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茨曾在演讲中提到,“下一位盖茨将会出现在哪里?下一个伟大的成功将会来自亚洲。”可是,时兮势兮,这位亚洲的“未来盖茨”的诞生会在何时?  相似文献   

2.
3月10日上午9时,深圳。比尔·盖茨登上五洲宾馆会议厅的演讲台,发表了题为“感受数字化生活”的演讲,揭开了微软公司“维纳斯”计划的序幕。次日,全国各大媒体在对盖茨中国之行作详细报道的同时,纷纷惊呼“信息家电时代”即将到来,而少数有自己见解的媒体却发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维纳斯”计划不过是Windows CE企图垄断中国嵌入式计算市场的宣言。那么,“维纳斯”计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计划?它会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何种影响?这个计划的前景会如何?我们不妨从微软的“维纳斯”计划白皮书谈起。  相似文献   

3.
盖茨的“舍”与一些中国企业家的“拿”,隐然反映了两种文化下对待财富的根本差异前些日子,盖茨在他五十岁生日的宴会上声明,将把自已的大部分财产捐献给社会,只留几百万美元给三个孩子。作为中国人,我们似乎更能理解微软捆绑销售的垄断手法,而不太能理解盖茨处理财富的方式。就在9月,盖茨还做了一件让人更加难以理解的事。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考虑停止征收遗产税,有两个人登广告表示了公开反对,一个是巴菲特,另一个则是盖茨。盖茨这样说道, “我不能允许我的第二代不劳而获! 因为这会使他与同时代的年轻人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  相似文献   

4.
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四五岁时,他的父亲送给他一个磁性袖珍罗盘。60年后,爱因斯坦把这个罗盘描述成一个“奇迹”。那么,在美国微软公司总裁盖茨的经历中,是否也有“奇迹”呢? 1968年早春,也就是盖茨进入湖滨中学将近一年的时候,校方做出了一项对盖茨的未来有着关键意义的决定:把学生们引入新奇而又令人兴奋的计算机世界。 对于“第一次见到计算机房”的盖茨,用现任湖滨中学数学系主任斯托克林的话形容:“那一天,我知道的比他多,但仅此  相似文献   

5.
我正在拜读盖茨先生新近推出的著作.“未来速度(Business@the speed ofThought.)”。这本书的许多部分相当精彩。盖茨先生坚持使用“数字神经系统”来描写基于 Internet 的信息体系结构,这个方向是对的。现代的公司正朝这个方向发展,即使是这个术语在现在阶段有点牵强附会的感觉。不过,这本书的某些部分就有些勉强了.有拙劣模仿的味道。例如说,在某个章节,盖茨宣称,“电子邮件有助于将中  相似文献   

6.
新闻播报     
“新一代软件技术展望——与比尔·盖茨面对面”大会于2月2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微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亲临了活动现场,与中国大学生及近2000位国内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共同探讨新一代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盖茨先生的第8次访华,由此可见微软对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会上,比尔·盖茨先生还亲自为由微软公司组织的“微软杯软件开发大赛”获奖团队颁奖。  相似文献   

7.
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 MSFT)创始人, 44岁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于 2000年 1月13日下午宣布辞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职务,由现任总裁,小盖茨1岁的斯蒂夫·巴尔默(Sieve Ballmer)接替他的职位。 CEO是全球企业界最令人景仰的职务,它与一般“总裁”的区别在于,CEO是超级跨国公司总裁,全球不到90人。盖茨此举非同寻常。在微软,盖茨继续留任公司董事长,同时冠以“首席软件建筑师”的新头衔,继续把握微软的技术发展方向。 盖茨交出微软权杖,微软的后盖茨…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执世界软件业牛耳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来到了广州白天鹅宾馆三楼的多功能厅,作了题为“微机系统策略及未来之路的远见”的演讲.虽然演讲不到一个小时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确认用户身份的主要手段,密码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有意思的是,比尔·盖茨前一阵子语出惊人:“密码很快将成为过去!”比尔·盖茨认可的密  相似文献   

10.
2月26日晚,比尔·盖茨到达北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中国之行。关于盖茨中国行的目的,从传言到猜测,以及最后的悬念揭晓,一直吸引着众多目光。本刊记者参加了盖茨中国行中的两次会议,目睹了盖茨和学生、开发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以及对中国OEM厂商的布道。在盖茨离开中国之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思考…… 感悟一:盖茨吸引众多目光 仍是学子心中偶像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我总是惊异于我们竟然能够走这么远”,这已成事实。25年,比尔·盖茨带领微软完成了许多人们曾经认为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30日,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第九次访华。访华三日,盖茨主要做了三件事:参加了两个会,分别是2004微软新技术展望大会和中国CEO峰会;密访四部委,除了公开的与温家宝总理的会面,盖茨还低调走访了财政部、发改委、信产部、科技部。盖茨的行程是紧张而有序的,没有人知道他此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期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盖茨访华肯定和微软“下一着棋”有关。2004年6月15日,有外电称,微软宣布将自主开发并推出杀毒软件。反病毒软件会不会是微软的“下一着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进军一个趋于饱…  相似文献   

