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特点给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实现及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构成挑战,因而面向未来的能源转型路径研究较为迫切。本文在梳理我国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长期能源需求和转型趋势进行了预测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35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为5.56×109~5.96×109tce,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强度较2005年将下降77.6%~81.5%;能源相关CO2排放将在“十五五”时期达峰;能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氢能及可再生燃料替代是降低能源CO2排放的主要技术措施,技术创新是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进一步从推进节能战略,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技术创新,统筹法制、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装》2009,(8):48-48
中国三峡工程总公司消息:三峡电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被世界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列入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这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法国等地,主要包括水电站、风电场、潮汐能电站、太阳能热电厂、地热田、生物能电厂、波浪能电厂等。可再生能源在对抗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发挥着曰益重要的作用,预计它必将更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材料     
<正>世界2050年前有望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根据一项对全球114位知名能源专家所作调查显示,世界在2050年之前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可行的。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支持下,非政府组织"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日前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发布了一份报告,题为《全球未来可再生能源报告: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大辩论》。该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娜·林斯表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其中,中国和美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投资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4.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当前,全球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率先实现了碳中和;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将碳中和目标写入法律或在立法进程中。优化能源结构,以新型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多国已将大规模储能技术定位为支撑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性技术。该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目标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方针和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情,根据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形势,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大能源体系的视野,分析了2030年、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发展重点和保障政策,指出通过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燃气技术、积极努力发展生物质交通燃料技术,使可再生能源从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提升到2020年的替代能源、2030年的主流能源和2050年的主导能源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却日益突出。节约化石能源、研究开发和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将会成为今  相似文献   

7.
能源问题已经上升到世界发展的战略问题,当然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要想实现能源转型,应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同时还要高效用能。这样,才能使我国能源发展支撑实现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太阳能是当前世界上最清洁、最现实、大规模开发利用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光伏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就光伏发电技术及居民使用光伏发电并网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新兴能源迎来大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谈及中国未来的发展,能源问题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能源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中国未来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很可能要比现在高得多,陈旧过时、设计落后的输电网将被淘汰,也  相似文献   

10.
1.2009:世界和中国能源的第三次大转型人类从19世纪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能源构成的转型。图l给出了世界能源构成变化的历史轨迹(黑线,为文献[1]给出。图中自2001至2100各点及红色箭头是本文所加)。第一次大转型开始于19世纪,由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所促成的由薪柴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向煤的转化。第二次是在20世纪初的20年间,从煤转向石油。推动力是汽车和飞机的普遍使用。而从现在开始,人类将开始第三次能源大转型。  相似文献   

11.
《新材料产业》2009,(9):82-82
据报道,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8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亚洲能源论坛上表示,作为亚洲和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始终依靠自身保证能源供应,并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预计将在年内制定完成新兴能源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供应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为提升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水平,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世界,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2007年年底,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相似文献   

13.
刘馨 《新材料产业》2011,(11):21-22
2011年9月27-29日,备受风力发电、新材料、涂料产业瞩目的2011中国风电涂料自主化战略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众所周知,风电能源属于绿色能源,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清洁能源产业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多年来一直备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宽广,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地区"以及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已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应对越来越紧张的能源供应和化石能源导致的气候影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欧盟提出了202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达到20%,2050年达到80%~100%的计划,中国也提出在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总量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长,能源日益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能源消耗主要是来自化石燃料等,由于化石燃料的储量以及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可再生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能、风能、潮汐能、  相似文献   

16.
高温超导: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技术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低碳经济既要对传统能源消费进行节能减排,也要尽快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这一能源领域的转型,毫无疑问会对今后我国以致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这一领域的变革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现代材料动态》2010,(3):24-25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说,2010年我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 近年来,我国新开工建设核电站8个,核准规模3140万kW,在建核电规模2067万kW,占世界在建核电机组的30%以上,成为世界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贫乏,进口依存度超过50%,煤炭的储产比也降到了50以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到七成,CO2排放超过美国。能源转型是当今世界,也是中国发展的大趋势。能源转型的方向是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的重点是可再生能源。中国清洁能源资源具有替代现能源消费总量七成以上的潜力;可再生能源中的小水电、风能和生物质能的可经济利用资源量分别是0.63亿吨,1.23亿吨和10.47亿吨(标煤)。中国生物质原料资源最丰富,而且可以立竿见影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型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9.
《硅谷》2012,(3):6-6
<正>今后10年,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真正可再生的就是林木"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日前举行的一次论坛上指出,目前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中国,对全人类都是当前最大的一个问题。要讲可再生,真正的可再生就是林木"。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能源现状和水电资源利用的飞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的现状,积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已成为我国今后能源开发战略的基本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及发展规划;详细阐述了我国水电能资源的发展情况。我国是一个水能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水电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