要介绍了该装置的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其主要零件的结构及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散体冲击理论,介绍了一种用于散体减振技术研究的新的试验方法并制作了一套对称双悬臂梁试验装置.研究分析了该装置的散体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对称双悬臂梁试验装置的动态标定和减振试验,证明了该装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散体减振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散体冲击理论,介绍了一种用于散体减振技术研究的新的试验方法并制作了一套对称双悬臂梁试验装置。研究分析了该装置的散体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对称双悬臂梁试验装置的动态标定和减振试验,证明了该装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散体减振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用户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制造厂家纷纷选择价格昂贵的双质量飞轮和带多级减振器的离合器从动盘进行隔振,来降低一些令人烦躁的振动噪音。本文结合实际的开发项目,通过相关的仿真与NVH测试分析,选择合理的从动盘减振器部件、预减振和主减振等级,这样既满足了汽车消费者舒适性的要求,也能满足目前降低汽车制造成本的必然趋势,为离合器从动盘的设计、选择、使用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汽车离合器的演变及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我公司开发的DMF228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指标及关键工序控制。 相似文献
11.
12.
法国普基铝业工程公司生产的JUMBO 3CM铸轧机 ,是生产铸轧板的关键设备。我厂于 1998年进口了两台该型号的轧机 ,初期使用效果很好 ,但使用一年后 ,用作冷却旋转接头的旋转水套出现了漏水现象 ,每月泄漏的水达 2 4 5t ,损失的配药价值 2 .4万元。经过修理 ,更换了密封圈和导向环 ,但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越漏越严重 ,给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为此 ,我们在分析其结构原理的基础上 ,对其部分结构进行了改造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水套的工作原理水套是用于冷却旋转接头的装置 ,其结构如图 1所示。水套通过法兰 6 (其上有进出水孔道各 3个 ,间隔…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绕线机主轴箱的振动特性,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COSMOS软件对绕线机的主轴箱进行了模态分析并用于主轴箱的结构优化。模拟了主轴箱前10阶固有频率和对应的振动模态,模拟结果发现,基频共振频率仅有767HZ,变形比例达1.31%;第2阶共振频率为801 Hz,变形比例为1.19%,此共振频率极大地限制了绕线机工作转速的提升。通过增设加强筋进行结构的改进,使主轴箱的基频提高了5.4%,第2阶共振频率提高了23.6%。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的优化,使主轴箱在重量增加21.1%的情况下,箱体基频提高了55.4%,优化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与产品开发商SEW公司的合作与共同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发了SEW一拖二现场一体式变频器,并大胆应用在宝骏基地机运控制系统中。宝骏基地正式投产一年以来,该产品成功经受住了高节拍生产应用的考验,并充分体现了其成本低,运行稳定,维护简单的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新型编织软填料吸附载荷(附加密封力)的产生原因,通过试验,验证了吸附载荷对密封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纤维水泥制品储浆放浆机卧式结构设计所造成的功能限制,改为立式结构新设计。建立储浆搅拌防沉积和高控制性能放浆等独立系统。提高了装备各种功能性技术指标与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轴类工件精加工时,在机床精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解决工件装夹方法的选用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For objects representing a danger caused by man for which the failure intensity does not decrease monotonously, lower limits for the mean remaining life are found that allow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safe operation to be assessed, as well as the acceptable number of safe actions in excess of their assigned levels. It is shown that these limits are attainab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