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60PHB/PET共聚酯的固相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摩尔比为60:40的对羟基苯甲酸和PET的热致性液晶共聚酯的固相缩聚动力学,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求出反应活化能E为89.6KJ/mol;探讨了在不同温度区域影响60PHB/PET共聚酯固相缩聚反应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在较低反应温度,反应速度主要由化学反应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2.
在热致液晶性60PHB/PET共聚酯(LCP)与聚酰胺6(PA6)的共混体系中引入了增容剂;讨论了增容剂对PA6/LCP原位复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界面性能,结晶行为、流变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微型熔融纺丝机上对PHB/PET/HQ-TPA液晶共聚酯进行了纺丝实验,初生纤维在N2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并对初生纤维及热处理后的纤维进行了特性粘度,密度及力学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4.
PHB/PET/HQ-TPA液晶共聚酯纤维研制初探陈延明(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高分子系辽阳111003)曹振林,张志英,黄美荣(天津纺织工学院材料科学系天津300160)液晶高聚物是近年来国内外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由于这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以(HQ-TPA为改性第三单体,合成了PHB/PBT/HQ-TPA三元液晶共聚酯,使用外推稀释法测定了该三元液晶共聚酯的特性粘度,并由单点法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值,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使用PRT-1型热天平,测定了PHB/PET二元体系液晶共聚酯的动态热失重曲线,对该体系液晶共聚酯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用微滴法求出了实验下热分解反应的级数n及活化能e。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为改性第三单体,合成了PHB/PBT/HQ-TPA三元液晶共聚酯。使用外推稀释法测定了该三元液晶共聚酯的特性粘度,并由单点法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值,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以(HQ-TPA)为改性第三单体,合成了PHB/PBT/HQ-TPA三元液晶共聚酯。应用及偏光显微镜照像等手段对共聚酯的液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体系共聚酯具有较大的特性粘度值,其骤冷样品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具有向裂液晶的典型织态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PBT/PET共聚酯及其纤维热性能与形态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BT/PET共聚酯高温稳定性好,其结晶结构为PBT/PET共晶结构,随PBT含量增加,其熔融热增加,熔点下降,PBT/PET共聚纤维的熔融热随拉伸倍数增加而增加,这表明纤维结晶度随拉伸倍数而增加.适宜于PBT/PET共聚纤维的拉伸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10.
PBT/PET 共聚酯与 PBT/PET 共混聚合物流变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PBT/PET共聚酯和共混聚合物的流变性质,分析了流变性质和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与PBT/PET共混聚合物不同,PBT/PET共聚酯的非牛顿指数n较高,粘流活化能E值较低。组份比50/50的共聚酯和共混聚合物具有较低的n、E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以(HQ-TPA)为改性第三单体,合成了PHB/PBT/HQ-TPA三元液晶共聚酯。使用外推稀释法测定了该三元液晶共聚酯的特性粘度[η],并由单点法计算得到了相应的[η]值,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X4型熔点测定仪的恒温热台,在240~260℃范围内,制得了共聚酯的骤冷样品,然后于XPF-6型正交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液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上述骤冷样品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具有向列液晶的典型织态结构,由于该改性液晶共聚酯在较宽温度(240~260℃)范围内具有热致液晶性,故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种含柔性链的共聚酯液晶高聚物(PET/PHB60)和改性聚苯醚(MPPO)的共混物为对象,研究了共混物在单螺杆挤出机和注塑机上形成原位复合材料时不同液晶含量下的液晶的结构形貌和共混物的皮蕊结构。结果表明在挤出成型中,即使拉伸比很低或液晶含量很少(2%)的情况下,液晶的成纤性也很好,而在注射成型中,则表现为皮蕊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一种含柔性链的共聚酯液晶高聚物(PET/PHB60)和玻璃纤维增强的改性聚苯醚(MPPOG)的共混物为对象,叙述了在单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注塑机上形成原位复合材料不同液晶含量下的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LCP的加入降低了MPPOG的粘度,改善了加工性能,但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改善不明显,MPPOG与LCP是不相容的,它们的纤维尺寸及织构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4.
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含有间苯二甲酸乙二酯(EI)共聚酯(PEI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得到了不同间苯含量(A1〈A2〈A3)共聚酯的结晶速率常数K(T)表达式及Avrami指数n。结果表明:共聚酯的结晶速率,随着间苯含量的增加而减慢,PEIT-A1,PEIT-A2的Arami指数n值,与PET接近,PEIT-A3的n值,大于PET。用^1Hn.m,核磁共振实验方法研究了共聚酯的序列  相似文献   

15.
液晶共聚酯酰胺和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不同的共混方式——溶液共沉淀法和机械共混法将热致液晶共聚酯酰胺(PE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利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PEA/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EA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在实验剪切范围内,共混物的流变曲线由低剪切速率下的切力变稀区和表观粘度基本恒定的准牛顿区组成,且溶液共混物的表观粘度相对较高,准牛顿区不明显.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对共混组成的依赖性表现出负偏差行为,当PEA为10%时,共混物的表观粘度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6.
水溶聚酯的性能研究(Ⅰ):—水溶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WSPET是一类共聚酯,本文研究了WSPET中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间苯二甲酸(IPA)、聚乙二醇(PEG,分子量为1000)和己二酸乙二醇(AE)的添加量对水溶性的影响,以及溶解时间、溶解温度和样品的拉伸倍数与水溶性关系,实验发现,随着第三、第四单体添加量的增加以及溶解时间和温度的增加,WSPET的水溶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螯合-中性协同萃取体系:1-苯基-3-甲基-4-(2′-氯苯甲酰基)吡唑酮-5(PMCBP)分别与三辛基氧膦(TOPO)、二辛基亚砜(DOSO)、二环己基亚砜(DCyHSO)和磷酸三丁酯(TBP)的二甲苯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铕(Ⅲ)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均有明显的协同应采用斜率法测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EuA2·Cl·B(HA=PMCBP,B=TOPO,DOSO,DCyHSO,TBP).中性萃取剂的协萃能力是:TOPO>DOSO>DCyHSO>TBP.计算了它们的萃取平衡常数,并且讨论了协萃机理  相似文献   

18.
首次使用400MHz 高分辨氢核磁共振方法,依据 PHB/PET/VA 三元共聚酯的序列分布,较详细研究了 PHB/PET/VA(A/B/C)三元共缩聚反应机理,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单体竞聚率。竞聚率值表明,单体 VA(香草酸)易于均聚,而单体 PHB(对乙酰氧基苯甲酸)和单体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链节)都易于与单体 VA 共缩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广角X 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热分析仪对PAB( 对氨基苯甲胺)/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 热致液晶共聚酯酰胺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聚合物链组成对共聚物晶态结构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B 含量的增加,PAB各晶面间距dhk1 基本不变,但结晶晶体结构发生明显畸变,微晶尺寸显著增大,结晶度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20.
PET/LCP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及其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以不同刚性分子链热致液晶聚合物(LCP)为分散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物在加工温度范围内的流变性能,共混物熔体经过一系列流场发展起来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PET/LCP共混物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共混物熔体的粘度介于两种纯组分高聚物熔体之间,并且各组成的流动曲线于γ=600s^-1时相交;LCP熔体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比PET熔体大;随着ICP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