12.
比尔·盖茨已经40多岁了,在 IT 行业可以说是“廉颇老矣”。让比尔萌生“英雄老去”之叹的至少有两个人——戴尔与杨致远。绝代双骄在当今 IT 业,有3位没有上完大学就跑出去开公司、最后变成著名的亿万富翁的人,他们就是比尔·盖茨、迈克·戴尔和杨致远。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 IT 业的头面人物,但他已经40多岁了,在这个行业可以说是“廉颇老矣”。让比尔萌生“英雄老去”之叹的至少有两个人——戴尔与杨致远。  相似文献   

13.
作 为确认用户身份的主要手段,密 码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有意思的是,前不久微软主席盖茨又语出惊人,说密码时代很快将成为历史。盖茨认可的密码时代终结者,正是智能卡和生物识别技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到底这两种技术有何神秘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探个究竟。 让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下盖茨是否言之有理。对于以密码为主流的验证方式,人们最害怕的莫过于把密码弄丢了。输入密码的同时,各种各样的恶意病毒、后门程序、间谍软件,都有可能让你的密码形同虚设。密码本质上的 弱不禁风,决定了以密码为…  相似文献   

14.
竹子 《程序员》2007,(6):32-32
当张峥再次看到比尔·盖茨时,心情和上一次截然不同,这一天是2007年4月20日。第一次见到盖茨是2004年盖茨访华时,作为学生的他只能远远地盯着那个高高在上的人物。在软件人心中,比尔·盖茨这个名字曾经让多少人倾慕已久?能够作为“创新杯”的冠军选手接触比尔·盖茨,对于很多立志从事技术的人来说,都非常荣幸。张峥也同样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国与民普遍富裕的根源在哪里? 工业革命的“国富论”与信息革命的“国富论”,结论惊人地相反!我们发现,大多数人都在沿着财富的反方向走,只有盖茨叛逆性地与亚当·斯密背道而驰,终于找到遍地黄金没人捡的新大陆,横扫六合,赢尽天下。 7月16日,微软帝国的财富超过5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11富国,位于加拿大和西班牙之后。7月23日,盖茨个人的财富达到1019亿美元,超过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盖茨成为第一个富可敌国,且有资格、有兴趣谈论“国富论”的人。他的《以思维速度经营》中,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盖茨从自己的致富实践中,得出与亚当·斯密《国富论》正好相反的根本结论。这是盖茨财富的根本来源。看呐,一场产业革命,看呐,一场经济学地震!  相似文献   

16.
智能家居开始流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并且在欧洲有很大的应用。如今,智能家居产品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像普通商品一样被摆在超市里销售。很多人最先了解“智能家居”是源于传说中的盖茨之家,走进盖茨的家,就如直接进入了几个世纪以后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家庭。盖茨的“未来之家”也许有些遥不可及,但的确让人神往。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离我们普通人、大众家庭有多远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比尔·盖茨到中国走了一圈,收获不小。在北京会见了有关方面的主管部门,在深圳作了一场风风光光的演讲,和中国的联想、四通、爱多以及步步高的诸位巨头们达成了协议,共同开发维纳斯系统。据说,四通公司的股票因此涨了许多。这些公司的老总们也感觉挺好,毕竟臣服于盖茨不算丢人,而且大树底下好乘凉,人之常情。偏偏“好事者”方兴东看不顺眼,在《南方周末》撰写长文,仔细剖析了盖茨的“狼子野心”——梦想霸占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信息平台,而且方先生谆谆教诲国内的老总们,不要“被别人卖了,还替别人数钱”。同时方先生历数了  相似文献   

18.
议论     
《中国信息化》2007,(13):25-25
盖茨的“公事”和“私事”;八成概念网站两年内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19.
指点微软     
做微软的教师爷,当然有些自不量力。但当前中国媒体对微软的“大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微软自己找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微软对此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但是作为第三者,就能清醒看到微软在中国市场上的“败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微软和比尔盖茨无形之中成了数字时代的英雄,是未来新生活的代表。盖茨靠自己的知识白手起家,成了全球的巨富,微软公司也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公司。多少人对此梦寐以求。盖茨不仅是美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也是每个中国创业者学习的榜样。且不说盖茨挣的钱有多少,就微软和盖茨的传奇性经历和作为知识经济的偶像,就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大众传媒为你免费宣传,各国政府待若上宾,“追星组”们热情崇拜,这样的公共形象,再高明的公关大师也无法策划。  相似文献   

20.
海信商标被抢注之后这些日子,很多媒体说起海信的商标“Hisense”被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抢注为“HiSense”的消息。其实这已经不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了。刚刚发生的只不过是海信无奈之下启用了其在欧洲的备用商标“Hsense”。抢注在很多年前其实早在1999年,博世-西门子集团公司就在德国注册了“HiSense”商标。该商标与海信的“Hisense”商标只在中间的字母“S”处有微小区别,抢注的商标是大写,而正宗的海信商标是小写。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海信并不一定就让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很放在眼里。不过,看起来西门子当时就已经很看好海信了,因为自此之后的很多年里,西门子公司在德国也并没有启用这个自己注册下来的商标,而是把它“小心”地收藏好。直到今天,当海信将自己的产品打到西门子老家门口的时候,人家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杀手锏,冠冕堂皇地将“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挡在了国门之外。对于西门子其实这个商标对于西门子来说并不值钱,因为它根本没打算用。或者您可以说他们注册这个商标是用来卖钱的,这不海信来买了吗?非也。如果真的用来卖钱,西门子大可不必叫出上千万欧元的天价。可见,人家根本没打算卖。当然,西门子也并不是想用这个来逗咱们海信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