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以获得满足功能需求为目的的变异设计法确定机械零件结构构形,使得零件的结构设计过程转化为零件的构形变异过程。由此,杂乱无章的零件结构设计变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提出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讲授机械零件的构形设计,解决了学生结构设计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学生机械零件结构设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三维CAD技术应用在机械设计中能够显著缩短机械设计周期,使得机械零件设计更加便捷,更加高效,还能显著提升机械产品的设计质量,使得机械零件装配更加直观。三维CAD技术通常是通过零件与装配图生产零件实体建模以及机械设计零部件检查来完成机械设计工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三维CAD技术将可能朝着智能化、规范化以及虚拟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为机械设计带来更多便捷。  相似文献   

3.
由于机械零件的可靠性需要对强度和应力作统计处理,这无疑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推广的一个因素。本文比较了常规机械设计和可靠性机械设计思路的异同,对两种设计方法的零件静强度设计过程作了详细分析,从而获得一种“傻瓜式”辅助系统方案:只需用户输入设计要求,应力和强度的分布及可靠性设计的计算过程均由计算机完成。并且以一个拉杆的设计为例阐明了该辅助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平均安全系数的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安全系数法因为概念清晰、直观、易懂、使用方便,被广泛采用,然而安全系数的取值因人而异,有一定盲目性。机械可靠性设计是将可靠性理论引入到机械设计当中,可以根据零件的重要程度选取合适的可靠度设计零件。将传统机械设计中的安全系数引入到可靠性设计中,可以避免传统机械设计法的盲目性和保守性。以应力-强度干涉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当应力和强度服从不同分布时,机械零件的可靠度与平均安全系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安全系数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为提高零件设计水平和节省制造成本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轴结构设计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轴是组成机器的主要零件之一。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轴的设计必不可少,除了必须进行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校核(有刚度要求的轴,必须进行校核)外,还要进行轴的结构设计:即定出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选择的合理性材料选择是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材料选择的出发点,首先是满足机械零件运行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性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制造过程的工艺性和经济性,以至安全性等。 1.载荷类型是选择材料的主要依据外载荷是导致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而零件所具有的性能是抵抗失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零件是否倒角非常关键,传统的机械加工对于零件的倒角经常性的忽略,因为加工的零件要求精度并不是那么准确,然而在高精度机械零件的加工中倒角至关重要。在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的课程中,在倒角这一章节中介绍的较为详细,倒角是组成整个零部件的一部分,然而缺少了倒角就会造成零件报废或者影响组装后整个产品的质量,下面我们就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零件倒角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产品的性能要求,首先要保证产品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而零件的倒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零件的使用性能和装配精度,所以必须提高对零件倒角设计与制造环节的重视,强调倒角设计与加工的重要意义。若不重视倒角处理过程,或在实际处理时选择的操作方式不够精细,那么最终的机械产品将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本文简述了零件倒角的概念与存在的意义,并就在机械零件倒角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提升倒角设计与制造质量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基于形状优化的机械零件设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任何机械零件都是由几何尺寸和形状构成 ,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仅考虑了零件的几何尺寸 ,而对其形状 ,特别是局部形状的设计却考虑不够 ,这些部位往往都会产生应力集中。本文就是将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的形状优化方法应用于传统的机械设计过程。使得设计出来的零件既满足常规设计的要求 ,又得到了优化的形状 ,结构的特性与受力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机械零件为研究视角,分析其设计要领、加工精度质控方法。在分析机械零件设计有效性时,确定了其设计功能性、成本控制、模块独立等设计原则,尝试从结构材料、毛坯成型两个设计干扰条件入手,加强机械零件稳定性、安全性设计效果。在分析机械零件加工精度控制工作时,获取了零件加工的全面性、严密性特点,分别从加工程序、温度条件两个制约因素为切入点,尝试提升零件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雷达技术的发展,波导裂缝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安装位置精度越来越高,常规的结构形式很难满足波导裂缝天线单元结构设计的新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来解决上述问题.文中在分析波导裂缝天线结构设计新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对开缝波导管、负载和波导同轴变换器进行了结构设计研究,并对波导裂缝天线单...  相似文献   

12.
喇叭天线是雷达系统中重要的功能件,碳纤维材料由于具有金属材料不具备的某些优异性能,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介绍了一种碳纤维喇叭天线的制造工艺过程,对喇叭天线原型结构的工艺改进设计满足碳纤维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要求;成型模具结构设计满足零件尺寸精度、脱模以及零件批量生产要求;碳纤维喇叭天线表面金属化达到了金属层致密、均匀、光顺以及导电率指标。通过以上工艺过程研究,制造出满足指标要求的碳纤维喇叭天线,可为此类碳纤维喇叭天线制造提供工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型对数周期天线外形尺寸大,架设高度高,重量要求苛刻,成本控制严格,这些要求给大型对数周期天线的结构设计带来很大挑战。文中从大型对数周期天线结构设计需求出发,根据其结构设计特点,结合生产制造、现场架设、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一种低风阻、低成本、高性能的轻量化天线结构,并进行了三维布线设计和现场架设规划。另外通过对天线进行有限元力学仿真分析,验证了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该结构形式简单,易于批量生产,成本也较低,可为其他大型天线的结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束微区X荧光探针仪的机械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工业用核仪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核仪器越来越高的测量精度和性能要求同时也对其机械传动及支撑系统提出了更特殊的需求。首次对微束微区X荧光探针的机械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从仪器的高空间分辨率和高能量分辨率的要求出发,详细讨论仪器的三维载物微动平台和X光管系统的支撑及传动系统的机械设计。对X光透镜焦斑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机械系统的设计达到了仪器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卢圣春 《机械工程师》2011,(11):100-101
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项目及精度的合理选择不仅是保证零件技术性能要求的基础,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经济性的重要因素。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机械零件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球面阵列天线具有半空间乃至全空间波束覆盖能力,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球面阵列天线的结构形式比其他天线阵面更加复杂,天线阵面的切块分割更加困难,给天线阵面的布局、阵面骨架的架构、天线子阵的划分以及天线单元的结构设计等带来了很大挑战。文中从球面阵列天线结构设计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线阵面结构布局方案,并给出了阵面骨架、天线子阵、天线单元等的设计思路。通过对阵面骨架进行有限元力学仿真,初步验证了球面阵列天线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进一步研究球形阵面骨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整个机械加工过程的主要环节(人、机、料、法、环)所产生的加工误差分析,阐述了零件结构设计中如何合理的分配公差,论述了尺寸公差的合理标注对空空导弹零件结构设计工程化的重大影响。文中通过具体实例解释了在实现尺寸标注的合理性上应当避免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Mesosphere - Stratosphere - Troposphere, MST)大气探测雷达在大气观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庞大的天线阵面尺寸给阵面布局、阵地基建和阵面电缆布线带来了很大挑战,也限制了该类型雷达的应用。文中从MST 雷达的天线阵面结构设计需求出发,针对高原地区环境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线阵面布局方案,并对天线阵地基建和天线阵面布线给出了详细设计方案,同时还设计了一种既满足电性能要求又适应高原环境的天线单元。通过对天线单元进行有限元力学仿真分析,验证了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钢带牵引并联机构的理论分析,对其进行了运动方案和机械结构设计,设计出一个立面三自由度钢带牵引并联机构样机,并分析了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验证机构的合理性,为半柔性冗余并联机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民用客机排液要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民用客机排液技术的适航条款、分区布置及设计要求。通过对适航条款进行梳理,明确了防火、闪电防护、坠撞安全、防冰等相关适航条款,并罗列燃油系统、动力装置等飞机系统对应的适航条款。从飞机级考虑了排液布置的分区问题,并给出了民用客机防火分区方法和闪电防护分区方法以及各个区域对应的设备安装位置。按照系统级要求,总结了排液设计的关键因素:液体收集、排液管路布置、空中排液整流设备的设计要求,为飞机详细设计阶段提供基线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